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扎西曲扎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修辞
  • 1篇职院学生
  • 1篇团组织
  • 1篇农牧
  • 1篇农牧区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大学生
  • 1篇女性主义
  • 1篇求助
  • 1篇求助行为
  • 1篇中学生
  • 1篇主题
  • 1篇自杀
  • 1篇自伤
  • 1篇自伤行为
  • 1篇西藏高校
  • 1篇西藏农牧区
  • 1篇写作

机构

  • 3篇西藏大学
  • 1篇西藏职业技术...
  • 1篇新乡职业技术...

作者

  • 4篇扎西曲扎
  • 1篇马臻
  • 1篇黄宏强
  • 1篇旺珍
  • 1篇李立博
  • 1篇卓玛次仁
  • 1篇丁永刚
  • 1篇李超楠

传媒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经济视野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浅论西藏职院学生汉语写作中的难点
2012年
写作是汉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的综合体现,是围绕主题充分表达思想、情感的T具,是对生活的认识、知识的积累、写作技巧的等多种因素综合运用,词汇、修辞、主题等各种方式的感性认知的体现,写作可以使学生在训练中把所获得知识和能力得以巩固和发展。
扎西曲扎
关键词:写作词汇量修辞主题
高校辅导员在女性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被引量:2
2016年
性别差异对个体的就业和创业产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自我认识在就业择业中的作用,继而分析了性别差异对女性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影响,并基于高校辅导员对女性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引导作用,提出辅导员应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与"三联三进一交流"等活动,引导女性大学生积极应对性别差异引起的就业歧视与不公平现象。
旺珍扎西曲扎卓玛次仁黄宏强李超楠
关键词:女性大学生就业高校辅导员女性主义
西藏农牧区藏族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求助行为的关联
2024年
目的了解西藏农牧区藏族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状况及与求助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农牧区藏族中学生预防NSSI和干预提供帮助。方法2023年4—5月选取西藏农牧区的那曲和阿里地区4204名农牧区藏族中学生进行NSSI和求助行为的自评问卷调查,并采用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藏农牧区藏族中学生NSSI检出率为33.33%(1401/4204),其中初中学生检出率为36.00%(878/2439),高中学生为29.63%(523/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P<0.01)。高中生存在NSSI的学生求助意愿、求助对象(家人、教师、朋友)和求助方式(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微信QQ)得分均显著低于非NSSI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女生(OR=1.46)、班干部(OR=1.28)、城市学生(OR=1.47)、亲子关系一般(OR=1.46)、亲子关系较差(OR=2.01)、教养方式一般(OR=1.44)、教养方式较差(OR=2.11)、常被训斥(OR=1.99)、学习压力较重(OR=1.42)与NSSI发生呈正相关(P<0.05)。高中生求助意愿(OR=0.85)、求助家人(OR=0.96)、求助教师(OR=0.98)与NSSI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西藏农牧区藏族中学生NSSI不容忽视,与求助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应鼓励农牧区藏族中学生积极主动寻求帮助,缓解学业压力和减少训斥,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以降低NSSI的发生。
丁永刚李立博马臻扎西曲扎
关键词:藏族求助行为
加强西藏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文章针对当前西藏高校的基层团组织面临的凝聚力不够强、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服务意识不够强、活动方式不够灵活等问题,认为西藏高校基层团组织应该努力创建凝聚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服务型组织和创新型组织,其中凝聚是基础、学习是动力、服务是根本、创新是灵魂,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组成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四个重要方面。
扎西曲扎
关键词:高校基层团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