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斌

作品数:125 被引量:1,201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0篇盆地
  • 13篇裂变径迹
  • 13篇变质
  • 12篇地质
  • 12篇年代学
  • 11篇新生代
  • 9篇地球化
  • 9篇地球化学
  • 9篇磷灰石
  • 9篇北缘
  • 8篇地层
  • 8篇锂矿
  • 8篇锆石
  • 7篇岩石
  • 7篇伟晶岩
  • 6篇元古代
  • 6篇山岩
  • 6篇实验箱
  • 6篇磷灰石裂变径...
  • 6篇火山

机构

  • 124篇南京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技术...
  • 8篇中国地震局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四川省地质调...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新疆自然资源...
  • 2篇中国石化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建筑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作者

  • 125篇朱文斌
  • 48篇舒良树
  • 26篇孙岩
  • 20篇郭继春
  • 17篇卢华复
  • 16篇张庆龙
  • 16篇郑碧海
  • 14篇解国爱
  • 14篇贾东
  • 13篇马瑞士
  • 12篇张岳桥
  • 12篇杨振宇
  • 12篇刘正
  • 12篇吴晓俊
  • 11篇葛荣峰
  • 10篇许志琴
  • 9篇刘德良
  • 9篇王锋
  • 8篇陆现彩
  • 7篇吴海林

传媒

  • 19篇地质学报
  • 16篇高校地质学报
  • 6篇大地构造与成...
  • 6篇岩石学报
  • 4篇南京大学学报...
  • 4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质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矿物学报
  • 2篇勘探地球物理...
  • 2篇地质学刊
  • 2篇2007'全...
  • 2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09
  • 8篇2008
  • 15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板块中南部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物源区转换及其构造意义
华北板块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与南部的秦岭洋的闭合及北部的古亚洲洋的闭合密切相关,与之对应的是晚古生代南部的北秦岭微陆块、扬子板块,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汇聚碰撞。已有前人分别对华北克拉通北部的中亚造山带(CAOB)...
朱晓青朱文斌
关键词:晚古生代
沁水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构造应力场被引量:7
2014年
沁水盆地南缘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期构造活动的影响。通过对地表露头的断层面擦痕、纵弯褶皱及共轭节理系的研究,获得了古构造应力场信息。在研究区东部NNE向的太行山断裂带内,逆冲挤压构造非常明显,与其相伴发育的不对称背斜构造表明其主压应力方向为110°;中部的EW向正断层、地堑系可能是印支期近SN向挤压作用下形成的逆冲构造经历了新生代构造反转作用而产生的,新生代伸展作用非常显著,伸展方向为26°,249°,347°;西部边界由近SN向断裂组成,存在新生代近EW及NEE-SSW向伸展运动的擦痕证据,伸展方向为94°,72°。区内发育NNW-SSE,NW-SE,NE-SW,NEE-SWW,近SN等几个方向的共轭节理系,表明存在过燕山期NW-SE向的水平挤压构造应力场和喜山期NE-SW向水平挤压构造应力场,近EW向水平挤压应力场可能是在这两期主要构造应力场转换过程中形成的。
王莹张庆龙朱文斌王良书解国爱葛荣峰刘超邹旭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燕山期喜山期
论糜棱岩研究被引量:24
2001年
糜棱岩是一种具有丰富地质信息的载体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从显微超微构造、岩石固态流变、动力变质成矿、成岩模拟实验、构造地球化学、造山带运动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七个方面 ,较全面地阐述了近 2 0年来糜棱岩岩石学的研究进展情况。并简单列举了一些新成果 ,诸如浅层次糜棱岩的发现、人工糜棱岩的成岩实验和同位素测年新数据等。同时还指出糜棱岩的微观研究可进一步拓展到壳幔流变学。
孙岩朱文斌郭继春刘德良K.Kosaka
关键词:糜棱岩同位素年代学显微构造
塔里木克拉通北缘库尔勒杂岩中多期混合岩化的时间与机制:锆石U-Pb-Lu-Hf同位素约束及其对地壳生长的启示
本文结合野外和岩石学观察,通过分析混合岩及其浅色体和暗色体中锆石的CL图像、Th-U化学、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特征,在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库尔勒杂岩中识别出了三期混合岩化作用,并对混合岩化机制进行了讨论.塔里木北...
葛荣峰朱文斌吴海林郑碧海何景文
文献传递
论构造耦合作用被引量:31
2003年
构造耦合作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现今东、西太平洋的构造差异及古太平洋和现今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差异与俯冲的洋壳板块性状有关,即:①俯冲角度;②俯冲角度的改变;③俯冲速率;④俯冲速率的改变;⑤俯冲深度;⑥俯冲板块前缘与海沟间的水平距离;⑦俯冲板块在670km上、下地幔界线处的构造形态;⑧俯冲板块的位移及位移方向。这种深部构造活动对浅部构造形成的制约和影响,是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耦合现象的具体表现。中国西北部的盆山耦合现象是大陆内部的构造耦合作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导致中亚地区产生陆内A型俯冲,A型俯冲是造成盆地消亡、山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郭令智朱文斌马瑞士孙岩王锋
关键词:中国西北部活动大陆边缘
逆时偏移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储层成像中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针对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地区中-下奥陶统埋藏深度大(大于5 000 m)、储层发育规模较小(小尺度溶孔-裂缝为主)的碳酸盐储层精细成像难题,将基于GPU平台的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应用于研究区562km2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通过地震剖面、平面相干属性和振幅属性对比分析叠前逆时偏移和传统叠前时间偏移结果表明:对于高陡构造带成像,逆时偏移成像效果局部好于叠前时间偏移;对于碳酸盐岩内幕"串珠"成像、缝-洞储层刻画方面,逆时偏移技术占有明显优势。叠前逆时偏移技术有效提高了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成像的精度。
杨江峰刘定进朱文斌关达胡中平王汝珍何英马永强
关键词:叠前时间偏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
川西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竣工——为建立伟晶岩型锂矿成矿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松潘-甘孜地体东部地区,地质上的主要特征包括以扬子陆块为基底,广布巨厚三叠纪浊积岩,大量中生代花岗岩侵位,以及发育大型-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由南京大学卓越计划资助的“川西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是我国首次在伟晶岩型锂矿矿集区实施的深地工程,以揭示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和成矿机制为目的。
许志琴朱文斌郑碧海李广伟魏海珍高建国舒良树章荣清车旭东王国光李伟强魏广祎彭弘韬黄煜
关键词:成矿理论深部结构扬子陆块青藏高原北缘
鲁西南地区新生代盆山耦合作用的裂变径迹证据
造山作用过程中,山体的抬升、剥露与盆地的沉积密不可分,是一耦合过程。在盆地沉积物中, 包含着丰富的源区基岩抬升剥露信息,把山体抬升、冷却研究与盆地沉积物研究相结合,将为研究区域地质作用过程,特别是山体的抬升和盆地形成过程...
杨伟朱文斌张志勇苏金宝
关键词:新生代盆山耦合裂变径迹
文献传递
伸展断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分析及其在车镇凹陷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总结了伸展断层相关褶皱的发育类型,主要包括伸展断层传播褶皱与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也叫断弯褶皱)等。伸展断层传播褶皱多形成在较陡的正断层之上,正断层向上传播使断层顶部地层弯曲,进而形成一个伸展的断层传播褶皱,其发育模式与三剪变形发育模式一致。车镇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南部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半地堑盆地。本文通过对横穿车镇凹陷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精细的构造解析,以及车镇凹陷南部斜坡带小断层的精细解释,发现这个半地堑盆地的伸展构造具有明显的向斜构造特征,这种向斜构造并不是挤压所致,其发育符合伸展断层传播褶皱模型。由此运用伸展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同时按照三剪变形发育模式,模拟了车镇凹陷伸展构造的发育过程。经过对盆地内部构造变形的反复拟合和测算,我们确定了车镇凹陷伸展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运动学过程,进而深化对渤海湾盆地半地堑构造的理解。
苏金宝朱文斌贾东杨彦峰王志强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
华北克拉通吕梁地区1.78 Ga辉绿岩墙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王玺朱文斌任星民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