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铸
- 作品数:28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改进耕作技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 1991年
- 农业是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部门之一。就生产要素而言,它除具有一般生产的要求外,因其性质和特点,还使之与生物界和整个自然界有着更为广泛密切的联系。为了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之变为推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就必须有相应有力的现实技术手段和不断的科学技术进步。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党的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和技术改造。这对于进一步发掘农业自然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 李远铸
- 关键词:耕作栽培技术农业自然资源地膜覆盖技术农业资源物质资料生产增产效益
- 我国种植业结构与农业现代化
- 1986年
- 现在我国城乡经济已进入一个深刻变化的时期,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有更大发展变化,人民生活也将明显提高。但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不会改变;种植业直接向社会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作用也不会削弱。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高产稳产、高效优质、生产良性循环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只有这样,农业才能更好地肩负起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任。在完成这一任务中,
- 李远铸
- 关键词:种植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系统国民经济基础城乡经济发展
- 关于发展我国外向型农业的浅见
- 1989年
-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中央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贯彻,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出现了新形势。当前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一、发展的现状分析一九八五年一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贸工农”的发展方针。
- 李远铸
- 关键词:农业经济外向型农业
- 析2000,2010年我国常规饲料的供需平衡
- 2000年
- 李远铸
- 关键词:常规饲料畜牧业资源利用
- 耕作技术进步拓宽了农业资源利用途径
- 1991年
- 水稻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是近年来我国耕作栽培技术改进获得最多成果的领域。玉米耕作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则是我国旱地耕作栽培技术获得长足进步的显著标志,间作套种虽然是一种传统的生产技术,但是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也引起了重大变革,并在种植业的深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李远铸
-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农业资源利用
-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人工植物群落的发展意义
- 1990年
-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这里,有积温高、雨量多、水热同期、无霜期长、土壤肥沃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丰富生机林立的生态环境。在众多的生物种类中,植物类每年以其大量的生长物质,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许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使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在资源拥有及其利用上。
- 李远铸
- 关键词:亚热带地区人工植物群落生物种类微观搞活农业发展战略植物群落结构
- 关于扩大食物来源的探讨
- 李远铸
- 关键词:木本粮食林木本油料林食用油食物链
- 浅议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 1990年
- 我国粮食生产在经历数年徘徊后,虽然1989年总产又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是,面对着仍在大量增长的人口及其日益扩大的需求,以及耕地资源紧缺的双重压力,所以,形势仍然严峻,粮食问题仍旧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世纪末,随经济发展,我国人民生活将提高到小康水平。为给未来人民生活改善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据有关部门预测,2000年时,我国粮食总产至少应登上5~5.5亿吨新台阶。
- 李远铸
- 关键词: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 对生态农业的一点浅见
- 1986年
- 随着生产不断发展,经济日益发达,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度物质文明的阶段。因此,我以为现时的所谓生态农业,它首先是一种人工农业生态系统,再则,其实质内容应该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循环过程,并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地得到完善。国内外的许多实践已经证明并正在证明:生态农业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国外,走上了良性循环轨道发展的农业,无一不在经济非常发达。
- 李远铸
-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生态系统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
- 浅谈发展木本粮油生产的几个问题
- 1984年
- 我国幅员广大,大部分属于湿润或半湿润的温带地区,还有相当大一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为我国许多禾本科农作物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而且,也为各种木本粮食和油料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 李远铸
- 关键词:木本粮油生产半湿润油料作物禾本科亚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