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雅清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寄生虫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弓形虫
  • 7篇刚地弓形虫
  • 3篇免疫
  • 2篇蛋白
  • 2篇动蛋白
  • 2篇原核表达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细胞
  • 2篇免疫保护
  • 2篇免疫保护性
  • 2篇肌动蛋白
  • 2篇鼻内免疫
  • 1篇滴鼻免疫
  • 1篇生精
  • 1篇生精细胞
  • 1篇丝切蛋白
  • 1篇脾淋巴细胞
  • 1篇苹果酸脱氢酶

机构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同煤集团总医...

作者

  • 8篇李雅清
  • 5篇殷国荣
  • 5篇王海龙
  • 5篇祝建疆
  • 3篇杨建一
  • 2篇李润花
  • 2篇孟晓丽
  • 1篇殷丽天
  • 1篇杨燕萍
  • 1篇刘宜升
  • 1篇鲁晨阳
  • 1篇关丽
  • 1篇刘转转
  • 1篇王丹丹
  • 1篇薛国平
  • 1篇刘百岁
  • 1篇朱贵伟
  • 1篇张浩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刚地弓形虫ADF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实验目的  对刚地弓形虫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gADF)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后分析其抗原性;观察重组弓形虫肌动蛋白解聚因子(rTgADF)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及系统免疫应答和抗弓形虫...
李雅清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生物信息学克隆表达免疫保护性
文献传递
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联合IL-2、IFN-γ佐剂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小肠黏膜免疫应答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讨IL-2和IFN-γ的佐剂效应,本研究观察了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rTgPGAM2)联合IL-2或IFN-γ滴鼻免疫小鼠诱导小肠黏膜IgA抗体分泌细胞(IgA—ASCs)和小肠冲洗液sIgA的免疫应答。将48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免疫组分别用500IUIL-2、1000UIFN-γ、30μgrTgPGAM2、30μgrTgPGAM2+500IUIL-2或30μgrTgPGAM24-1000UIFN-1滴鼻免疫小鼠,抗原和佐剂溶于20μLPBS中,对照组用20μLPBS滴鼻。免疫3次,一免和二免间隔2周,二免后1周三免。三免后第14天,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免疫组化检测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IgA-ASCs,计算阳性率,ELISA测定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结果表明,免疫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IgA—ASCs阳性率高于PBS组,其中rTgPGAM2、rTgPGAM2联合IL-2或IFN-γ佐剂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rTgPGAM2联合IL-2或IFN-γ佐剂组小肠冲洗液sIgA水平显著高于PBS组(P〈0.01)。rTgPGAM2、TgPGAM2+IL-2和TgPGAM2+IFN-γ滴鼻免疫小鼠均可有效诱导肠黏膜免疫应答,IL-2和IFN-γ可显著增强抗原的免疫效应,IL-2的佐剂效应优于IFN-γ。
祝建疆李雅清王海龙孟晓丽杨建一殷国荣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抗体分泌细胞鼻内免疫黏膜佐剂
丙烯酰胺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周期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AA)对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7~8周龄4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不同剂量的AA(10、20和40 mg/kg)组。对小鼠连续灌胃5周,每周6 d。于首次染毒后第36天处死小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生精细胞的周期。结果 FC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染毒组的1C细胞明显减少,2C细胞的比例显著提高(P<0.01),且10和20 mg/kg剂量组1C和2C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和20 mg/kg剂量组4C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增加,40 mg/kg组4C细胞的比例低于前两组,但仍高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染毒组1C∶4C,及1C∶2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各染毒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C∶2C仅在40 mg/kg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A对小鼠生精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精原细胞转化为精子的效能,使生精过程发生障碍。其致细胞凋亡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精原细胞。
杨建一张晓玲李媛李雅清祝建疆关丽王丹丹刘百岁张浩朱贵伟鲁晨阳薛国平
关键词:丙烯酰胺睾丸生精细胞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
刚地弓形虫尿苷磷酸化酶的克隆、表达与免疫反应性检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预测刚地弓形虫尿苷磷酸化酶(uridine phosphorylase,TgUPase)基因编码蛋白的主要特性和抗原表位,克隆、表达TgUPase基因,并检测其免疫反应性。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和软件预测TgUPase蛋白的理化性质和抗原表位。提取RH株弓形虫速殖子总RNA。根据TgUPase基因全长编码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385446.1)的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并用RT-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连接入pET-30a(+)载体。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阳性菌落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pET-30a(+)-TgUPase转化至E.coli BL21(DE3),并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合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表达产物,分别以抗His标签抗体和人抗弓形虫血清为一抗,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及其免疫反应性。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TgUPase蛋白由30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Mr)为33 042.9,为可溶性蛋白,有3个潜在的T/B细胞联合抗原表位。RT-PCR扩增产物约为921 bp。菌落PCR、双酶切以及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30a(+)-TgUPase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经IPTG诱导获得约Mr38 000的可溶性重组蛋白(带His标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被His标签抗体和人抗弓形虫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TgUPase,获得刚地弓形虫重组尿苷磷酸化酶,且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
殷丽天祝建疆李润花王海龙李雅清殷国荣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免疫反应性
刚地弓形虫苹果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克隆、表达刚地弓形虫苹果酸脱氢酶(TgMDH)基因,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方法提取弓形虫RH株速殖子总RNA,根据TgMDH的基因编码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650028)设计引物,RT-PCR扩增产物双酶切后连接入pET30a(+)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阳性菌落。重组质粒pET30a(+)-TgMDH转化至E.coli BL21,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合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表达产物。优化表达条件,获得大量可溶性蛋白。经镍亲和层析法纯化后滴鼻免疫BALB/c小鼠,制备小鼠抗重组rTgMDH蛋白血清。分别以小鼠抗rTgMDH血清和兔抗弓形虫血清为一抗,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rTgMDH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 TgMDH基因RT-PCR扩增产物约为951 bp。经双酶切、PCR和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T30a(+)-TgMDH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获得相对分子质量(M_r)约36 000的可溶性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rTgMDH蛋白能被该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和兔抗弓形虫血清识别。结论本研究克隆的TgMDH基因序列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且具有免疫原性。
刘转转杨燕萍殷国荣王海龙李雅清祝建疆刘宜升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苹果酸脱氢酶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联合白细胞介素-2或干扰素γ诱导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免疫应答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重组弓形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Recombinant Toxoplasma gondii phosphoglycerate mutase 2,rTgPGAM2)联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或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探讨IL-2和IFNγ的佐剂效应。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rTgPGAM2组(30μg)、IL-2组(500 IU)、IFNγ组(1 000 IU)、rTgPGAM2(30μg)+IL-2(500 IU)组和rTgPGAM2(30μg)+IFNγ(1 000 IU)组和对照组(20μl PBS),免疫途径均为滴鼻免疫,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第14天,颈椎脱臼处死小鼠,CCK-8法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经rTgPGAM2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各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rTgPGAM2联合IL-2或IFNγ组显著高于rTgPGAM2组(P<0.01或P<0.05);经ConA刺激后,仅IL-2组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rTgPGAM2联合IL-2或IFNγ组显著高于rTgPGAM2组(P<0.01或P<0.05);rTgPGAM2组及其联合IL-2或IFNγ组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0的含量,只有IFNγ组和rTgPGAM2+IFN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gPGAM2联合IL-2或IFNγ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免疫应答优于rTgPGAM2单独免疫,表明IL-2和IFNγ具有良好的佐剂效应,IL-2的佐剂效应更佳。
李雅清王海龙祝建疆孟晓丽杨建一殷国荣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鼻内免疫
刚地弓形虫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感染免疫保护性
动物实验对刚地弓形虫肌动蛋白(TgACT)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分析其抗原性,观察不同剂量rTgACT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及系统免疫应答,及最佳剂量免疫小鼠的抗弓形虫感染的能力,探讨TgACT作为弓形虫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
郝海霞王海龙李雅清祝建疆殷丽天张建红孟晓丽殷国荣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肌动蛋白重组蛋白滴鼻免疫
刚地弓形虫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ADF)/丝切蛋白(cofilin)家族是一类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ctinbinding proteins,ABP),其家族成员均可与肌动蛋白结合,具有促进微丝解聚的作用,从而提高肌动蛋白单体水平,在重塑肌动蛋白骨架中起重要作用。ADF在顶端复合门寄生虫侵入宿主细胞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刚地弓形虫ADF/cofilin家族的结构特点、调控肌动蛋白动力学机制、参与弓形虫侵入宿主及其在抗弓形虫感染等方面的作用。
李润花李雅清殷国荣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