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永亚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犯罪
  • 1篇代购
  • 1篇倒卖
  • 1篇倒卖车票
  • 1篇刑法
  • 1篇行刑
  • 1篇行刑法
  • 1篇寻衅滋事
  • 1篇寻衅滋事罪
  • 1篇幼儿
  • 1篇幼儿教师
  • 1篇伤害罪
  • 1篇虐待
  • 1篇虐待罪
  • 1篇前科
  • 1篇前科消灭
  • 1篇前科消灭制度
  • 1篇亲亲相隐
  • 1篇亲亲相隐原则
  • 1篇人犯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永亚
  • 2篇王志祥
  • 1篇李超哲
  • 1篇罗璀

传媒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铁道警官高等...
  • 1篇中国检察官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关于佛山代购火车票案定性的思考
2013年
佛山代购火车票案中钟某夫妻二人的行为不构成倒卖车票罪和非法经营罪。钟某夫妻二人的行为是一种民事代理行为,每张火车票加收10元手续费是委托合同双方事先约定的服务费。其行为既没有使铁路部门受到损失,也没有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故不应当以犯罪论处。
王志祥李永亚张园国
关键词:非法经营罪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发展前景——从犯罪记录封存到前科消灭
2014年
新刑诉法设立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其中第275条规定正式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罪人重新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刑诉法规定的这一制度规定过于原则,存在保护不彻底、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结合域外相关制度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加以剖析,发现设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是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发展的前景,更能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
李超哲李永亚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
窝藏、包庇罪主体之立法思考——以“亲亲相隐”原则为视角
2014年
我国现行《刑法》第310条规定的窝藏、包庇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张大义灭亲,实则与司法正义原则相背离。我国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应当吸取传统法律文化中"亲亲相隐"原则的合理成分,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对现行窝藏、包庇罪的主体进行立法完善。应从刑事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将亲属窝藏、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与社会上一般人窝藏、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加以区别对待。
李永亚罗璀
关键词:犯罪主体
浙江温岭虐童案定性的思考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案例启示:浙江温岭虐童案中幼儿教师虐童的行为不构成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侮辱罪或虐待罪。由于现行刑法没有规定相关的虐童犯罪行为.使得虐童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要解决这一问题,较为可行的办法不是在刑法中增设“虐待儿童罪”,而是应对虐待罪的立法予以完善,并将此类行为纳入虐待罪进行规制。
王志祥李永亚
关键词:犯罪行为现行刑法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虐待罪幼儿教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