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肢动脉造影联合ABI对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截肢平面的评估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下肢动脉造影联合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对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截肢平面的评估价值。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共有70例下肢动脉缺血性患者采用下肢动脉造影联合ABI指导下进行截肢,ABI越大则表明愈合越好。对因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需行截肢术的患者进行术前下肢动脉造影及ABI评分系统评价,就截肢平面的选择做出预判后完成截肢,下肢动脉造影与ABI各自及联合应用对截肢平面评估准确性。结果:膝下截肢平面分数在12~19分之间,膝下截肢数最多;分数>25分截肢数明显低于分数<25分截肢数。ABI诊断灵敏度65.71%,特异度80.00%,漏诊率34.29%,准确度72.86%,阳性预测值76.67%,阴性预测值70.00%。下肢动脉造影诊断灵敏度74.29%,特异度88.57%,漏诊率25.71%,准确度81.43%,阳性预测值,86.67%,阴性预测值,77.50%。联合诊断灵敏度88.57%,特异度97.14%,漏诊率11.43%,准确度92.86%,阳性预测值96.88%,阴性预测值89.47%。结论:下肢动脉造影联合ABI对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截肢平面的评估一方面量化了截肢平面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由于术后愈合不良等对患者进行重复截肢所造成的创伤、疼痛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借鉴。
- 李正茂李兵王颖张丹徐磊吕克言杨鑫
- 关键词:下肢动脉造影ABI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截肢平面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16例的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因多种原因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沿着主动脉长轴扩展,造成了主动脉出现真、假两腔的病理改变[1]。本病急性期死亡率极[2]
- 李兵鞠秀云程艳霞王颖
- 综合护理干预对神内科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神内科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该院接诊的神内科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8例,将其按照入院的顺序分成综合组、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凝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7 d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内科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开展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对于已经合并血栓的患者可以提高血液流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崔雪丹孙静李兵李金玉杨柳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老年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
-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策略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以及发生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策略。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18年5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和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22例SISMAD患者资料,根据随访结束时有无发生血管重塑分为血管重塑组和未重塑组,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收集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症以及最大肠系膜上动脉直径、夹层长度、从肠系膜上动脉口到夹层开始的距离、真腔狭窄程度、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等CT参数。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结果血管重塑组7例,未重塑组15例。在CT相关参数中,未重塑组的夹层长度(P<0.001)、真腔狭窄程度比例(P=0.013)、肠系膜上动脉夹角(P<0.001)均大于重塑组。未重塑组从肠系膜上动脉口到夹层开始的距离显著短于重塑组(P=0.036)。在SC分型上未重塑组多表现为Ⅲ或Ⅳ型,而重塑组多表现为Ⅰ型(P=0.013)。在治疗方案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为保守治疗为主,未重塑组有3例因临床症状加重行手术治疗。随访期间SISMAD相关事件均发生在未重塑组中,1例为夹层进展,4例为形成动脉瘤。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夹层长度(OR=2.132,95%CI=1.100~4.530,P=0.025)、真腔狭窄程度(OR=3.250,95%CI=1.215~4.830,P=0.032)是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SISMAD的治疗应谨慎给予外科干预治疗,夹层长度和真腔狭窄程度是影响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重塑的危险因素。
- 王颖彭友李正茂李兵吕克言孙羽东赵志青
- 关键词:血管重塑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5例的术后护理
- 2011年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成功率高、患者者痛苦少等优点,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具有优越性,可部分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1]。此项技术正向多家医院逐步推广。我院2008-03-2010-03共施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2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程艳霞贾虹李兵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手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