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处理
  • 1篇深度处理
  • 1篇水处理
  • 1篇水深度处理
  • 1篇水样
  • 1篇褪色光度法
  • 1篇褪色光度法测...
  • 1篇微污染
  • 1篇污染
  • 1篇滤膜
  • 1篇纳滤
  • 1篇纳滤膜
  • 1篇给水
  • 1篇给水处理
  • 1篇光度
  • 1篇光度法
  • 1篇光度法测定
  • 1篇NF
  • 1篇臭氧

机构

  • 2篇平顶山师范高...

作者

  • 2篇李灵芝
  • 1篇张淑琪
  • 1篇李松田
  • 1篇李春香
  • 1篇程永华
  • 1篇李建渠
  • 1篇唐江宏
  • 1篇尚桂花

传媒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理化检验(化...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二磺酸靛蓝体系褪色光度法测定水中低浓度臭氧被引量:8
1998年
水中臭氧浓度的测定已有许多报道,如碘量法,直接紫外吸收法,丁香醛连氮法,电化学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在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浓度较低时,或受灵敏度限制或因干扰物质的影响,结果误差较大.本文研究了以二磺酸靛蓝为显色剂,利用褪色光度法测定水样的吸光度,从而确定水样中的臭氧浓度.结果表明,本法检出限为5μg·L-1,RSD为0.5%~1.2%,回收率为98%~102%.1 基本原理二磺酸靛蓝分子结构中存在着由苯环、羰基、碳碳双键组成的共轭体系,这个共轭体系构成分子的发色体,使其呈现蓝色.当共轭体系与臭氧分子相遇时,臭氧进攻(?)使其断裂,原来的发色体遭到破坏,颜色消褪.臭氧对二磺酸靛蓝分子中的(?)有高度的反应活性,反应时物质的量比为1:1.在臭氧水溶液中加入二磺酸靛蓝,其颜色将会变浅直至消褪,基(?
李建渠李松田唐江宏李春香程永华李灵芝田建伟尚桂花
关键词:水样臭氧褪色光度法
纳滤膜(NF)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1
1997年
利用纳滤膜(NF)对微污染水源水的W市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与研究,将水样进行了常规分析、AOC试验、TOC测定、Ames试验和色谱质谱联机分析。结果表明:NF对TOC的去除率为90%,对AOC的去除率为80%,对致突变物的去除率很高,使Ames试验阳性水变为阴性。并且,NF工艺具有产水量大,水质优良,能耗低等优点。
李灵芝张淑琪王占生
关键词:微污染水深度处理给水处理饮用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