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朴红心

作品数:58 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肝炎
  • 18篇乙型
  • 17篇慢性
  • 16篇乙型肝炎
  • 14篇病毒
  • 13篇丙型
  • 13篇丙型肝炎
  • 10篇细胞
  • 9篇血清
  • 8篇肝炎病毒
  • 8篇肝炎患者
  • 7篇纤维化
  • 7篇肝纤维化
  • 6篇慢性乙型
  • 5篇亚群
  • 5篇慢性丙型
  • 5篇慢性丙型肝炎
  • 4篇毒性肝炎
  • 4篇乙肝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机构

  • 52篇延边大学医学...
  • 8篇延边大学
  • 7篇吉林省安图县...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58篇朴红心
  • 26篇韩学吉
  • 19篇吴龙仁
  • 14篇太永日
  • 13篇崔鹤松
  • 7篇崔伟哲
  • 5篇许顺姬
  • 4篇孟繁平
  • 4篇周振霞
  • 3篇李立飞
  • 3篇文春姬
  • 3篇张英哲
  • 3篇张洪玲
  • 2篇崔香玉
  • 2篇李香淑
  • 2篇贾继东
  • 2篇鲁云鹤
  • 2篇崔演
  • 2篇白玉
  • 2篇王群

传媒

  • 14篇延边大学医学...
  • 10篇临床肝胆病杂...
  • 8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7篇200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和正常人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 ,应用AP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含量高于正常人 ;而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
吴龙仁尹明实韩学吉崔伟哲朴红心鲁云鹤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ET细胞亚群
伤寒患者血浆降钙素原和IL-18的检测被引量:3
2005年
内毒素血症在伤寒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伤寒患者常因内毒素而引起中毒性肝损伤.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近年检测细菌感染所致系统性炎症的可靠指标.白细胞介素18(IL-18)是内毒素导致肝损伤的重要诱导因子[1].我们测定了57例伤寒患者血浆PCT及IL-18水平,对二者在伤寒病程演变中的规律及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尹明实朴红心韩学吉太永日
关键词:伤寒血浆降钙素原IL-18内毒素血症
延边地区朝鲜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者HBV基因类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者215例分为无症状携带者36例,急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乙型肝炎106例,肝炎肝硬化50例,原发性肝癌18例.利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215例HBV感染者中检出B基因型61例(28.0%),C基因型154例(72.0%),未检出其他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C基因型比例(79.0%、84.0%、89.0%)明显高于无症状携带者及急性乙型肝炎(25.0%、60.0%,P<0.01),在无症状携带者中,B基因型比例高于C基因型(75.0%vs25.0%,P<0.01).HbeAg阳性组C基因型比例高于HBeAg阴性感染组(73.0%vs54.0%P<0.05),HbeAg阴性组的B基因型比例高于HBeAg阳性组(46.0%vs27.0%,P<0.01).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HBV感染主要为C基因型,其次为B基因型.C基因型在临床上以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多见,其发生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
韩学吉许顺姬偰光华崔鹤松朴红心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LTD4含量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观察与Ⅰ型超敏反应相关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LTD4水平及其与肝细胞损害相关性的研究,进一步论证Ⅰ型超敏反应与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关系。应用ELISA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2例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LTD4、ALT和AST水平,并观察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急性组血清中LTD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慢性组;慢性组血清LTD4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LTD4水平与ALT、AST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提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TD4水平可反映肝损害程度,而且对病情和预后的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Ⅰ型超敏反应性炎症的重要指标,LTD4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和肝细胞的免疫损伤过程。
张继舜吴龙仁崔鹤松朴红心韩学吉尹明实孟繁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白三烯
磷酸安泰他韦联合英强布韦治疗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Ⅱ期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估100 mg或200 mg磷酸安泰他韦与英强布韦联合给药12周在各基因型、无肝硬化或有代偿期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无肝硬化或有代偿期肝硬化)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磷酸安泰他韦100 mg+英强布韦600 mg组(100 mg组)或磷酸安泰他韦200 mg+英强布韦600 mg组(200 mg组)中,连续给药12周,每日1次,停药后观察2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停药后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同时评估用药安全性。尽可能完全并且接近包括所有随机化病例的意向性分析的思想,定义所有经随机化分组且至少接受过1次试验用药品的受试者构成本研究的全分析集。所有至少接受过1次试验用药品的受试者(无论是否参与随机化分组),构成本研究的安全集。所有疗效终点与安全性数据均采用描述统计量进行汇总。主要疗效终点为SVR12,在全分析集中进行主要分析。计算试验药物组(磷酸安泰他韦胶囊联合英强布韦片)实现“HCV RNA<定量下限”的受试者例数、百分比。安全性分析基于安全性分析集进行汇总。结果共纳入120例受试者,100 mg组59例,200 mg组61例。119例完成研究,1例受试者因失访提前退出研究;3例受试者发生病毒学复发。全分析集分析结果显示总体SVR12为96.7%(116/120),其中100 mg组为98.3%(58/59),200 mg组为95.1%(58/61)。代偿期肝硬化受试者总体SVR12为100%(14/14),无肝硬化受试者总体SVR12为96.2%(102/106),其中100 mg组无肝硬化受试者SVR12为98.1%(52/53),200 mg组无肝硬化受试者SVR12为94.3%(50/53)。共55.0%受试者发生治疗期不良事件(TEAEs),共33.3%受试者发生与试验药物相关TEAEs,两组TEAEs的发生率可比。发生率≥5%与试验药物相关的TEAEs为高尿酸血症与高胆固醇血症。未发生不良事件通用术语评价事件≥3级与试验药物相关TEAEs、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严重TEAEs、导致试验药物暂停
魏来朴红心金晶兰袁淑芬安选尚佳张文华常家宝孙彤关玉娟宁博朱晶郭文涛何卿玮罗琳庄玉磊谢洪明张英俊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有效性安全性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丙肝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性别和年龄作为匹配因素,按照1∶1的配对原则选择研究对象,开展相应的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以确定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家庭成员是否有HCV感染者、纹眉(眼线、唇线)、是否去洗浴场所、是否去理发店修面、是否使用安全套、手术史、输血史、输血时间、针灸史、口腔诊疗史、内窥镜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是家庭成员有HCV感染、去洗浴场所、有输血史和口腔诊疗史。结论家庭成员有HCV感染者、输血史、经常去洗浴场所、有口腔诊疗史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在输血的时间上,1992年及以前输血感染HCV的风险高于1993年及以后。而经常使用安全套是HCV感染的保护因素。
缪宁金龙洙朴红心陈龙男王富珍陈园生郑徽吴振华崔富强李黎梁晓峰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病例对照研究
HBsAg和RF共存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索RF对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对HBsAg和RF共存血清表型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健康男女14432例、年龄40~50岁、检测HBsAg和RF。[结果]14432例对象中检测出HBsAg阳性为868例(6.0%),RF阳性为375例(2.6%),HBsAg和RF同时阳性为102例(0.7%);HBsAg阳性组(102/868)中RF阳性率为11.8%,HBsAg阴性组(273/13564)中RF阳性率为1.9%,表明RF阳性率在HBsAg阳性组显著性高于HBsAg阴性组(χ2=301.9,P﹤0.001);RF含量大于101 IU/ml的29例中临床病例跟随检查中均无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论]14432例对象中HBsAg和RF同时阳性为11.8%,RF为高浓度时ANA均阴性。两者共存时RF是标志物检测中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
许顺姬朴红心
关键词:HBSAGELISA法免疫散射比浊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DNA评估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束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检测对持续性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拉米夫定治疗96周,选择完全应答的80例病人,检测PBMC中HBV DNA,并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血清HBV DNA监测。结果治疗结束时,有68例患者的PBMC HBV DNA为阳性,12例为阴性。在PBMC中HBV DNA阳性患者,停止治疗的6个月内所有患者的HBV DNA复发。而PBMC HBV DNA阴性者,随访至停药1年,12例中仅2例HBV DNA阳转,其余10例,随访至3.5年,血清中HBV DNA仍阴性。结论拉米夫定治疗结束时PBCMC中HBV DNA检测能预测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太永日朴红心尹明实韩学吉崔鹤松
关键词:乙型肝炎拉米夫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IgE及其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在急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作用的研究
吴龙仁韩学吉朴红心
通过检测与I型变态反应相关的血清内IgE水平和组织胺含量,血浆内cAMP水平,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直接证明I型变态反应在急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确实有一定的致病作用。根据I型变态反应发病机理设计出能拮抗I型变态反应各个环节...
关键词:
关键词: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单药和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小板比率指数和肝脏弹性硬度值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单药和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和肝脏弹性硬度(LSM)值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28例,随机分为ETV组(10例)和ETV+PEG-IFNα-2a组(18例).ETV组饭后2 h空腹口服给予ETV分散片,每次0.5 mg,每日1次,疗程78周;ETV+PEG-IFNα-2a组口服给予ETV分散片,用法与ETV组相同,26周时开始皮下注射给予PEG-IFNα-2a,每次180μg,每周1次,52周,总疗程7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6,52,78周时的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利用FibroTouch测定LSM值.[结果]ETV组APRI呈总体下降趋势,其中以26周时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与0周比较,26,52,78周时明显下降(P=0.019,P=0.010,P=0.010);ETV+PEG-IFNα-2a组26周时的APRI显著降低,而52周时较26周升高,78周时又明显下降,0周时的APRI显著高于26和78周(P=0.000,0.007),52周时的APRI显著高于26和78周(P=0.000,0.001);两组52,78周时的APR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43).ETV组和ETV+PEG-IFNα-2a组LSM值均呈总体下降趋势,两组均在26周时下降最为明显,但各访视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访视点LSM值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V单药和ETV+PEG-IFNα-2a联合用药在治疗26周内均可迅速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APRI和LSM值,持续治疗可将APRI和LSM值控制在较低水平;排除PEG-IFNα-2a不良反应情况下,两种治疗方案疗效间无明显差异.
董佳馨张洪玲隋洪婷曹艳平曲宝聚朴红心
关键词:乙型肝炎恩替卡韦干扰素肝纤维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