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战炜
- 作品数:24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素质的培养
- 2012年
- 随着语言学习者和外国文化的频繁接触,学习目的语文化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文化教学的发展,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应重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习得,只有将语言知识和有关文化差异的知识相结合,才能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朱战炜
-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
- 非言语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被引量:1
- 2010年
- 非言语交际作为人类交际中的一种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非言语交际的定义及其语用功能,分析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非言语交际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提高教师和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对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 朱战炜
-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大学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 《牧歌》之四与弥赛亚
- 2012年
- 《牧歌》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维吉尔的早期作品,其中第四首是评价最高且最富争议的一首,诗人以预言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黄金时代的希冀。通过分析传统与近现代对维吉尔的《牧歌》第四首的不同解释,认为,对该诗歌的解释应结合诗歌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并论述了从弥赛亚路向解释该诗歌的合理性。
- 朱战炜
- 关键词:维吉尔牧歌弥赛亚
- 理工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 2014年
- 文章以湖北省某理工院校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了解该群体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深入分析造成该群体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比较薄弱的原因,并结合理工院校大学生自身特点提出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以利于培养语言能力扎实、人文素质高、专业学科知识过硬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 朱战炜
- 关键词:理工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英语能力
- 融入CDIO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
- 2016年
- 随着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项目探究式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国际竞争的要求。
- 朱战炜
- 关键词:大学英语CDIO
-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中外期刊ESP论文摘要词块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可比语料库,借助词块结构、功能经典分类法考察了中外高水平期刊ESP论文英文摘要中四词词块的结构、功能及关联性。研究显示,在结构上中外期刊均以短语词块为主,句干词块为辅。国内期刊显著多用名词和介词词块,少用其他词块。两类期刊功能词块的类别、频数分布相似,结构——功能构式关联显著,但国内期刊关联性较弱。研究表明多数中国作者已基本具备摘要语篇短语化输出意识,但句干词块名词化能力仍然欠缺。同时,摘要写作依赖被动表达和固定句型,缺少人际互动。
- 杨成Fiona Henderson朱战炜
- 关键词:词块可比语料库学术写作
- 语篇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应用语篇衔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的以词语或句子为单位阅读教学中的不足。本文介绍了语篇衔接理论,提出将语篇衔接理论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朱战炜
- 关键词:语篇衔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 英语教学中中英文化差异的探究
- 2015年
- 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力,了解英汉文化差异非常必要。由于语言出现不同的联想义,比喻义,风俗习惯的差异,肢体语言的不同使得中西文化差异很大,在这种文化差异下,英语教学应有必要的方法和要求。
- 朱战炜
-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差异
- 基于焦虑/不确定性协调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构建被引量:1
- 2010年
- 焦虑感是影响学生有效口语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Gudykunst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提出的"焦虑/不确定性协调理论"对于减少口语课堂中的不确定因素、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焦虑/不确定性协调理论",分析了口语课堂中造成学生焦虑的原因,并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如何减少焦虑/不确定性,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口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 朱战炜
- 关键词:焦虑不确定性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 语言模因论与英语听说教学被引量:6
- 2010年
-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这种崭新的视角给语言教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本文以大学英语中的听力和口语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模因论与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的关系,并指出在背诵法的前提下进行语言的模仿与创造对提高听说教学的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 朱战炜
- 关键词:模因论语言模因论听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