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情感激励机制在病案管理中的正确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着重讨论如何在病案管理中正确应用情感激励机制,从而提高病案管理质量。逐步将传统病案管理的个体管理转向信息管理,将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由单纯的为医、教、研服务拓宽到卫生经济、管理、决策、计划等多方面、多范围的服务,推动病案管理工作不断发展与提高。
- 赵正慧李兵沈学文任作雷
- 关键词:情感激励病案管理
- PDCA循环在ICD编码质量管理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加强ICD编码质量管理,提高ICD编码正确率。方法分别对某院2015年和2016年出院病案首页的疾病分类编码和手术操作编码进行核对、检查、分类、汇总,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PDCA循环质量控制理论,针对编码正确率低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科室成立质控小组,采取对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编码人员持证上岗,完善HIS系统并安排专人维护编码库,修订病案首页质量相关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结果通过PDCA循环,实施改进措施后近一年的编码正确率数据显示,ICD编码质量逐步提高,编码正确率从2015年的50%到2016年1月份的65%,逐步提高到2016年12月份的94%,说明管理机制有效。个别改进效果不明显的项目将纳入下一轮的PDCA质量控制。结论应用PDCA循环的操作原理,可明显提高病案首页ICD编码正确率,能大幅提升编码的质量,促进病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 赵正慧梁瑞文李兵任作雷何红汪虹梅京松
- 关键词:PDCA循环ICD编码正确率
- 实习护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认知状况调查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荆州地区实习护生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配套文件的认知状况。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荆州地区5所医院中的185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条例》实施的具体时间及内涵、医疗事故的概念及分级、病案保管及复印的范围和内容等。结果荆州地区实习护生对《条例》及配套文件的相关内容了解甚少,81.1%的实习护生知道《条例》,但知道《条例》具体实施时间的护生仅占33.0%;68.6%的护生不知道医疗事故的概念;66.5%的护生不知道医疗事故的分级;有42.2%的护生认为住院病案只保管10~20年,只有57.8%的护生认为住院病案应该保管30年或永久;75.7%的护生对病历的主观、客观部分分辨不清,不知道护理记录属于病历的客观部分。结论实习护生除了知识面狭窄、临床经验少外,更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应采取院校结合的方式,对护生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和病历管理及书写规范的相关培训。
- 赵正慧郑雪罗婕李兵
- 关键词:实习护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科学发展观理论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病案管理过程中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创新理念,提升病案管理的服务水平。方法通过转变服务方式、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工作流程、合理配备管理人员、应用信息化技术以及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将科学发展观理论融入管理工作中。结果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高效运转的机制,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运用于病案管理中行之有效,提升了病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结论病案管理需要更新理念、统筹兼顾、持续改进,方能实现病案管理和谐发展目标。
- 赵正慧李兵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病案管理
- PDCA在病案管理流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通过实施PDCA循环理论,改进病案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2016年6月的出院归档病历2000份,按照病案整理顺序、病案借阅漏登、复印资料错误、编码错误、多份病案漏查5个方面进行检查,分析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法对主要问题进行干预并观察效果。结果实施PDCA半年后,病案管理工作问题错误率明显下降,病案管理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其中编码错误率下降14%;病案整理顺序错误率下降12%;病案借阅漏登率下降7%;多份病案漏查率下降4%;复印资料错误率下降4%。结论 PDCA循环法能有效地规范病案管理的流程,更好的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在病案管理流程中,对于未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加以解决,从而构建病案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模式。
- 赵正慧李兵梁瑞文任作雷梅京松
- 关键词:PDCA病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