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府奇
-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丙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不同年龄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和切皮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确定异丙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不同年龄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和切皮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择期全麻老年患者116例,年龄60.79岁,体重39~82kg,ASAⅠ-Ⅲ级,按年龄及刺激不同分为4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待患者意识消失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Ⅰ-TI组(60-69岁,n=33)和Ⅱ-TI组(70-79岁,n=31)第1例患者瑞芬太尼初始血浆靶浓度设为3.5ng/ml,待效应室浓度与血浆靶浓度达平衡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3min后行气管插管。Ⅰ-SI组(60~69岁,n=26)和Ⅱ-SI组(70~79岁,n=26)第1例患者气管插管后瑞芬太尼初始血浆靶浓度设为2.5ng/ml,待效应室浓度与血浆靶浓度达平衡后维持10min,开始切皮,采用改良序贯法进行试验。发生心血管反应的标准:气管插管或切皮后3min内平均动脉压或心率较气管插管或切皮前的基础值升高超过20%。计算各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Ⅰ-TI组和Ⅱ-TI组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及其95%CI分别为2.90(2.76~3.04)ng/ml和3.16(2.90~3.41)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SI组和Ⅱ-SI组瑞芬太尼抑制切皮反应的EC50及95%CI分别为1.90(1.76~2.04)ng/ml和1.77(1.68~1.85)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TI组比较,Ⅰ-SI组EC50降低(P〈0.05);与Ⅱ-TI组比较,Ⅱ-SI组EC50降低(P〈0.05)。结论60~69岁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至意识消失时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和切皮反应的EC50分别为2.90、1.90ng/ml,70~79岁患者分别为3.16、1.77ng/ml,不随年龄增加而改变。
- 赵丽艳谢红李华王琛周迅徐府奇
- 关键词:哌啶类二异丙酚药物释放系统
- 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早期血脑屏障的改变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大鼠受到全脑照射后早期血脑屏障(BBB)的改变。方法建立清醒状态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采用4MeV电子线作30Gy的单次全脑照射。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照射组和假照射组,分别于照射前即刻、照射后6h、1d、1周和1月时记录磁共振成像(MRI)T1加权、T2加权的信号强度及其增强率,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免疫组化分析海马区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观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照射组照射后T1加权的信号强度降低,T2加权的信号强度和信号强度的增强率升高,脑组织EB含量在照射后6h、1周和1月时及照射后6h VEGF表达较假照射组升高(P<0.05或0.01)。结论放射性脑损伤后早期,VEGF表达上调,BBB通透性增加,导致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
- 王琛田野徐府奇谢红
- 关键词:脑损伤血脑屏障
- 苯二氮卓受体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观察苯二氮卓受体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2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D-R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F-R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氟马西尼0.025mg/kg;DF-R组: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照射前15min腹腔注射氟马西尼0.025mg/kg;N-R组:照射前未用药;D-SR组:假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地西泮5mg/kg;F-SR组:假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氟马西尼0.025mg/kg;N-SR组:假照射前未用药。所有照射组建立清醒状态下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照射(或假照射)前即刻、照射后6h、1d、1周和1个月时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N-R、F-R、DF-R组照射后脑组织SOD活力较D-R组减弱,MDA含量较D-R组增加(P<0.05)。结论在照射前使用地西泮可增强脑组织SOD活力,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氟马西尼在用药后可以拮抗地西泮的作用,苯二氮卓受体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的自由基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 刘岗谢红王琛徐府奇田野
- 关键词:地西泮氟马西尼苯二氮卓受体脑损伤自由基
- 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ERK1/ERK2、HIF-1α和VE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 ERK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体重270~390 g。腹腔注射硫代仲丁巴比妥钠150 mg/kg麻醉后,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取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于缺血前CON组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PD组经3 min静脉注射ERK1/ERK2上游激酶抑制剂PD98059 1.0 mg/kg;DMSO组经3 min静脉注射PD98059溶媒DMSO 0.2 ml;ISO组吸入异氟醚1.0 MAC 30 min后停止吸入15 min;PD+ISO组和ISO+ PD组分别在吸入异氟醚前即刻和吸入异氟醚后即刻经3 min静脉注射PD98059 1.0 mg/kg。再灌注2 h后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取剩余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6),CON组、PD组、ISO组和PD+ISO组所有处理同前,ISO正常对照组吸入异氟醚30 min后停止吸入165 min。再灌注2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ERK1/ERK2、HIF-1α和VEGF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ISO组和ISO+PD组心肌梗死区面积降低,ISO组和ISO正常对照组ERK1/ERK2、HIF-1α和VEGF水平升高(P〈0.05);ISO正常对照组ERK1/ERK2水平高于ISO组(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可通过上调心肌ERKI/ERK2、HIF-1α及VEGF的水平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王琛谢红覃琴朱江徐府奇
- 关键词:异氟醚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低剂量辐射预处理对放射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本研究利用动物有计划的辐射前低剂量辐射(lowdoesradiation,LDR)预处理作为放射性脑损伤的一种物理治疗措施,在组织和分子水平验证低剂量辐射预处理在急性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为放射性脑损伤的防治提供一些...
- 徐府奇
- 关键词:脑损伤放射性损伤低剂量辐射
- 文献传递
- 多媒体教案在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 腹腔镜微创手术配合已是手术室护理内容的一部分。我院普外科自1994年开展腹腔镜胆囊手术以来,已发展了腹腔镜下阑尾、胆总管、胃、肠、疝、脾、肝、甲状腺、乳房等系列手术。为了提高该类手术配合的护理教学质量,手术室针对手术体位...
- 费金华徐府奇宋红梅梁立辉
- 文献传递
- 低剂量辐射预处理对放射性脑损伤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通过研究低剂量辐射(low does radiation,LDR)预处理对放射性脑损伤自由基的影响,验证低剂量辐射预处理是否在急性放射性脑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预照射剂量为100 mGy,攻击性照射剂量为25 Gy。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照射组、间隔6 h预照射组、间隔24 h预照射组。攻击性照射后6 h,脑组织匀浆后检测预照射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单纯照射组相比,预照射组在25 Gy照射后6 h可提高照射后脑组织SOD活力、减少MDA含量。6 h预照射组SOD及MDA变化与24 h预照射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验观察的时间范围内,低剂量辐射预处理可促使脑内SOD升高和MDA下降,对大鼠急性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徐府奇王琛谢红田野
- 关键词:低剂量辐射预处理放射性损伤自由基
- 头位改变对颈部血管位置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相比,经锁骨下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便于固定,且患者较舒适,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导管误入颈内静脉是备受关注的并发症之一。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导管的走向与右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头臂静脉间的解剖关系有关。穿刺置管时患者头位改变是否会影响颈部血管位置尚不清楚,且穿刺置管时适宜的头位选择尚存争议。本研究应用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头位改变对右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头臂静脉解剖关系的影响,旨在选择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的适宜头位。
- 金伟华王琛马麒徐府奇谢红
- 关键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颈部右锁骨下静脉超声显像技术导管误入
- 丙泊酚麻醉在神经外科“锁眼”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5 0例择期手术患者在丙泊酚 1.5~ 2mg/kg诱导下行气管插管 ,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 4~ 6mg·kg-1·h-1维持麻醉 ,观察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颅内压 (ICP)、平均动脉压 (MAP)、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心率 (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的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插管前及术中ICP、MAP均保持在较低水平 ,HR、SpO2 、PETCO2均无明显异常。认为丙泊酚麻醉用于神经外科“锁眼”显微手术中控制ICP ,效果确切 ,安全 。
- 李华王琛徐府奇
- 关键词:丙泊酚颅内压
- 氟比洛芬酯对颅脑手术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20例神经外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使用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不使用氟比洛芬酯组(B组),每组10例。在麻醉诱导前、拔管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hs-CRP浓度。结果拔管后B组hs-CRP浓度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以降低颅脑手术患者血清hs-CRP水平。
- 徐府奇王琛谢红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超敏C反应蛋白颅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