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志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剂量率腔内放射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合并肺不张被引量:1
- 1996年
- 目的研究高剂量率(HDR)腔内放疗加外照射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合并肺不张的肺复张和近期疗效。方法原发性支气管肺癌95例,Karnofsky评分20~50分。治疗分两组:A组57例,先用HDRIr-192腔内照射,7~10Gy,每周1次,共2~3次,总剂量为20~30Gy,而后常规外照射,剂量与B组相同。B组38例,单纯外照射,先大野每次2Gy,总剂量为40Gy/4W,后缩野每次2Gy,总剂量为20~30Gy/2~3W。结果A组肺复张率较B组为高(P<0.05)。肺不张时间超过6个月者复张困难。一年生存率分别为42%(24/57)和39.5%(15/38),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剂量率腔内放射结合外照射可改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合并肺不张的症状。
- 傅尚志徐维邦李启明李德志
- 关键词:肺肿瘤肺不张放射疗法
- 高剂量率腔内放射治疗食管癌
- 1998年
- 目的:探讨高剂量率腔内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990年3月~1996年12月采用了高剂量率后装治疗的食管癌病人398例,与同期单纯外照射食管癌220例进行对照研究,使用直线加速器和micro-sflfctronHDR后装治疗机,放射源为Ir-192,腔内治疗在外照射60Gy后1周进行,单次剂量为5~8Gy,2~3次。结果:①后装力。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38%、21%,高于同期单纯外照射组1,3,5年生存率(53.18%、21.81%、G36%),1,3年生存率两者相差显著(P<0.05);②外照射前或后加用腔内治疗的1,3,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③加用腔内治疗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食管粘膜溃疡、放射性食管狭窄及食管穿孔的发生率分别为66%、31%、F%和6%;④并发症发生与单次剂量有关,单次剂量为8Gy比5Gy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相差显著。结论:高剂量率腔内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食管癌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原因之一是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增加了腔内放疗后食管癌放疗的并发症增多。应慎重选择食管癌腔内放疗的适应证,控制单次剂量及照射次数,保证病人的生存质量。
- 李德志
- 关键词:近距离放疗高剂量率食管癌并发症腔内放疗
- 放射诱导抑瘤素M靶向肿瘤表达治疗肺癌实验研究
- 2004年
- 目的 利用放射敏感性调控序列诱导抑瘤素M (OSM )靶向肺癌表达 ,探索肺癌治疗新方法。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构建放射可调控的OSM表达载体 pEO ,转染肺腺癌A5 49细胞 ,观察γ线照射后细胞OSM表达及其对细胞相对存活分数和存活曲线的影响。利用肺癌移植瘤观察不同处理的抑瘤效应。结果 γ线可诱导OSM在pEO转染肺癌细胞表达显著上调 ,呈剂量依赖性。pEO转染肺癌细胞株对辐射敏感性增强 ,增殖活性显著受抑。 6Gy照射联合 pEO转染可显著抑制移植瘤生长 ,并可使 3 0 %的移植瘤完全消退。结论 由辐射敏感性启动子驱动的OSM肿瘤靶向性表达 ,可望为肺癌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
- 王卫东陈正堂李德志段玉忠曹正怀
- 关键词:肺肿瘤抑瘤素M
- 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照射正常食管损伤与修复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单次剂量的腔内HDR辐射引起正常食管损伤和修复的规律及辐射对食管上皮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论:随单次照射剂量增加,腔内HDR辐射对正常食道的损伤依次加重,为保证正常食管免疫过量照射,HDR近距离辐射...
- 李德志
-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病理学食管损伤
- 肺癌的自杀基因放射导向治疗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利用放射敏感性调控序列诱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 ,以提高肺癌自杀基因治疗的选择性和有效性。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构建放射可调控的HSV TK表达载体 ;转染肺癌A5 4 9细胞系 ,观察γ线照射后细胞HSV TK表达 ,以及丙氧鸟苷 (GCV)作用下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变化。利用裸鼠肺癌模型观察不同处理后的抑瘤效应。结果 γ线可诱导HSV TK在被转染肺癌细胞表达显著增强 ,呈剂量依赖性 ;经放射诱导后 ,转染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明显升高 (P <0 .0 5 ) ,细胞生长活性显著受抑 ;放射联合GCV可明显抑制感染tgEgr HyTK的裸鼠移植瘤 ,并可使 5 0 %的肿瘤完全消退。结论 由辐射敏感性启动子诱导的自杀基因肿瘤靶向性表达 ,是一种高效。
- 王卫东陈正堂李德志段玉忠曹正怀
- 关键词:肺癌自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