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武
- 作品数:12 被引量:69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激光自动测量系统研究与应用
- 李清泉李必军罗开胜杨剑锋李汉武李宇光陈静潘晶
-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2.主要内容: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激光自动测量系统是将激光测量技术与多传感器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等相结合而成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该项目的主要研...
- 关键词:
- 基于3S集成技术的LD2000系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
- 2008年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下的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可在高速移动状态下获取厘米级分辨率三维可视化空间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测量、城市应急、公用设施普查、智能交通、铁路测量、地理信息服务等领域。本项目属于地球科学中的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测量学、自动控制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
- 李汉武
- 关键词:测量系统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服务
- 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中提取复杂建筑物立面的方法被引量:55
- 2013年
- 提出一种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中提取复杂建筑物立面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维数特征"方法确定每个扫描点的最佳邻域,进而计算得到每个扫描点精确的局部几何特征(法向量、主方向、维数特征);然后基于"维数特征"对扫描点进行粗分类,并设置相应的生长准则对不同类别的扫描数据分别进行分割;最后综合建筑物立面的语义知识对建筑物立面区域进行精确提取。试验结果和比较分析表明,本文的方法不但能提取建筑物平面和非平面立面,而且可消除点密度差异(变化)对建筑物立面提取结果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立面提取的正确率和完整性。
- 杨必胜董震魏征方莉娜李汉武
- 关键词:点云分割自适应邻域
- 三维空间建模理论、方法与应用
- 李清泉吴立新史文中杨必胜李必军唐炉亮徐磊陈学习车德福王彦兵姜云李汉武李宇光左小清王植
- 实现了CCD、无线数据通信与激光扫描测量等多传感器集成三维空间数据实时采集技术;提出了集矢量、语义定义为一体的面向对象的三维GIS模型(OO3D)和含拓扑关系的新型真三维广义三棱柱(GTP)模型;提出了三维及n-维空间线...
- 关键词:
- 关键词:三维空间数据
- 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技术及产业化
- 龚健雅李清泉朱欣焰陈能成李汉武杜道生秦前清刘志刚刘琳李必军陈静张霞王密朱庆王艳东
- 国家测绘局推荐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技术及产业化”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主要内容为:1、理论上提出矢量、影像、DEM、三维城市模型集成的分布式空间对象模型,突破传统数据模型单一、数据转换复杂、数据集成困难...
- 关键词:
- 关键词:空间信息网络分布式网络网络服务地理空间信息空间数据共享
- 数字地球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
- 1999年
- 1 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研究地球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多。仅以陆地资源卫星为例,它每两个星期就可以对地表进行一次完整的观测。20年来,它为人类收集了大量有关地球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很大一部分被埋没。
- 李汉武
- 关键词:数字地球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地球信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空间数据框架
- 由KIWI数据格式到MapInfo数据格式的转换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提出了基于VC++工具将KIWI数据格式转换成MapInfo数据格式的方法和途径,给出了实例,并对转换效果进行了分析。
- 王斌李清泉李汉武张永红
- 关键词:KIWIMIFVC++数据格式
- 数字地球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被引量:1
- 1999年
- 李汉武
- 关键词:数字地球地球信息
- 论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被引量:2
- 1999年
-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出发,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提出了加强高等学校建设的几点设想:加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参与产学研工程建设,建立高教创新体系;扶持私立高等学校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强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培养创新人才;大力发展网络化远距离高等教育。
- 李德仁李清泉黄明东李汉武
-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技术创新
- 面向动态路径选择的路段行程时间的分析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从交通流的时空变化特性出发,在路径选择时把同向不同车道作为一个整体合并为一个方向车道来计算其路段行程时间,并分析了路段行程时间的变化规律,且认为其是受随机因素影响而服从渐近正态分布的虚拟观测,通过权的定义决定观测值的影响,从而将一些突发事件与正常的交通流同等对待;其次讨论了该随机过程的采样函数与概率分布,在分析速度、密度、流量交通流基本参数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采用空间占有率在计算路段行程时间时,更能体现其动态性。
- 李清泉李汉武谢智颖徐迪红
- 关键词:动态路径选择路段行程时间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