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勤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对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反思和建议被引量:1
- 2013年
- 自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和社会都在积极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腐措施.本文在这个大背景下,对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进行基本解读,分析制度可能面临的挑战,力图探讨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合理方案.
- 黄洁琼李江勤
- 关键词: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 解析当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被引量:4
- 2013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于是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是一个处在关注边缘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超过两千万之多,而且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其在农村地区受教育的问题就成为了一项重大的社会课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须受到格外的关注。本文从留守儿童的群体出发,从其根本的特性为落脚点,分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探究如何构建和谐有效的解决办法。
- 李江勤黄洁琼
-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 女性成才障碍浅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观念更新速度加快,但在传统文化和双重语境的影响下,女性的成才之路比男性困难的多。受到比男性多得多的因素的制约: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传统文化因素等。在双重语境下,她们承受着性别之累、生存之痛。本文主要围绕社会中"妇女回家"现象,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就,审视女性的成才之路,揭示形成障碍的原因。为女性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周家荣李江勤
- 关键词:传统文化女性成才家庭
- 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2013年
-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全面、客观地把握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各种问题,才能保障该制度的健康发展。
- 刘靓李江勤
-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与意愿
- 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逐渐形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巨大的流动人口之中,既有大量成年劳动力,也有很多未成年的孩子。但这些孩子与他们的父母一样并没有被城市所接纳,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并不如意。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流动儿童正面临的种种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逆反、自责等等。本文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对我国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 刘靓李江勤
- 关键词:流动儿童歧视心理问题
- 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离不开家庭、亲友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帮助。这里运用抽样调查和样本分析的方法,就安徽工程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网络情况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社会支持类型和渠道,以及它们在大学生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议和对策。
- 李江勤刘靓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
- 关于农地流转行为的理性行动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农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相对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言,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主要以农村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主。如何做到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做到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是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的热门议题。在此通过对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农地流转中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理性理论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推动农地流转工作。
- 李江勤刘靓
-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
-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思考
- 2013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又晦涩难懂,其理论精髓大多数人又多熟知而非真知其奥妙,它总给人一种亦远亦近的感觉。虽然马克思已经去离世百余年,而其所生活的环境和现在相比已经发生了剧变。文章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出发,从大众化的载体论述如何实现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
- 李江勤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的“不确定性”分析——以皖南F村为例
- 农地流转问题在我国农村研究中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各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等都对此有过深入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数是从农地产权制度、关于流转的法律法规和农村集体用地征用等宏观方面进行研究,对微观层面的流转过程及流转行为...
- 李江勤
- 关键词:社会资本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不确定性
- 文献传递
- 进城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困境分析
- 2013年
- 最近几十年以来,我国社会处在一种不断变动的社会化转型时期,农民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特殊生力军流动到城市。大批的农民工子女也因父母务工而来到城市,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民工子女自尊心很强烈,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比较自卑,他们是被边缘化了的群体,孤立无助。无论是对城市还是对农村,他们都没有办法产生归属感。长此以往,对他们的社会化和和谐社会的建构是极为不利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关注农民工子女如何融入所在城市的问题,从社会结构、家庭、个人三个方面找出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从社会学专业的理论视角分析并提出解决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和措施,这有利于增强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性,为其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李江勤陈瑶
- 关键词:进城农民工流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