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嵘
- 作品数:2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曹嵘
-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误诊
- 豫东农村学龄前儿童弱视斜视调查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了解豫东农村学龄前儿童弱视斜视发病情况 ,以期早发现早治疗并为制定群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国家标准视力表查视力 ,进行常规眼科检查 ,排除器质性病变。视力≤ 1 0者 ,用 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 ,视力≤ 0 8者定为弱视 ;采用Hirschberg角膜映光点测定法及遮盖去遮盖试验方法检查眼位。结果 检查 3136人 ,弱视 6 4人 ,患病率为 2 0 4 % ,斜视 30人 ,患病率 0 96 %。结论 定期对农村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斜视普查 ,督促患儿及早治疗 ,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农村幼儿弱视斜视的防治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 崔月娥樊颂雅马红董凯曹嵘李拥军
- 关键词:弱视斜视学龄前儿童农村幼儿
- 显微技术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显微技术小瞳孔状态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小瞳孔白内障采用显微技术用撕囊镊撕去瞳孔区机化膜及粘弹剂钝性分离扩大瞳孔,半盲状态下连续环形撕囊,原位超声乳化碎核,植入人工晶体,临床应用35例(41眼)。结果术后3个月37眼瞳孔基本呈圆形,直径2~4mm,4眼瞳孔变形。术前视力光感(+)5眼,手动8眼,眼前指数11眼,0.02~0.10者9眼,0.10~0.15者8眼;术后裸眼视力≥0.50者25眼(60.98%),≥0.10者37眼(90.24%),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视力提高不理想者主要为视网膜病变。结论采用显微技术行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瞳孔恢复好,无过多手术并发症发生。
- 曹嵘刘杨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显微外科技术
- 长期使用匹罗卡品滴眼液引起虹膜后粘连
- 2001年
- 曹嵘
- 关键词:青光眼匹罗卡品虹膜后粘连药物不良反应
- 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和远期疗效。方法对9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检查斜视度、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术后检查眼位、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远期眼位与手术量及术前有无双眼视功能有关,与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无关。手术年龄较早,术前有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的患者,术后眼位更稳定。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和双眼单视功能对术后眼位有较大影响,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 曹嵘
-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眼位疗效
- 思利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对7~14岁82例(135眼)弱视儿童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实验组加服左旋多巴.治疗3个月,随访2年,对视力、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6.81%,对照组有效率42.42%,两者之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P-VEP中p100波幅潜伏期缩短,振幅提高.实验组立体视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期间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左旋多巴能有效提高大龄弱视患儿视力,联合疗法优于综合疗法.
- 曹嵘
- 关键词:弱视左旋多巴综合疗法
- 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27例临床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 ,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对 2 7例糖尿病并发眼肌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该并发症大多并发于 2型糖尿病 ,以急性起病、复视就诊者居多 ,13例TCD检查均示有脑动脉硬化及供血不足 ,治疗以综合治疗措施为基础。结论 :眼肌麻痹是糖尿病少见并发症 ,发病与代谢紊乱及血管因素有关 ,与糖尿病病程无平行关系。综合治疗。
- 曹嵘
- 关键词:糖尿病眼肌麻痹
- 外直肌麻痹显微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外直肌麻痹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分离上、下直肌颞侧端睫状血管并施行直肌联结联合内直肌后徙手术,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26例中,22例术后原在位眼位小于+10,代偿头位消失,占84.62%;好转4例,占15.38%。平均外转过中线12。,外转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发现眼前节缺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直肌联结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外直肌麻痹临床效果良好。
- 曹嵘李淑珍
- 关键词:外直肌麻痹显微手术
- miR-30c靶向Wnt/β-catenin信号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miR-30c靶向Wnt/β-catenin信号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endothelial cells,HREC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HRECs细胞,分别给予正常浓度(对照组)和高浓度葡萄糖(高糖组)。分别转染miR-30c模拟物、阴性对照(miR-NC)、Wnt1过表达载体(pcDNA3.1-Wnt1)和空载体(pcDNA3.1)。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30c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Wnt1、β-catenin和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0c对Wnt1的靶向关系。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中miR-30c的表达明显降低[(0.94±0.11)vs(0.32±0.06),P<0.001],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0.75±0.08)vs(0.13±0.04),(3.53±0.29)%vs(14.89±0.94)%,P<0.001];与高糖+miR-NC组比较,高糖+miR-30c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0.14±0.04)vs(0.64±0.06),(14.14±0.86)%vs(6.28±0.45)%,P<0.001]。与miR-NC组比较,miR-30c组共转染WT-Wnt1后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0.97±0.09)vs(0.26±0.03),P<0.001]。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Wnt1、β-catenin和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0.43±0.05)vs(1.02±0.09),(0.25±0.04)vs(0.82±0.10),(0.39±0.04)vs(0.76±0.11),P<0.001];与高糖+miR-NC组比较,高糖+miR-30c组细胞Wnt1、β-catenin和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1.04±0.10)vs(0.68±0.06),(0.79±0.09)vs(0.34±0.05),(0.74±0.12)vs(0.48±0.06),P<0.001]。与高糖+miR-30c组比较,高糖+miR-30c+pcDNA3.1-Wnt1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0.66±0.07)vs(0.31±0.05),(4.26±0.57)%vs(9.75±0.85)%,P<0.001]。结论miR-30c可能通过负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高糖引起的HRECs细胞凋亡。
- 曹嵘郭龙解传奇李媛
- 关键词:糖尿病细胞凋亡
- 儿童癔症以视觉障碍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研究
- 2000年
- 曹嵘焦建平
- 关键词:儿童癔症并发症状视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