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平
- 作品数:22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癌术后化疗脾胃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3
- 2021年
-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胃癌(Gastric carcinoma)术后化疗脾胃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同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胃癌患者术后的中医药辅助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术后脾胃气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施行卡培他滨+奥利沙铂化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焦虑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营养指标[血清生长激素(Grow-hormone,GH)、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和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含量],肿瘤标志物含量[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19-9,CA19-9)、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72-4,CA7-24)、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50,CA50)、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n,SF)],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CD3^(+)、CD4^(+)、CD8^(+))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A,IgA)、(Immunoglobulin G,IgG)、(Immunoglobulin,IgM)],肠道菌群,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A19-9、CA72-4、CA50、SF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3^(+)、CD4^(+)、IgA、IgG、IgM免疫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GH、PA、Alb、TRF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大肠埃希菌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12/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0%(2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
- 孙玉彰李北平陈良
- 关键词:胃癌化疗脾胃气虚证补中益气汤脑肠轴
- 氟比洛芬酯对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应及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 2010年
- 李北平孔明
- 关键词:血浆细胞因子氟比洛芬酯镇痛效应开腹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细胞因子释放
- 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麻醉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23年
-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6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麻醉成功率、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不良反应以及麻醉前(T_(0))、胃镜检查开始时(T_(1))、镜体过声门时(T_(2))、检查结束时(T_(3))、检查后10 min(T_(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_(2));采用口诉评分法对患者、内镜医师和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镇静/麻醉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分别为(8.71±1.56)、(12.69±2.31)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9.53±1.87)、(13.74±2.0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_(1)~T_(3)时MAP分别为(87.98±7.46)、(88.37±6.92)、(89.94±7.65)mmHg,SpO_(2)分别为(98.37±1.54)%、(98.87±1.48)%、(99.32±1.5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AP:(78.84±8.21)、(79.93±8.43)、(84.95±6.65)mmHg,SpO_(2):(95.18±1.95)%、(95.91±1.87)%、(97.89±1.52)%],T_(1)~T_(2)时心率分别为(80.63±6.98)、(79.36±6.54)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89.49±7.83)、(85.26±6.75)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9.04%vs.6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内镜医师、麻醉医师对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4±0.62)、(9.44±0.48)、(9.34±0.4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5±1.53)、(8.35±0.87)、(8.25±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缩短肥胖患者无痛胃镜苏醒和离室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
- 刘澳华赵盼盼李北平马兴对
- 关键词:无痛胃镜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
- 20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的方法和原则。方法:对20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9例抢救成功,死亡一例。结论:合理的容量复苏,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是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 李北平
- 关键词:休克麻醉治疗
-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G组),对照组(D组),分别测定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3、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变化。结果G组病人插管前、插管后及1、3、5rainSBP、DBP、HR、RPP变化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插管后各参数较插管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能明显抑制全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 李北平戴必照
-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全身麻醉
-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
- 2002年
- 1995~2000年我院共收治各类创伤性休克患者356例,现将上述病例报道如下.
- 李北平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麻醉血压心电图尿量
- 脑氧饱和度监测下控制性降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脑氧饱和度(rSO 2)监测下控制性降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鼻泪道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男53例,女57例,年龄65~85岁,ASAⅡ或Ⅲ级,高血压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rSO 2监测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5例。两组均采用乌拉地尔联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维持MAP≥基础值的70%,且MAP≥55 mmHg;当S组rSO 2<基础值的80%或rSO 2最低值<基础值的5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10 s,则逐步提升血压直至rSO 2恢复至≥基础值的80%或绝对值>50%。C组rSO 2监护仪施行遮盖处理。记录入室后吸氧5 min(T 0)、控制性降压15 min(T 1)、30 min(T 2)、控制性降压结束后5 min(T 3)、拔管后10 min(T 4)的HR、MAP、rSO 2;记录rSO 2基础值、术中最低值及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术后1、2、3 d采用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CAM-CR量表)对患者进行POD评估。结果与T 0时比较,T 1—T 2时两组MAP明显下降(P<0.05),C组rSO 2明显下降(P<0.05),T 3—T 4时逐渐回升至术前水平。T 1—T 2时S组rSO 2明显高于C组(P<0.05),术中rSO 2最低值明显高于C组(P<0.05),rSO 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 d S组POD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rSO 2监测下控制性降压能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鼻泪道手术后谵妄的发生,提高围术期安全性。
- 闫龙剑李春伟王冠男马兴对戴必照谢文静刘功俭李北平
- 关键词:脑氧饱和度控制性降压老年谵妄
- 艾司洛尔与氯胺酮对全身麻醉后瑞芬太尼痛觉超敏反应的影响
-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与氯胺酮对全身麻醉后瑞芬太尼痛觉超敏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 Ⅰ ~Ⅱ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三组(n=20):艾司洛尔组(E组)、氯胺酮组(K组)及对照组(C组).E组静脉注射0.5...
- 戴必照李北平
- 关键词:艾司洛尔痛觉超敏氯胺酮术后疼痛
- 艾司洛尔与氯胺酮对全身麻醉后瑞芬太尼痛觉超敏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与氯胺酮对全身麻醉后瑞芬太尼痛觉超敏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氯胺酮组(K组)及对照组(C组),各20例。E组静脉注射0.5 mg/kg艾司洛尔及10μg/(kg·min)维持剂量,K组静脉注射0.3 mg/kg氯胺酮及3 mg/kg维持剂量,C组则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比较三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级麻醉药消耗量。结果三组患者MAP、HR及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E组和K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K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与氯胺酮均可显著抑制全身麻醉后瑞芬太尼痛觉超敏反应。
- 戴必照周蜜李北平
- 关键词:艾司洛尔痛觉超敏氯胺酮术后疼痛瑞芬太尼
- 脊髓星形胶质细胞connexin 43调控CCL2释放在结直肠扩张致大鼠慢性内脏痛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connexin 43(CX43)调控CCL2释放在结直肠扩张致慢性内脏痛中的作用。方法新生期SD大鼠,出生一天随机分成两组,慢性内脏痛(CRD)组及正常组。CRD组建立CRD模型,正常组大鼠除未进行结直肠扩张外,其他操作均与模型组一致。常规饲养至8周成年采用腹壁撤离反射(AWR)评分及痛阈评价内脏痛觉敏感性。鞘内注射CX43拮抗剂、CCR2拮抗剂后检测痛阈。Western blotting检测CX43的表达,ELISA检测CCL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RD组在20 mmHg、40 mmHg、60 mmHg、80 mmHg压力下AWR明显增加(P <0. 05),痛阈均明显下降(P <0. 05)。鞘内注射CX43拮抗剂后痛阈升高(P <0. 05),CX43、CCL2表达量减少(P <0. 05);鞘内注射CCR2拮抗剂后痛阈升高(P <0. 05)。结论 CRD模型大鼠均存在内脏痛敏,这可能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CX43表达增多进而通过其形成的缝隙连接及半通道释放的CCL2增多有关。
- 马兴对姬宁宁吴靓孟庆祥赵盼盼刘苏李北平
- 关键词:脊髓星形胶质细胞CX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