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鹏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建构文化语境下青岛里院清水砖墙研究
- 2023年
- 里院作为青岛本地的民居建筑,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建筑,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文章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对历史图纸的研究,将社会文化角度作为切入点,探讨里院的清水砖墙如何在传承青岛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建筑样式,达到青岛里院所特有的建构文化表现力,并对当下对里院的保护与更新带来启示和思考。
- 徐飞鹏孙莹雪蒋正良
- 关键词:清水砖墙建构文化
- 浅议“里院”建筑的保护
- 2011年
- 关于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最重要并且最应持续的工作是赋予这些建筑与城市以生命,即赋予历史以生命。没有生命的事物不会长久地存在。一个城市的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那么,该城市就具有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一座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恰恰正是这座城市发展资源中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这些为基本出发点,青岛"里院"建筑的保护策略。
- 曹明梁徐飞鹏
- 关键词:文脉历史感归属感
- 近代德国工程师在青岛的活动述略(1898—1949)被引量:1
- 2019年
- 近代德国工程师对青岛近代建筑甚至东亚近代建筑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本文从历史和文献翻译准确性的角度,定义这一群体的名称为工程师。基于德文行名簿及其他历史文献,对近代在青岛执业的德国工程师做了基础性的统计和梳理。由于人数众多而篇幅有限,本文列举出其中担任要职或作品较多的15位,对他们的生平、在东亚的活动进行发现性的研究,纠正学界对其的惯常误解,为深入东亚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基础。
- 韩雅慧徐飞鹏
- 探索建筑遗产修复中的“可识别性”原则——青岛济宁路46号里院的适应性存续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文章研究了青岛里院式建筑遗产保护与可识别性修复的综合过程。研究目的是根据现代城市建设要求和保护标准,探究传统风貌建筑的结构修复、适应性再利用和可识别性修复的适当方法,继而陈述了济宁路46号里院作为传统风貌建筑,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的建议和修复的研究结果。通过遵循青岛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技术导则中建筑遗产保护标准,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技术,探究里院建筑可识别性修复的可能性。
- 冯超宇徐飞鹏孙莹雪
- 关键词:可识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