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芙蓉
- 作品数:23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奈唑胺治疗PICU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
- 评价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监护病房(PICU)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选取我院PICU于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3例临床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3例在使用其他抗生素疗效不佳的情况下,根据药敏结果或经验...
- 张芙蓉孙继民
- 发热,反应差,抽搐,肝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瑞氏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及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特点,并为类似病例提供诊断思路。方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反应差、抽搐、肝脏增大的患儿,总结其临床表现,全面进行体格检查,记录其辅助检查结果,并请小儿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遗传代谢科、消化内科专科医师查房讨论,根据讨论意见调整治疗方案,追踪治疗效果及最终诊断。结果该病例入院时初步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中毒性脑病可能,瑞氏综合征待排。经脑脊液及脑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肝功能提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糖降低,肝脏彩超提示肝脏增大,血氨基酸检查提示肉碱水平降低,最终证实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予左卡尼汀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瑞氏综合征需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脂质代谢性疾病相鉴别,尤其是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临床表现与瑞氏综合征相似,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及肝脏增大,但婴幼儿起病,有家族史或既往类似病史,感染或饥饿后发病者亦为该病特点。
- 钱乔乔刘智胜张芙蓉李瑞珍王宝香
- 关键词:瑞氏综合征遗传代谢性疾病
- 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病毒性脑炎昏迷患儿86例,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纳洛酮静脉注射及常规予以退热、止惊、降颅压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安宫牛黄丸鼻饲。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变化。结果临床显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脑脊液中TNF-α、NO含量治疗后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结论安宫牛黄丸联合纳洛酮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使患儿昏迷时间明显缩短、脑脊液中TNF-α、NO下降明显。
- 汤建桥孙继民张芙蓉李秀芳熊小丽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安宫牛黄丸纳洛酮肿瘤坏死因子-Α
- P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同源性,为临床防治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医院PICU 2011-2014年分离的MDRAB 25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其同源性,利用Bio Numerics软件进行单链聚类分析。结果 25株MDRAB可分为10个PFGE基因型,存在3种优势克隆株,分别为A基因型8株占32%、B基因型5株占20%、C基因型4株占16%,2011年以C基因型克隆株流行为主,2012年为B基因型,2013-2014年则为A基因型为主。结论应重视和加强耐药菌监测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的消毒隔离制度,控制耐药菌的传播,PFGE是研究临床菌株流行、菌株分型的有效手段。
- 蔡小芳虞涛孙继民张芙蓉李文斌
-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 纳洛酮辅佐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01年
- 张芙蓉严盛芳
- 关键词:纳洛酮小儿病毒性脑炎辅佐治疗疗效观察意疗
- 婴儿捂热综合征与多脏器功能障碍被引量:1
- 2002年
- 婴儿捂热综合征在寒冷季节较常发生.本文通过对本院ICU病房1998年11月至2001年2月收治的3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及死亡率的高低与入院时间,即医疗干预时间有关.
- 张芙蓉孙继民
- 关键词:预后婴儿捂热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
- 低潮气量适度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重症肺炎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评价低潮气量适度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并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PICU收治的90例先心并重症肺炎患儿,分为低潮气量适度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组30例和非机械通气组60例,观察两组血气分析pH、pa(O2)、pa(CO2)改善时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及两组住院天数、病死率。结果机械通气组酸中毒、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纠正时间均明显短于非机械通气组(P均<0.01);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两组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潮气量适度呼气末正压通气是治疗先心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有效手段之一,可降低患儿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张芙蓉
- 关键词:肺炎低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
- 伏立康唑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估伏立康唑治疗重症监护病房(PICU)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PICU在2008年2月-2009年5月收治的7例临床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重患儿。7例患儿除存在真菌感染外,均存在其他细菌感染,在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予伏立康唑针剂,每次7 mg.kg-1,静脉滴注,每12 h 1次;7~14 d后改用伏立康唑片剂,每次7 mg.kg-1,每12 h口服1次,序贯治疗14~28 d。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定期复查胸片或肺部CT及痰培养,监测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尿常规,详细记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7例患儿中5例治愈,1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达85.7%。6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儿出现一过性腹泻,经对症治疗后缓解;4例患儿出现肝功能损害,经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PICU患儿是真菌感染高危人群,肺部真菌感染机会增多。伏立康唑是一种新合成的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患儿疗效良好,安全有效。
- 张芙蓉
- 关键词:伏立康唑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儿童
- 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2年6月~2004年7月收治的9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入院24h内进行血电解质测定,对血清钠低于130mmol/L的患儿予以补钠治疗。结果病毒性脑炎合并低钠血症患儿经补钠治疗后,部分患儿嗜睡、抽搐、皮肤花斑纹、尿少等症状迅速缓解。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应及时监测血钠,对合并低钠血症的患儿应予及时纠正,以免低钠血症加重患儿脑水肿,减轻患儿的脑损害,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张芙蓉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低钠血症血清钠小儿病毒性脑炎补钠治疗电解质测定
- 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
- 2007年
-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PAP)是一种以肺泡大量过碘酸雪夫(periodicacid—Schiff,PAS)染色阳性的蛋白类物质沉积为特征的肺部疾病。Rosen等在1958年首先报道,至今国际上累计报道有400余例,成人患者居多,很少发生在婴幼儿,有人认为发病越早,病情越重。1岁以下婴儿发病,死亡率〉80%,出生时发病婴儿,100%死亡。为了加强对婴儿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认识,特报道我院所见1例,并对其发病特征、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 王智楠徐忠强许瑞明孙继民张芙蓉黄德樱董宗祈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发病特征肺部疾病成人患者死亡率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