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珍
- 作品数:16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持续肺高压的临床分析
- 2014年
- 新生儿持续肺高压( PPHN)是指生后由于肺血管阻力的持续增加和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而产生的一种状态。当肺循环压力超过体循环压力时,大量血液通过开放的卵圆孔和动脉导管产生右房向左房、肺动脉向胸主动脉的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和发绀。 PPHN发生率约为活产儿的1/1400。
- 彭海珍
- 关键词:新生儿肺动脉压力肺循环压力严重低氧血症PPHN肺血管阻力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出现喂养困难的早产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予红霉素3~5 mg/(kg.次),3次/d;对照组予吗丁啉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喂养后的呕吐次数、鼻饲奶剩余量、体重增加、奶量增加情况、早产儿并发症及住院天数情况。结果治疗组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后,患儿呕吐次数、鼻饲剩奶量、早产儿并发症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体重增加、奶量增加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快。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明显疗效。
- 彭海珍
- 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彭海珍
-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治分析PNEUMONIA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生长发育儿科常见病
- 居家延续护理对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延伸服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出院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126例出院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和医生的电话随访,观察组除了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和医生的电话随访外,自出院当日起接受社区医护人员居家延续护理服务。内容包括上门访视、指导早产儿喂养、基本护理知识,健康检查,开通电话咨询及网络服务,及时发现早产儿出院后出现的各种问题。[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纯母乳喂养比对照组成功率高;观察组早产儿3个月体重增长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3个月内发病率及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居家延续护理服务可促进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提高早产儿健康水平。
- 郭红英赵彦昌彭海珍唐君贤陈庆文
- 关键词:早产儿居家护理延续护理生长发育
- 35例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误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正确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咳嗽变异型哮喘无感染者,对抗生素及止咳药均无效,但对支气管扩张剂有效。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极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对该病有足够的认识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 彭海珍
- 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儿童误诊呼吸道感染
- 儿内科的感染患病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儿内科感染患病特点,总结感染管理对策。方法调查2014年全年儿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有住院患儿1 04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5.38%,调整日感染发病率8.53%、日例次发病率8.74%,春冬两季医院感染发生率8.10%(40/494)高于夏秋两季3.09%(16/547),<3岁发病率8.12%(35/431)高于>6岁发病率2.60%(4/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部位前两位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合计占62.5%,院外获得性感染发生部位前两位为肺部感染、脑部感染,合计占89.57%。结论应加强儿内科感染管理,提高冬春两季接待能力,做好院内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预防与治疗。
- 彭海珍
- 关键词:小儿内科医院感染感染性疾病
- 居家延续护理在早产儿出院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居家延续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院的23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院的312例早产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居家延续护理服务,包括成立早产儿出院后居家延续护理小组、设置居家延续护理内容和实施居家延续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身长、体质量和头围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7 d及30 d的门诊再就诊率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延续护理能促进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减少出院后再次就诊率和再入院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何中华郭红英彭海珍陈庆文
- 关键词:早产儿
-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比较炎琥宁与病毒唑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炎琥宁组50例)和对照组(病毒唑组50例)。治疗组对症治疗后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10mg/(kg.d),1~2次/d,3~5d为1个疗程;对照组对症治疗后给予静脉滴注病毒唑10~15mg/(kg.d),1~2次/d,3~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显著缩短病程及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且疗效确切,优于病毒唑注射液。
- 彭海珍
-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唑
- 孟鲁司特、酮替芬、丙卡特罗联合治疗特应性体质儿童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酮替芬、丙卡特罗联合治疗特应性体质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8例特应性体质慢性咳嗽的门诊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酮替芬、丙卡特罗联合口服,同时予以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开瑞坦抗过敏和止咳化痰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孟鲁司特、酮替芬、丙卡特罗联合治疗特应性体质儿童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彭海珍吴乃许刘新华
- 关键词:孟鲁司特酮替芬慢性咳嗽疗效观察
- 新生儿惊厥7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惊厥病因。方法:对75例新生儿病因进行分析。结果:75例新生儿惊厥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7.0%。病因前三位依次为围产期窒息(64.0%),低血钙(24.0%),感染因素(14.7%),其次为低血糖(8.0%),核黄疸(1.3%),低血钠(1.3%)。结论:新生惊厥应迅速进行病因诊断,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治疗。
- 彭海珍
- 关键词:新生儿惊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