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教育对护患关系信任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7
- 2006年
- 目的观察护士为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深入程度对患者信任度的影响。方法对选定的121例研究对象按住院流水号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强化组(6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强化组患者采取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两组采用调查表及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强化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无论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出13%。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安心感、对未来的信心3项强化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增加护患之间信任度。
- 范颖郑小薇李静
-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患关系信任度
- 重症监护室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
- 2019年
- 目的评估需要机械通气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以及年龄,性别和插管持续的时间等因素对VAP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284例来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其中有96例发生VAP;通过年龄、性别和呼吸插管的时间来评估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该研究中,共有96例患者发生VAP,占33.8%(96/284);其中男性50例(占VAP患者52.1%),占男性总体34.0%(50/147),女性46例(占VAP患者47.9%,P=0.129),占女性总体33.5%(46/137,P=0.46);与未发生VAP的患者相比,发生VAP患者的呼吸机插管持续时间显著延长;结果显示:发生VAP的患者平均通气时间为(8±4)d,而未发生VAP患者的平均通气时间为(4±2)d(P=0.005)。发生VAP患者的平均年龄(69±18)岁,未发生VAP患者(56±13)岁(P=0.019)。结论呼吸机支持持续时间和年龄与VAP的发生率显著相关。
- 李静吴馨陈文台孙传阳阮雪燕
- 关键词:肺炎呼吸机相关重症监护室
- 健康教育对护患关系信任度影响的研究
- 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护患关系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客观的评价其水平,大体上还处于初始段。2004年9月-2005年2月入住我区住院10天以上的患者121例,其条件为神志清楚、对答自如、生活自理或基本自...
- 范颖郑小薇李静
- 关键词:护患关系信任度健康教育
- 文献传递
- 利奈唑胺治疗高龄重症肺炎的疗效及护理策略分析
- 2020年
- 目的:评估利奈唑胺治疗高龄重症肺炎的疗效及护理策略。方法:将99例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常规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利奈唑胺治疗,并运用氧疗干预、用药宣教等措施给予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FVC、FEV1/FV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结论:利奈唑胺配合护理干预用于高龄重症肺炎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高龄患者的肺功能,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 李静
- 关键词:利奈唑胺安全性
-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与集束化干预效果分析
- 2019年
-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集中收治高危患者的区域,患者多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输液、输血、肠外营养支持及血流动力学监测。但随着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多,感染的发生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增加了死亡率。近年来,多个指南提出,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使用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控制CLABSI的发生率,我院自2016年10月起在ICU开展CLABSI目标性监测,并结合集束化干预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高云李静
- 关键词:目标性监测血流感染ICU血流动力学监测高危患者
- 系统化呼吸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呼吸衰竭是ICU患者的常见疾病,重症监护病房作为管理各科重症与术后高危患者的集中病房,是医院救治患者的重要基地。呼吸衰竭是源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肺脏功能损害,呼吸功能异常影响患者换气功能及肺通气功能,导致不能有效进行气体交换,从而造成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表现。术后患者需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改变其自主呼吸方式,机械通气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氧气,稳定患者病情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孙传阳李静
- 关键词:换气功能机体需要动脉血氧分压高危患者机械通气呼吸护理
- PDCA循环管理在危重患者交接班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
- 2020年
- 交接班是护士在护理危重症患者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容易发生护理风险及缺陷的重点环节之一.交接班不仅是对前一班次患者病情的总结,也是对护理和治疗工作的概括和评价,同时还为下一步的护理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是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有效性、安全性,是对患者情况充分了解的重要环节[1].如何提高交接班质量,使交接班规范化,成为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危重症科的住院患者,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危重患者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以有效提高交接班质量.
- 孙传阳杨佳玲李静
-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危重症患者
-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医院ICU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工作质量评分情况,以及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研究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疗用具、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消毒隔离、防护用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理想,可以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提高工作质量和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 李静
-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感染率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