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气象
  • 7篇减灾
  • 7篇防灾
  • 6篇气象信息
  • 5篇传输系统
  • 4篇农村
  • 4篇防灾减灾
  • 3篇气象服务
  • 2篇电视
  • 2篇电视节目
  • 2篇新兴媒体
  • 2篇气象节目
  • 2篇媒体
  • 2篇媒体优势
  • 2篇节目
  • 2篇本地化
  • 1篇电视频道
  • 1篇电视气象
  • 1篇短信
  • 1篇多媒体系统

机构

  • 15篇山西省气象科...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山西省雷电防...

作者

  • 15篇李强
  • 10篇裴克莉
  • 6篇岳丽华
  • 5篇王志宏
  • 5篇郭雪梅
  • 3篇范永玲
  • 2篇侯润兰
  • 2篇刘玲仙
  • 2篇原源
  • 1篇秦春英
  • 1篇宋晓亚
  • 1篇张峥嵘
  • 1篇李清华
  • 1篇牛永波
  • 1篇张冬峰
  • 1篇朱临洪
  • 1篇沈桐立
  • 1篇孙燕
  • 1篇王智娟
  • 1篇王少俊

传媒

  • 2篇2006年气...
  • 2篇山西省气象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气象
  • 1篇内蒙古气象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兴媒体优势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的作用初探
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手机短信、声讯自动答询、电台、农村大喇叭等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成为气象部门气象信息发布的主要媒介,是广大公众和社会用户主动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气象部门与社会连接和沟通的纽带,其内容丰富...
岳丽华郭雪梅李强裴克莉
关键词:新兴媒体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比较优势
文献传递
我国北方地区一次沙尘暴天气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使用美国大气中心6h一次的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1.0°×1.0°)对2002年3月18—22日发生在我国北方的大范围沙尘暴天气成因进行分析。从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高空急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气旋是这次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这次气旋发生发展在斜压区,气旋的发展阶段温度平流作用明显。沙尘暴过程主要是由气旋冷锋及锋后地面大风触发的,地面大风的形成与气旋发展、锋后冷平流及高空急流动量下传有关。
孙燕沈桐立李强侯润兰宋晓亚
关键词:沙尘暴蒙古气旋温度平流高空急流
山西煤炭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2009年
通过对山西省210余个年产量在90万吨以上的煤炭生产单位进行调查,确定西山煤电为重点调查对象。接受调查的人员主要为各单位总工、矿长、调度、技术人员、一线工人和财会人员,调查内容包括降水、雷电、高温、湿度、大风等对煤炭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年至2007年西山煤电的产量从2708.9万吨增加到3360万吨,产值由65亿增加到101亿,生产总值年年攀升,气象服务增加或节省的产值也在逐年增加。山西省煤炭行业对气象敏感度的综合评价为敏感,其中对气象雷电预警、降水灾害预警、连阴雨等尤其敏感。预警天气提前3h~6h通知即可做好防范。
侯润兰李强裴克莉刘玲仙牛永波卫金帅
关键词:煤炭生产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信息自动语音传输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各种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逐渐增多,社会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对气象防灾减灾各种气象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广泛和具体。目前,气象信息传统的发布手段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已经很难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百姓了解把握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的要求,也远远无法适应全省广大农村和农民朋友对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日益增长、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为此,我们利用现代化的传输手段和先进的电子技术,针对我省农村信息传递的主要问题,研究与开发更为快速便捷的防灾减灾信息自动语音传输系统,具有准确、便捷、迅速、经济、不留死角等特点。通过在太原、晋中、临汾所属乡镇试点应用,效果良好。
范永玲张喜娃王志宏李强李清华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信息传输系统
防灾减灾信息农村自动传输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我国气象灾难频发,随着各种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增多,社会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各种气象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广泛和具体。目前,气象信息传统的发布手段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已经无法适应各级政府和社会百姓了解把握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的要求...
岳丽华裴克莉李强张喜娃王志宏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信息传输系统
文献传递
从襄汾溃坝事故气象应急服务引发的一些思考
气象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社会安定的基础,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气象事业是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事关国计民生,直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大众。山...
张喜娃原源朱临洪王少俊李强王智娟范永玲
新兴媒体优势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的作用初探
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手机短信、声讯自动答询、电台、农村大喇叭等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成为气象部门气象信息发布的主要媒介,是广大公众和社会用户主动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气象部门与社会连接和沟通的纽带,其内容丰富...
岳丽华郭雪梅李强裴克莉
关键词:新兴媒体防灾减灾
文献传递
防灾减灾信息农村自动传输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我国气象灾难频发,随着各种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增多,社会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各种气象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广泛和具体。目前,气象信息传统的发布手段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已经无法适应各级政府和社会百姓了解把握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的要求...
裴克莉李强岳丽华张喜娃王志宏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信息传输系统
关于中国气象频道本地化的思考
中国气象频道,是我国首家以提供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科学普及为主要内容的电视频道.作为国内第一个气象专业频道,它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国电视气象节目的整体面貌,而气象频道在各省顺利落地,实现气象频道本地化是摆在我们省级...
裴克莉李强郭雪梅
关键词:气象频道电视频道气象节目电视节目
文献传递
转变气象信息传媒方式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引领作用
加快转变气象信息传媒方式,将决定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时效性,是提升气象信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气象事业影响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撑。随着科技水平迅猛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提升,传统气象传媒模式在用户信息获取中的地位和作...
范永玲原源李强张喜娃张峥嵘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