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群

作品数:22 被引量:25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次生
  • 7篇次生林
  • 6篇幼树
  • 5篇天然次生林
  • 5篇小黑杨
  • 5篇黑杨
  • 5篇红松幼树
  • 4篇生物量
  • 4篇物量
  • 3篇生态系统
  • 3篇人工林
  • 3篇木材
  • 2篇生长环境
  • 2篇树冠
  • 2篇滩地
  • 2篇热压机
  • 2篇开敞
  • 2篇阔叶
  • 2篇混交
  • 2篇长江滩地

机构

  • 2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1篇国际竹藤网络...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辽宁省林业厅
  • 1篇海林市林业局
  • 1篇国家林业局北...

作者

  • 22篇张群
  • 14篇范少辉
  • 7篇沈海龙
  • 6篇刘广路
  • 6篇宗亦尘
  • 6篇冯慧想
  • 4篇费本华
  • 4篇杨文化
  • 2篇孙尚伟
  • 2篇赵克尊
  • 2篇张鹏
  • 2篇丛健
  • 1篇杨振寅
  • 1篇刘世荣
  • 1篇庞勇
  • 1篇刘杏娥
  • 1篇王龙
  • 1篇徐斌
  • 1篇任海青
  • 1篇林存学

传媒

  • 8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林业科学
  • 2篇木材工业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陆地生态系统...
  • 1篇全国刨花板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4
  • 1篇1989
  • 1篇198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木材加工主要设备的技术进展和前瞻
张群
关键词:热磨机胶合板机械拌胶机铺装机制材机械木材加工
次生林林木空间结构等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8
2004年
本项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本文对其中的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和相邻木等3个林木空间结构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可以用开敞度表达红松幼树对光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随着林木的生长,开敞度将不断减小。(2)深厚的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约20cm)有利于红松幼树的生长。(3)用混交度和角尺度分别代表相邻木种类及相对于红松幼树的方位,当M=0 5(中度混交),W=0 5(随机),即同种红松伴生且周围相邻木为随机分布时,对红松幼树生长有利。
张群范少辉沈海龙杨文化赵克尊亓丽岩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红松幼树光照条件
人造板热压机的卸压设计
1989年
人造板热压后期,压机迅速减压打开,往往会造成制品鼓泡甚至放炮而报废。因此卸压性能是衡量某些人造板热压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人造板生产中。
张群
关键词:人造板热压机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被引量:39
2006年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具有改善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而且在全球碳平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充分发挥森林的固碳能力关系到能否降低大气CO2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文中就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并对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肖复明张群范少辉
关键词:碳储量碳平衡森林生态系统
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对14年生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1~4 a为幼林期,5~10 a为速生期,11~14 a为近熟期。I-72杨树高速生期为3~8 a,胸径速生期为5~10 a,材积速生期为6~10 a。树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林木的后期生长以胸径和材积生长为主。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比平均生长量最大值的到来时间要早,树高连年生长量大约在第7年生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大约在第9年生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14 a中未能相交,即没有达到数量成熟,其合理的轮伐期应在14年生以上。单株之间树高生长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第3~8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生长竟争集中在生长后期。用R ichards方程对I-72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拟合,拟合效果很好。
刘广路范少辉张群冯慧想宗亦尘费本华
关键词:人工林长江滩地杨树
华北沙地小黑杨林生物量及其与树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应用相对生长法和典型样方调查法对华北沙地不同密度、不同年龄的小黑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树冠与生物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1000株·hm^-2、500株·hm^-2、250株·hm^-2的小黑杨林分(27年生)的生物量分别为85.31t·hm^-2、102.60t·hm^-2、86.74t·hm^-2;生产力分别为3.16t·hm^-2·a^-1、3.80t·hm^-2·a^-1、3.21t·hm^-2·a^-1,密度500株·hm^-2为华北沙地小黑杨的合理密度。不同密度小黑杨不同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差异不明显,地上部分生物量在83%~86%之间,其中干57%~62%,枝11%~16%,叶2%~3%,皮8%~10%;地下部分生物量在14%~17%之间。对不同年龄小黑杨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表明,27年生的比23年生的分别高59.74%和36.20%。同时,23年生小黑杨的根、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27年生的根、叶比例,但是干生物量所占比例低于27年生小黑杨,反映了23年生小黑杨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处在快速生长期,小黑杨的轮伐期应在27年以后。小黑杨生物量与树冠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树干生物量与树冠指数之间可以用线性模型Y=ax+b描述,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反映小黑杨林树干生物量,为进一步利用遥感预测小黑杨木材材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范少辉刘广路张群冯慧想宗亦尘任海青
关键词:小黑杨树冠
红松混交林中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56
2003年
针对我国东北东部山区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红松混交林的恢复与发展,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红松混交林中红松幼树阶段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林分结构、光照条件、伴生树种、立地条件等几方面的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群范少辉沈海龙
关键词:红松幼树环境因子
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被引量:13
2008年
对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杨树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生长中后期单株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增强;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几乎同步出现,胸径亦如此,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比平均生长量最大值要早3年左右出现;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接近第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第10年左右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接近第16年时相交;黑杨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第0-3年为幼林期,第4-14年为速生期,第15-16年为近熟期,第17-26年为成熟期;轮伐期在16年左右。
范少辉冯慧想张群刘广路宗亦尘费本华
关键词:小黑杨人工林
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应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和相对生长法,测定了长江滩地4种密度14年生I-72杨人工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发现在密度250~37 0株·hm^-2的范围内,I-72杨林分生物量从102.40t·hm^-2增加到147.20t·hm^-2,生产力从7.31t·hm^-2·a^-1增加到10.52t·hm^-2·a^-1。在所调查的林分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0%,其中干54%、枝28%、皮7%、叶1%;地下部分生物量仅占总生物量10%。在4种密度的林分中,I-72杨人工林生物量的径级分布表现为波浪形,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生物量高峰出现时的径阶有减小的趋势。
张群范少辉刘广路冯慧想宗亦尘费本华
关键词:生物量生产力长江滩地
人工修枝对提高杉木木材质量影响的研究
科学地集约经营人工用材林,通过合理营林措施,有效地控制木材形成,提高人工林木材产品质量,实现高产优质的森林培育目标是当前林业生产及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方向。本项研究以我国南方造林面积最大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培育高品质...
张群
关键词:杉木木材质量修枝大径材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