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文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侨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分析56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误诊情况。结果:分别被误诊为肺结核2例,神经官能症5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8例,心律失常10例,消化不良2例,慢性结肠炎6例,肝炎3例,重症肌无力4例,更年期综合征8例,月经紊乱6例。结论:采集病史和体检不全面,对甲亢的临床特点缺乏深入的认识,没有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以及基层农村医疗条件差,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
- 曾建文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
- 曲美他嗪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观察心功能Ⅱ~Ⅲ级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58例,其中曲美他嗪组28例,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用药前及用药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CI、LVEF、VE/VA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用药6个月后曲美他嗪组患者的CI、LVEF、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但VA/VE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通过改善缺血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可保护缺缸心肌细胞的功能,从而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及运动耐量。
- 杨华涛曾建文林珊妹
- 关键词:心室功能
- 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脏损害及治疗新进展
- 2009年
- 有机磷中毒为常见内科急症,其心脏损害往往被掩盖,常出现心力衰竭后才采取保护心肌的措施,从而失去抢救的时机,是猝死的原因之一。本文就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心肌损害病理、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及其机理、心肌酶变化及治疗新进展等作一综述,以便在抢救有机磷中毒时及时发现和处理恶性心律失常,早期应用心肌保护剂,预防心脏后期并发症。对提高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价值。
- 文道清曾建文杨华涛李彤明林珊妹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损害
- 针刀配合针刺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33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针刀和针刀配合针刺两种治疗方法对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室接诊的右侧陈旧性踝关节损伤患者67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单独针刀治疗组34例和针刀配合针刺治疗组33例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治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刀配合针刺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针刀治疗组;两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9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针刺疗法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独针刀治疗组,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 王宋鑫曾建文王素华
- 关键词:针刀针刺
- 曲美他嗪联合川芎嗪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其中轻度中毒者13例、中度中毒者13例、重度中毒者15例。按随机分层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2例,常规治疗+曲美他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组(B组)19例。采用动力学法,分别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放射免疫测定法对cTnI(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血浆中的生化指标水平;心电图检查,采用床旁心电图监测;观察上述各组指标冶疗前后动态变化情况,并对相关机理进行探讨。结果入院6小时A、B两组血浆生化指标均有升高,但组间指标差异无显著性fP〉0.05),治疗48h,A组血生化指标增长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7天后,病人上述指标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范围。床旁24h动态心电图检测,A组出现严重心电图异常的几率较B组更显著。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 文道清曾建文杨华涛李彤明林珊姝
- 关键词:中毒有机磷农药曲美他嗪川芎嗪心肌损伤
-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126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低减(IGT)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26例IFG 和 IGT 患者的随访,监测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耐糖试验(OGTT)2h 血糖,了解糖尿病发病情况。结果IGT 和 IFG 与糖尿病的发病有显著的相关性,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 IGT 和 IFG 是非糖尿病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是糖尿病的危险标志,应作为一级预防对象。
- 曾建文
- 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低减
- 低分子肝素和标准肝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组30例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丁及美托洛尔治疗;B组30例加用普通肝素治疗;C组3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治疗30 d后各组死亡、心绞痛、Q波型心肌梗死、急性冠脉介入、出血和血小板下降例数。结果:B和C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安全和方便。
- 杨华涛曾建文林珊妹
- 关键词:急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