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
-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西辽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动态补给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基于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MODCYCLE,建立强人类活动影响下西辽河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量化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补给组成,分析地下水动态补给情况及年际、年内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补给以降水入渗补给为主,与年降水量直接相关。随降水减少,降水入渗补给比重减少,河道入渗补给及灌溉回归补给比重增加。地下水补给的年内变化差异较大,且与年内降水分布直接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徐凯陆垂裕汪林
-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区节水贡献率研究
- 2024年
- 为挖掘灌区节水目标实现路径,提高灌区用水效率,研究分析了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对节水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以江苏省为例,选取6个典型灌区,收集了2015-2022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渠系工程、田间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并据此计算灌区总节水潜力。以水利工程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技术进步作为自变量,灌区总节水潜力作为因变量,利用改进C-D生产函数来构建“双对数模型”。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运用步进法剔除无关变量后建立最优方程,通过弹性系数测算不同变量对节水目标的贡献率大小。结果表明,在灌区总节水潜力组成中,渠系工程节水占比最大,田间工程节水占比最小;水利工程投入、土地投入、技术进步对节水目标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5%、30.4%、5.2%,但技术进步贡献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水利工程收入贡献率先减小后增大。大型灌区水利工程对灌区节水的贡献率高于中型灌区。该研究将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到节水评价当中,结果较为合理可靠,可为大中型灌区节水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 徐凯沈建强刘敏昊刘敏昊白明皓雷波雷波翟林鹏
- 关键词:灌区节水潜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贡献率
- 过氧化物类芬顿体系修复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例如有机卤代物、有机农药和苯系物等。过氧化物常被作为自由基前驱体。过氧化物类芬顿系统是实现环境中有机污染物修复的有效技术手段,通过产生羟基等自由基将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易分解的小分子、CO_(2)和H_(2)O。本文综述了部分学者对过氧化物类芬顿体系降解环境中有机污染物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过氧化物类芬顿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过氧化物类芬顿体系修复环境中有机污染物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 苟欢欢刘慧博徐凯李元昊雷波雷波
- 关键词:过氧化物自由基有机污染物环境修复影响因素
- 作物蒸发腾发量计算研究综述被引量:7
- 2013年
- 作物蒸发腾发量是农业用水最主要的部分。准确计算作物蒸发腾发量是制定农作物灌溉制度的基础,也是促进农业节水的关键。介绍了作物蒸发腾发量计算的基本理论及发展情况,按照理论基础,将目前作物蒸发腾发量计算的常用方法分类,并对经验公式法、参照作物蒸发腾发量法等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常用作物蒸发腾发量计算方法在大时空尺度和非充分灌溉模式下的计算改进方式及应用进行了说明。基于作物蒸发腾发量计算方法问题、改进及实际应用情况,认为作物蒸发腾发量计算方法及实用技术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基于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研究既有理论基础又便于实际应用的多尺度作物蒸发滕发量估算模式。
- 徐凯陆垂裕季海萍
- 关键词:非充分灌溉
- 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整体调控模式与阈值被引量:7
- 2013年
- 在科学认知水循环多维属性和特征基础上,深入辨析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水文变化影响下海河流域水循环"自然-社会"二元特征和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五维系统特征,分析五维有机互动关系及对水循环的总体效应,提出多维临界调控的准则和决策机制.研究构建了经水资源水环境调整后的GDP计算模型,建立多目标分析的五维归一化目标函数,进行多维调控指标的权衡分析;引入协同学、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构建多维调控方案评价模型;建立了以多目标宏观经济模型(DAMOS)、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ROWAS)、水资源环境经济效益分析模型(EMW)和多维调控方案评价模型(SEAMUR)为主体的水循环多维临界整体调控模型体系.以海河流域面临的国家需求为切入点,按照不同水文系列和南水北调调水量组合方案,采用层次递进方案设置技术,研究多维整体调控方式,提出了海河流域水循环整体调控阈值及总量控制目标并给出相应的五维调控推荐方案.
- 甘泓汪林曹寅白游进军甘治国秦长海何杉徐凯
- 关键词:水循环阈值海河流域
- 基于首尾和全过程方法的中江县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2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IWEUC)测算方法,研究灌区用水损失的主要环节。【方法】以四川省中江县为例,在全县范围内划定了4处分区(TW、TH、ON、FO分区),分别选取典型渠系和典型田块,利用动水测定法、经验公式法和田间灌溉试验进行IWEUC全过程测算分析;统计渠首引水量和其他补充水源供水量得到区域毛灌溉用水总量,并观测作物净灌溉用水量,进行首尾测算分析,与全过程测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中江县TW分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最大为0.596,TH分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最小为0.564,加权平均值为0.580;北部的ON、TW分区由于工程配套良好,其田间水利用系数接近0.90,而TH、FO分区受地形等影响,田间水利用系数在0.85左右;在灌溉保证率75%条件下,全过程测算分析法得到IWEUC结果为0.503,首尾测算分析法得到结果为0.492,二者相对偏差为2.2%。【结论】中江县目前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
- 徐凯徐凯邓顺杰雷波雷波苟欢欢李元昊
- 流域水循环系统多维调控方案的评价与优选被引量:5
- 2014年
- 分析水循环系统在"自然-社会"二元驱动下产生的五维属性,利用熵理论与协同学理论对水循环系统多维调控方案进行评价与比选:选取各维属性特征值作为调控方案的评价指标(序参量),建立评价指标与水循环系统五维属性间的量化关系;提出单一方案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与组合方案有序度综合距离评价指标,评价和比选单一调控方案和组合调控方案的水循环系统整体调控效果,确定较优的单一调控方案与组合调控方案。以海河流域为例,验证所提出的水循环系统多维调控方案评价与优选方法的可行性。
- 徐凯汪林甘治国季海萍
- 关键词:水循环系统熵理论协同学海河流域
- 灌溉水经济价值与粮棉作物种植布局被引量:1
- 2011年
- 以我国十大区域灌溉需求指数为切入点,灌溉水经济价值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系统整编2000—2005年4种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扣除非水成本法计算得出了十大区域4种主要作物灌溉水经济价值,研究了作物适应性种植的地域性特征和规律性,提出粮棉作物种植的优势地区、种植布局以及政策扶持和倾斜的品种,可为粮棉种植决策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水资源方面的科学依据。
- 盖燕如汪林徐凯
- 基于调度线的水库多目标可供水量计算方法与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针对我国水源工程功能转换这一趋势,提出以水库供水调度线为控制,采用长系列等流量调节计算,建立以满足不同用户保证率为目标的可供水量计算分析方法。以三亚市赤田水库为例,通过长系列操作计算,确定同时满足生态环境需水、城镇供水、农业灌溉等多目标多保证率要求的水库最大可供水量,并分析城镇可供水量与用户保证率的变化关系和水源功能变化对设计供水能力的影响。该方法具有一定实用性和通用性,可为水库可供水量的计算提供参考。
- 季海萍游进军贾玲徐凯周琳
- 关键词:多目标供水水库调度可供水量
- 西辽河流域水循环规律及平原区生态稳定性研究
- 西辽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375mm。山区降水约379mm,降水径流活跃,河流发育;平原区降水约368mm,蒸发入渗过程活跃,水循环过程以“降水—入渗—蒸发”垂向运动为主。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量的77%,浅层地下水供水...
- 徐凯
-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