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云
作品数:
14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东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孙凌云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汤郁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孟德芳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刘蕾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王丹丹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会议论文
5篇
期刊文章
2篇
学位论文
领域
7篇
医药卫生
1篇
理学
主题
11篇
狼疮
11篇
红斑
11篇
红斑狼疮
10篇
系统性红斑
10篇
系统性红斑狼...
10篇
细胞
10篇
干细胞
9篇
系统性红斑狼...
9篇
红斑狼疮患者
8篇
骨髓间充质
5篇
间充质干细胞
5篇
充质干细胞
3篇
增殖
3篇
迁移
3篇
细胞迁移
3篇
间质干细胞
3篇
骨髓间充质干...
3篇
干细胞迁移
2篇
衰老
2篇
脐带
机构
12篇
南京大学医学...
3篇
东南大学
1篇
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14篇
张继云
12篇
孙凌云
9篇
汤郁
8篇
刘蕾
8篇
孟德芳
7篇
李霞
7篇
王丹丹
7篇
施冬艳
4篇
刘慧青
1篇
李荣良
1篇
冯学兵
1篇
黄静
1篇
耿林玉
传媒
5篇
中华风湿病学...
5篇
中华医学会第...
1篇
第八届全国免...
年份
1篇
2021
1篇
2012
10篇
2011
2篇
2010
共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基于相关系数的可视图模型及碳价波动规律研究
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不仅要有可行的运算能力,还要有对数据进行高效率分析的方法。本文所探究的运用可视图模型构建基于时间序列的数据网络就是很好的分析数据的方法之一。 当前已有的可视图模型虽然都能延续时间序列的内在形态特点,但...
张继云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时间序列
文献传递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l7细胞的调节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体内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3^+CD8^-ILl7A^+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UC-MSCs移植治疗14例SLE患者,观察移植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时间点患者外周血CD3^+CD8-ILl7A^+T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TGF)-B、IL-17A、IL-22表达水平。10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与UC—MSCs按不同比例体外共培养72h,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3^+CD8-ILl7A^+T细胞百分率。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UC—MSCs移植后患者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在3个月(7.8±1.2,t=2.19)及6个月(6.9±0.9,t=4.2)均显著低于移植前(10.4±0.9,P〈O.05);尿蛋白定量(24h)移植后6个月显著下降[(1489±260)与(2454±322)mg,t=2.6,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在移植后1、3、6个月均显著高于移植前(尸〈0.05),补体c3移植后持续升高。UC—MSCs移植后1个月及6个月,患者外周血CD3^+CD8-ILl7A^+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UC—MSCs与SLE患者PBMC共培养可显著下调CD3^+CD8-ILl7A^+T淋巴细胞百分率(P〈0.05),但无剂量依赖性。UC—MSCs移植后患者血浆IL-6、TGF—β、IL-17A、IL-22水平与移植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UC—MSCs移植治疗SLE有效,移植后SLE患者PBMC中CD3^+CD8-ILl7A6+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下降。
刘慧青
孙凌云
王丹丹
汤郁
张继云
关键词:
红斑狼疮
间质干细胞移植
T淋巴细胞
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基相互作用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0年
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基相互作用因子(transmembrane activator and calcium-modulator and cyclophilin ligand interactor,TACI)是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信号的一个负向调节受体,对于调节B细胞数量和动态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张继云
孙凌云
关键词:
B细胞激活因子
自身免疫性疾病
亲环素
生物学作用
CYCLOPHILIN
配基
IKK-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及增殖的作用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迁移、增殖变化,并探讨IKK-β对SLE患者BMSCs迁移及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6例SLE患者及6例正常人BMSCs;通...
耿林玉
张继云
李霞
孙凌云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7细胞的调节
刘慧青
王丹丹
汤郁
张继云
孟德芳
刘蕾
李霞
孙凌云
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与细胞内活性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衰老与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8例SLE患者及8名健康者BMSCs;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核大小;通过检测衰老相关B-半乳糖苷酶(SA β-gal)活性观察BMSCs体外培养过程中的衰老现象;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s细胞内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基因P13K、NRas、KRas和FoxO3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Fox03、磷酸化-FoxO3、AKT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①在体外培养过程中,SLE患者和健康人BMSCs的形态和细胞核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4)与(28±5)μm,P=0.628];②SLE患者BMSCsSAβ-gal活性显著高于健康人[(31.8±9.0)%与(12.4±0.7)%,P〈0.05];⑧SLE患者BMSCs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健康人(34600±9600与17958±5400,P〈0.05);④SLE患者BMSCs基因P13K、NRas、KRas和FoxO3在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⑤SLE患者BMSCs磷酸化-FoxO3以及磷酸化-AKT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有所升高。结论SLE患者BMSCs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较健康人容易衰老,细胞内ROS表达水平升高,其机制可能与P13K/AKT信号通路活化,进而促进FoxO3磷酸化使其活性降低有关。
孟德芳
刘蕾
汤郁
施冬艳
张继云
王丹丹
孙凌云
关键词:
衰老
间质干细胞
活性氧
SLE患者BMSCs迁移及增殖能力的研究与干扰素指数在SLE中的临床意义
第一部分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迁移、增殖变化,并探讨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6例SLE患者及6例正常人BMSCs,通过细胞划痕实验...
张继云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骨架异常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细胞骨架排列的改变及其对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9例SLE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组骨髓MSCs,培养至3代后用于实验。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M...
施冬艳
李霞
张继云
孟德芳
刘蕾
汤郁
孙凌云
文献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孟德芳
刘蕾
汤郁
施冬艳
张继云
王丹丹
李霞
孙凌云
IκB激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及增殖的作用
张继云
刘蕾
孟德芳
汤郁
施冬艳
王丹丹
刘慧青
李霞
孙凌云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