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替卡韦经治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可以提高HBsAg阴转率
- 戚勋季媛媛王倩倩黄玉仙陈良
- 91例慢性丙型肝炎临床、实验和治疗分析
-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和干扰素治疗后的病毒学应答。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慢性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肝功能、丙型肝炎病毒载量及基因分型特点,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或普通干扰素(IF...
- 徐国光巫善明蒋音戚勋王磊周晓明乐卫东任晓静
- 关键词:肝炎丙型慢性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合并急性戊型肝炎2例并文献复习
- 2019年
- 肝损害是艾滋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但急性戊型肝炎作为肝损害的原因非常罕见。现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2例艾滋病合并急性戊型肝炎的诊治情况及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病人男,40岁,因抗艾滋病病毒(HIV)治疗3年,乏力、纳差、尿黄14天于2015年12月31日入院。病人3年前确诊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21个/μL,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
- 陆亚君陈维迪戚勋陈良
- 关键词:艾滋病戊型肝炎并发症
- 上海地区638例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分析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PCR检测HCVRNA载量,ELISA检测抗-HCV,分析输血后HCV感染者的年龄、原发病因、暴露年份、输血成分与输血量、潜伏期、肝功能损害和腹部超声图像改变等。结果578例感染者中有525例(90.8%)HCVRNA载量≥3.0log10 copy/ml(M=6.10log10copy/ml),其中19.2%病例为3.0~4.0log10copy/ml、66.1%为5.0—6.0log10copy/m1,仪14.7%病例≥7.0log10copy/ml。HCVRNA定性阳性率为81.5%(44/54),HCV基凶型主要为1型,抗-HCV阳性率达99.8%(636/637),其阳性敏感率高于HCVRNA定量和定性检测(均为P=0.000)。输血后HCV感染以40~60岁年龄段多见,85.7%病例的暴露时间为1990—1994年,10%以上的感染者中基础疾病为妇产科、骨科疾病和胃肠道出血,79.9%的病例为输入全血者,输血至临床诊断时间平均(8.5±5.5)年;90.1%感染者有肝功能损害,多数病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水平≤5×ULN,而血清总胆红素升高、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5×ULN水平者临床表现较多(P值分别为0.000、0.001和0.009);8.9%感染者腹部超声显示有肝硬化改变,但多见于感染期〉5年者。结论输血后HCV感染主要集中于1990—1994年,成年人患病率较高,常伴有肝功能损害,感染期〉5年者肝硬化发生率较高,HCV基因型主要为1型,血清HCVRNA载量多为中等水平。
- 徐国光巫善明周霞秋张清波康来仪周晓明蒋音戚勋任晓静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 91例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特征和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HCV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输入血液和血制品、注射违禁药物、性传播及母婴传播。HCV感染后约55%~85%患者可持续存在病毒血症。不少学者提出,在未来20年内HCV感染的疾病负担(死于肝功能衰竭或肝细胞癌)将会持续增加。本研究拟通过对9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特征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阐明及早和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 徐国光巫善明蒋音戚勋王磊周晓明乐卫东任晓静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HCV感染公共卫生问题丙型肝炎病毒临床流行病学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的影响
- 第一部分核苷(酸)类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该部分内容已于2013年12月被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接受)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长期服用核苷(酸)类药物单药治...
- 戚勋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评价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1例,以病毒学应答、复发率为疗效评价指标,并分析可能影响此类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的因素。结果 (1)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位年龄32.5岁;男性占92.2%(47/51);HCV基因3型占52.9%(27/51)。(2)本组患者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apid virologic response,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arly virologic response,EVR),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nd-of-treatment virologic response,ETVR),SVR几率分别为66.7%、58.8%、60.8%、41.2%,复发率为32.3%。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获得SVR几率明显低于无酒精性肝病者(P=0.036)。(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静脉药瘾戒断时间每延长1个月,获得SVR几率增加1.365倍(P=0.004);获得ETVR的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SVR的几率是未获得ETVR者的8.885倍(P=0.018)。结论静脉药瘾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年轻男性多见,基因3型患者占50%以上;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可获得相对较高的病毒学应答率,静脉药瘾戒断时间与ETVR是此类患者获得SVR的影响因素。
- 任晓静季媛媛戚勋徐国光
- 关键词:静脉药瘾者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持续病毒学应答
- 透明质酸与血小板的比值可以预测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 目的:临床上急需一种简单且价廉的非侵入性方法预测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我们拟用新的指标来评价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方法:我们运用肝活检作为金标准,用透明质酸与血小板的比值作为新的...
- 戚勋冯艳玲卓其斌李强黄玉仙陈良
- 关键词:透明质酸血小板慢乙肝纤维化
-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RNA对丙氨酸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性炎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RNA与肝脏炎症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肝脏显著性炎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221例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CHB初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 RNA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患者83例,其血清HBV RNA随着炎症程度的升高而下降[(6.208±1.363)lg拷贝/mL比(4.654±0.962)lg拷贝/mL],HBeAg阴性患者138例,其血清HBV RNA随着炎症程度的升高而升高[(3.101±0.720)lg拷贝/mL比(3.965±0.782)lg拷贝/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35、-5.892,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 RNA是HBeAg阳性患者肝脏显著性炎症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0.168,P=0.003]。HBV RNA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为0.8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3~0.91],ALT的AUROC为0.56(95%CI 0.44~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5,P=0.003)。HBV RNA(OR=4.960,P<0.01)、γ-谷氨酰转肽酶(OR=1.021,P=0.019)和血小板计数(OR=0.987,P=0.008)均是HBeAg阴性患者肝脏显著性炎症的独立预测因素。HBeAg阴性患者HBV RNA的AUROC为0.78(95%CI0.69~0.87),ALT的AUROC为0.65(95%CI 0.55~0.75),血清HBV RNA、γ-谷氨酰转肽酶和血小板计数3项指标联合诊断模型的AUROC为0.86(95%CI 0.79~0.93)。结论血清HBV RNA水平在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初治CHB患者肝脏不同炎症阶段存在差异,与炎症进展程度相关的血清HBV RNA和联合诊断模型可以作为新型无创生物学炎症标志物指导ALT正常或轻度升高CHB初治患者用药。
- 黄晨璐戚勋许伟胡乾坤张小楠李强黄玉仙陈良
- 关键词:肝脏炎症无创检测
- 狂犬病13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戚勋卢洪洲
- 关键词:狂犬病传染性疾病病死率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