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辉
- 作品数:51 被引量:248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论募捐的管制模式与选择——兼评“公募权”被引量:6
- 2013年
- 募捐不能完全包含于传统民法的赠与制度中,它具有公共属性,从而应接受政府的管制。我国现阶段广泛使用的"公募权"并非一种民事权利,而应归为职责。英美国家对募捐皆采政府管制的立场,可分为许可型与信息公示型,两者具有内在相通之处。我国现有地方立法无力全面规范募捐,未来的统一立法应采信息公示型模式。结合我国已有制度条件,我国募捐管制模式可概括为:主体类型区分;强化信息公示;监管机构的过程控制权。
- 李政辉
- 关键词:募捐
- 募:基于公私法融合立场的解读
- 2014年
- 目次一、引言二、'募'的法律使用三、私募的法律构成四、'募'的公法规制五、结语一、引言现代金融社会,资金归集成为财政税收、产业发展与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基础,同时也成为法律风险和社会风险的高发区。国家采用税收形式完成对社会主体的税收征纳,实现公法领域的资金归集,同时通过将资金用于国防民生等公共用途来获取税收征集的正当性。
- 李政辉
- 关键词:私募发行资金归集税收征纳非公开发行集资诈骗罪
- 析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制度障碍
- <正>私募股权基金为近年迅猛发展的资本运作主体,"全球股权投资基金近年来风头正盛,呼啸于欧美,而且大举进入中国本土"。该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对全球的法律制度都提出了新要求,我国资本市场建设正到关键时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
- 李政辉
- 文献传递
- 论非诉法律职业技能被引量:6
- 2015年
- 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转向已获认可,技能成为备受关注的主题。在法律实务中,非诉业务伴随经济的发展有超越诉讼业务的趋势,我国法学教育应重视非诉业务。非诉法律职业技能可分为四个方面:咨询;法律、案例、信息检索与综述;文书起草;谈判。我国法学教育界可与职业共同体共同努力,实现在非诉法律职业培育上的跨越式发展。
- 李政辉
- 关键词:法学教育
- 漂浮的企业公司法学?
- 2020年
- 我国企业公司法学取得长足进步。但在现实中,企业出资、公司治理、解散清算等环节仍存在脱法问题。考诸我国企业公司的实际状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小型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占据绝对优势,且数量增长较快、吸纳的劳动人数也多。但从代表性论文的研究主题看,学术研究偏重于上市公司的治理,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几乎无人问津。学术研究与社会实存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偏差。具体而言,企业公司法学的研究存在基础偏差、类型偏差与结构偏差,这三者决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距离。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在公司分类、新形态公司等主题上应作出大胆探索。
- 李政辉
- 关键词:企业股权结构公司法
- 艺术品证券化的法律分析——以风险防范为切入点被引量:3
- 2012年
- 艺术品证券化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借助传统证券定义,艺术品证券可通过证券内涵的三重检验,即公众性、投资性、失控性,因而在鼓励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应将其纳入证券法的调整范围。但艺术品证券在价值来源、投资收益模式等方面存在颇多独特之处,蕴育着特有的交易风险。法律需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对艺术品证券交易作出较为周全的系统性的安排。
- 李政辉郑勋勋
- 关键词:艺术品证券
- 案例教学的困惑与反思——以商法教学为例被引量:18
- 2010年
- 在根本上,源自美国的案例教学法与大陆法系成文法模式有冲突,我国运用案例教学目的并不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面临案例资源匮乏、案例质量不易控制、教学主体适应性的考验、教学组织的匹配性不够等系统性问题。为了推动案例教学,我国应该明确案例教学的目的,组建完善的案例库,并调整教学结构。
- 李政辉
-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目的教学组织
- 析“商事通则”之必要与可能被引量:2
- 2007年
- "商事通则"已成为我国商法学界的一种学术取向。必须承认,"商事通则"作为商法领域的统帅,方向虽明,路径却不十分清晰。事实上,"商事通则"当然不应该仅是一个口号,也并非凭借激情即可完成的事业。"商事通则"的制定是一个洞察现实。
- 李政辉
- 关键词:商事通则商法体系商事立法单行法民商分立传统民法
- 商事法律人才培养论纲被引量:1
- 2009年
- 商事法律人才有较为广泛的适用领域,我国对这类人才具有大量需求。但我国的法学教育传承自大陆法系,与商事法律人才的培养有诸多不匹配之处。笔者以为应当在商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师配置、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加以调适。
- 李政辉
- 关键词:实践教育
- 论意思自治的根基被引量:10
- 2006年
- 意思自治构成现代合同效力的正当性基础,意思自治的本身值得做出历史和支撑理论的分析。在理论上,意思自治的兴起与教会的盟约思想相关,并经教会法而发展。在现代,意思自治的合理性有四个方面的理论支撑,分别是:自由主义;理性人,即人是理性动物,会趋利避害地处理自己事务;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导致西欧发展的理论与实证;从心理学证明意思自治的可能。奠定合同法自由性格的意思自治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证立。
- 李政辉
- 关键词:意思自治合同法自由主义盟约合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