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炯雁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腺癌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 3篇放疗
  • 2篇调强
  • 2篇早期乳腺癌
  • 2篇三维适形
  • 2篇适形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疗法
  • 2篇瘤床
  • 2篇放射疗法
  • 2篇摆位
  • 2篇摆位误差
  • 2篇保乳
  • 2篇保乳术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李炯雁
  • 6篇郭小毛
  • 5篇陈佳艺
  • 3篇马金利
  • 3篇俞晓立
  • 2篇潘自强
  • 2篇章倩
  • 2篇杨昭志
  • 2篇章真
  • 2篇梅欣
  • 2篇蔡钢
  • 1篇谢耩
  • 1篇曹璐
  • 1篇冯炎
  • 1篇朱传营
  • 1篇姚伟强
  • 1篇王艳阳
  • 1篇陈剑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手术中放疗技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11年
乳房保留手术加术后放疗是早期乳腺癌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术后放疗通常采用全乳房照射50~ 55 Gy后,用电子线针对瘤床加量10 ~ 16 Gy.这种照射方式的总治疗时间较长,一般需要6~7周时间,瘤床加量时靶区的定义往往不够精确.研究发现,保留乳房术后,有85%的局部复发发生在手术部位[1],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全乳放疗的必要性,部分乳腺照射的技术应运而生.术中放疗( 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IORT)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直接给予瘤床一定剂量的单次照射[2].该技术的优点是可在肉眼直视下确定瘤床,较术后放疗提高了靶区的精确性,能够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并缩短放疗的疗程等.
李炯雁马金利陈佳艺郭小毛
在线千伏级锥形束CT引导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通过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在线测量前列腺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及图像引导后的残余误差,确定前列腺癌患者外照射治疗计划中CTV外放PTV的边界大小.方法 入选7例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每例患者每周至少行KV-CBCT在线校正治疗体位2次.采用常规皮肤标记激光对位后采集图像,将所获得CBCT与计划CT图像进行灰度自动配准.计算摆位误差并进行在线评价,若摆位误差>2 mm则调整治疗床进行纠正.纠正后重新采集CBCT图像进行配准,计算残余误差.根据摆位误差和残余误差分别计算纠正前后临床靶体积(CTV)至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大小.结果 共获取197幅KV-CBCT图像.7例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为3.1和2.1、1.5和1.8、4.2和3.7 mm,外放边界分别为9.3、5.1、13.0 mm.经KV-CBCT引导纠正后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系统残余误差和随机残余误差分别为1.1和0.9、0.7和1.1、1.1和1.3 mm,外放边界分别为3.4、2.5、3.7 mm.结论 在线KV-CBCT引导放疗技术可减小前列腺癌患者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CTV外放PTV边界可缩小至3~4 mm.
李炯雁郭小毛姚伟强王艳阳马金利陈佳艺章真冯炎
关键词:摆位误差
Her-2/neu基因与放射敏感性被引量:1
2008年
Her-2受体己成为一些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靶标,在恶性肿瘤的生物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放射抗拒密切相关.因此抗Her-2受体抗体可能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抗Her-2受体抗体结合放射治疗可能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李炯雁郭小毛
关键词:HER-2/NEU恶性肿瘤
动态CT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照射期间瘤床体积变化的时间规律并评价基于金属夹进行瘤床加量的准确性
目的:通过全乳放疗期间的动态CT扫描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体积的变化规律,评价根据透视下的金属夹确定瘤床范围的准确性,探讨重新CT扫描进行瘤床加量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从2008.7-2009.1收集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
杨昭志陈佳艺俞晓立潘自强章倩梅欣李炯雁郭小毛
关键词:乳腺癌瘤床金属夹
文献传递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中瘤床体积变化的CT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用重复定位CT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瘤床体积变化规律,分析不同CT上进行瘤床加量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2008-2009年共收集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16例,放疗均采用全乳放疗和瘤床加量.患者均接受了3次CT扫描,分别为放疗前(CT1,常规全乳放疗计划CT)、放疗中(CT2)、瘤床加量前(CT3).在3次CT上勾画瘤床.在CT1和CT3上进行三维适形瘤床加量计划并分析剂量体积直方图.结果 CT1、CT2、CT3瘤床平均体积分别为49.5、25.6、22.2 cm3(F=5.63,P=0.007),CT1的>CT2(q=0.03,P=0.010)和CT3的(q=0.01,P=0.004),CT3与CT2的相似(q=1.00,P=0.333).CT3总体积平均下降43.4%,其中下降>20%的占88%(14例)、>50%的占38%(6例).CT1、CT3上患侧乳腺内接受100%处方剂量的平均体积分别为183.5、144.5 cm3(t=3.06,P=0.008).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放疗中瘤床体积以放疗后的早期变化显著,在瘤床加量前重新CT扫描进行三维适形瘤床加量计划是合理的.
杨昭志蔡钢潘自强陈佳艺郭小毛俞晓立章倩梅欣李炯雁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化调强放疗剂量学与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化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特点,并观察照射后的急性不良反应。方法对75例乳腺癌患者(左侧乳腺癌41例)以治疗位行计划CT扫描,在CT上将胸壁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加或不加内乳区作为整体勾画。针对整个靶区整体或分段设计IMRT计划,处方剂量50Gy至少包绕90%计划靶体积(PTV),PTV包含内乳区者31例。用靶区和正常组织体积-剂量评价治疗计划,并观察计划实施后的急性不良反应。整体计划与分段计划的剂量学参数比较行成组t检验。结果全组患者均完成计划设计和放疗,PTV适形指数、均匀指数分别为1.43、0.14,PTV包含内乳区者均匀指数较高,110%处方剂量胛V体积均〈5%,正常组织实际剂量均未超出限值。整体计划(55例)与分段计划(20例)比较,其Dmax、Dmean、Vlfl7%和V110%均不同(t=2.19-2.53,P=0.013-0.031)。32例发生≥2级皮炎,其中2级22例、3级10例;发生部位以腋窝前皱褶最为常见,多数发生于放疗后1—2周。仅2例发生2级肺炎。结论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化IMRT技术剂量学上可行,急性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可耐受。
马金利李炯雁朱传营陈剑曹璐谢耩蔡钢俞晓立章真郭小毛陈佳艺
关键词:急性不良反应
在线图像引导下前列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和相关剂量学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中高危前列腺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及图像引导后的残余误差,制定图像引导下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外照射治疗计划中CTV外放PTV的边界大小,并通过缩小边界实现前列腺癌放疗中剂量递增的目的。   方法   ...
李炯雁
关键词:根治性放疗摆位误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