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凤

作品数:33 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6篇急诊
  • 12篇护理
  • 7篇急救
  • 5篇护士
  • 4篇抢救
  • 4篇救护
  • 4篇急诊科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气管
  • 3篇气管插管
  • 3篇重症
  • 3篇危重
  • 3篇可视喉镜
  • 3篇急诊气管插管
  • 3篇梗死
  • 3篇喉镜
  • 3篇插管
  • 3篇创伤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机构

  • 28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28篇李玉凤
  • 13篇校爱芳
  • 6篇孙红兰
  • 3篇冯国琴
  • 3篇尤建权
  • 2篇顾彬
  • 1篇周丽娟
  • 1篇姜文娟
  • 1篇牛学敏
  • 1篇马霞
  • 1篇王君
  • 1篇赵小燕
  • 1篇姚凤琴
  • 1篇罗守东
  • 1篇翟晓燕
  • 1篇夏燕

传媒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当代医药论丛
  • 3篇当代临床医刊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9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C可视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急诊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特点.方法:选择75例有气管插管指征患者,应用HC可视喉镜实施紧急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结果:75例患者,71例一次插管成功,喉镜进入口腔至声门暴露时间4-5s,插管完...
李玉凤
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果的探讨被引量:58
2019年
目的探讨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救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依据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实施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溶栓率、短期预后(GO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脑卒中生存质量及急诊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接诊至确诊时间[(18.89±2.63) min vs (29.56±2.51)min]、溶栓治疗时间[(43.06±2.16)min vs (88.12±6.78)min]、住院时间[(11.13±2.35) d vs (16.27±2.68)d]、溶栓率(63.75% vs 41.25%)、短期预后(GOS)评分[(3.5±0.12) vs (3.1±0.08)]、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32.5±3.52) vs (26.1±2.78)]和脑卒中生存质量评分[(7.25±0.76) vs (5.34±0.4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诊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是一种系统、规范、多科合作的急救模式,可缩短患者各环节救治时间,提升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急诊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校爱芳李玉凤李雨凤赵小燕王君顾彬尤建权
关键词:急救模式缺血性脑卒中
CBP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进展
2017年
了解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作为一种多脏器保护及生命支持手段已由最初的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逐渐拓展到其他危重症救治方面尤其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护理进展。本文从血管通路护理、病情监测、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方面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接受CBP治疗中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李雨凤李玉凤
关键词:CBP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
胸痛中心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救护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救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胸痛中心成立前(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期间)该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胸痛中心成立后(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该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诊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胸痛中心制定的护理流程进行急诊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结果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分诊评估的时间、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进行生化指标检验的时间及进行急诊救治的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救护的过程中,成立胸痛中心并采用胸痛中心制定的护理流程对其进行急诊护理,能缩短其抢救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校爱芳李玉凤
关键词:胸痛中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救护
在急诊患者的抢救工作中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的效果探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在抢救急诊患者的过程中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600例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3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3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进行抢救期间,护理人员使用常规抢救配合法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抢救期间,护理人员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抢救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有效的抢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有效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急诊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使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缩短其抢救的时间。
李玉凤校爱芳
关键词:急诊抢救急危重症
血氧饱和度监测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以往的临床观察方法不易识别早期缺氧,而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护仪持续无创监测,能持续动态地观察机体氧合情况,及时发现早期低氧血症,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我科近1a来采用美国CSI公司503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对159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监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李玉凤
关键词:监护血气分析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救护一体化模式的救治时间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救护一体化模式的救治时间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急诊严重创伤患者60例,依据急诊救护模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基础性救护模式组和救护一体化模式组,各3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多科会诊时间、急诊到手术室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抢救时间、有效救治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救护一体化模式组患者的多科会诊时间、急诊到手术室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抢救时间、有效救治时间均显著短于基础性救护模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救护的总有效率(66.7%)显著高于基础性救护模式组(40.0%),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基础性救护模式组(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救护一体化模式的救治时间较基础性救护模式短,有效性高。
校爱芳李雨凤马霞姜文娟尤建权李玉凤
关键词:救治时间有效性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48例患者均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心绞痛14例(29.17%),对照组29例(60.42%),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大幅度地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起积极作用。
牛学敏李玉凤冯国琴校爱芳孙红兰翟晓燕罗守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不良情绪心绞痛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程序化护理被引量:5
2015年
根据急诊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四级,其中得不到紧急救治较快会导致生命危险的Ⅰ级患者和有潜在性危及生命可能的Ⅱ级患者为危重患者[1].危重患者在急诊科经早期应急抢救处理后,通常被转运至检查科室、手术室、监护室或专科病房等单位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及治疗,这些过程一般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转运易导致危重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如拔管、循环、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甚至出现窒息、心跳骤停,尤其易发生缺氧和血压改变[2].有文献[3]报道,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比平常高9.6%.本文就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程序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李玉凤校爱芳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程序化护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诊患者抢救处理
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吸痰的研究进展
2016年
从气道湿化、吸痰的指征和时机、吸痰前后提高氧浓度以及吸痰操作和吸痰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吸痰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校爱芳李玉凤
关键词:机械通气人工气道吸痰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