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杜莹

杜莹

作品数:98 被引量:529H指数:13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1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8篇中医
  • 16篇动脉
  • 16篇动脉粥样硬化
  • 12篇代谢
  • 10篇血症
  • 10篇脂血症
  • 10篇中医药
  • 10篇祛痰
  • 10篇化瘀
  • 10篇化瘀祛痰
  • 10篇高脂
  • 9篇胆固醇
  • 9篇脂蛋白
  • 9篇高脂血
  • 9篇高脂血症
  • 9篇固醇
  • 8篇中药
  • 7篇脾虚
  • 7篇教育
  • 6篇院校

机构

  • 98篇辽宁中医药大...
  • 9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辽宁省中医研...
  • 4篇教育部
  • 3篇沈阳市第六人...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沈阳市胸科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8篇杜莹
  • 82篇贾连群
  • 46篇宋囡
  • 46篇杨关林
  • 39篇冷雪
  • 34篇王莹
  • 30篇曹媛
  • 25篇吕美君
  • 18篇张哲
  • 17篇吴瑾
  • 13篇李宁
  • 13篇王俊岩
  • 13篇王群
  • 9篇张会永
  • 9篇刘慧慧
  • 8篇陈文娜
  • 8篇陈丽娟
  • 8篇曹慧敏
  • 7篇陈阳
  • 6篇朱美林

传媒

  • 15篇中华中医药学...
  • 8篇卫生职业教育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中国动脉硬化...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医教育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6篇2024
  • 8篇2023
  • 10篇2022
  • 16篇2021
  • 10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逆汤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四逆汤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从90只大鼠中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构建CHF模型,同时,正常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正常组大鼠全部存活,造模大鼠存活60只。再将60只CHF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曲美他嗪组,每组12只。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4、4.2、12.6(生药)g·kg^(-1)·d^(-1)灌胃,曲美他嗪组给予曲美他嗪10 mg·kg^(-1)·d^(-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采用小动物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浆脑钠肽(B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心肌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4(ATF4)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D显著增大,LVEF、LVFS均显著降低,血浆BNP和AngⅡ含量升高,心肌组织GRP78、PERK及ATF4 m RNA表达量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LVEDD降低,LVEF、LVFS均显著增加,血浆BNP和AngⅡ含量减少,心肌组织GRP78、PERK及ATF4 m RNA表达量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四逆汤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四逆汤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ATF4信号通路从而减轻内质网应激有关。
于游杜莹杜莹南明花李佳张妤吕美君王莹吴瑾
关键词:四逆汤心力衰竭内质网应激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化瘀祛痰方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粥样王i王块以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化瘀祛痰方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0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组[化瘀祛痰方:20g/(kg·d)]和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O.005g/(kg·d)]。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TG、TC、HDLC、LDLC,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结构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脂质沉积,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LDLR、LCAT,主动脉CD36mRNA和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腹腔巨噬细胞CD36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主动脉管腔中形成较大粥样斑块,管壁形成大量脂质沉积,肝脏LDLR、LcAT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主动脉、巨噬细胞CD36基因表达显著上调。通过药物干预,与模型组相比,化瘀祛痰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TC、TG、LDLC显著下降,HDLC显著升高,主动脉管腔中粥样斑块面积和管壁脂质沉积量明显减少,肝脏LDLR、LCAT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主动脉、巨噬细胞CD36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化瘀祛痰方可抑制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脂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LDLR、LCAT及CD36的表达有关。
贾连群杨关林陈文娜李学涛杜莹曹媛赵秋字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胆固醇
从“脾-肠道菌群-巨噬细胞焦亡”新视角探讨“痰瘀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科学内涵被引量:13
2021年
脾虚痰瘀,脉道不利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核心病机,免疫炎症反应是AS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参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lylamine oxid,TMAO)被公认为AS独立危险因子;细胞焦亡是最新被证实的一种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巨噬细胞焦亡在AS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NLRP3炎症小体能够介导巨噬细胞焦亡。因此,在中医“脾病,脉道不利”理论指导下,探讨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的巨噬细胞焦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的关系,将有助于从“脾-肠道菌群-巨噬细胞焦亡”的新视角阐明“痰瘀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科学内涵。
吕美君杨关林贾连群宋囡杜莹王莹冷雪曹媛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肠道菌群痰瘀论治血脉
从“风温化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优化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被引量:1
2020年
己亥岁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突发,并向全球迅速蔓延。通过一系列防治措施,我国境内疫情上升势头已被遏制,但境外发病人数不断上升。目前对重症型新冠肺炎患者尚无特效治疗,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在探索前行。无创正压通气是应用于新冠肺炎重症型患者的主要呼吸支持手段之一,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呼吸道干燥、排痰困难、胃肠胀气、烦躁等反应。从中医角度分析"风温化燥"是造成以上不良反应的主要病机,可以通过"培土生金,润肺化痰"之法改善症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进而形成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治疗模式。此理念的提出对中医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精准的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意见。
于游杜莹方璐郑一张欢赵宏月倪菲关雪峰于睿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中西医结合
缺血性中风病中医症状术语规范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内科书收集、文献整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缺血性中风病的症状描述,遵循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规范各症状名词,依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及逻辑学划分,结合专家意见确定中医领域下术语定义,明确症状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症状间的概念体系,初步形成缺血性中风病症状术语规范。
侯思怡齐文诚张哲杜莹杨关林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病症状
以科教结合为指导的中医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8
2018年
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是中医药原始创新的生力军,科研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的两大重要任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科教结合成为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本文阐明了科教结合对中医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论述了加快推动科教结合的有效途径,并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为例,介绍了科教结合指导下中医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杜莹贾连群宋囡王莹冷雪吕美君吴瑾
关键词:科教结合创新能力培养中医药大学生
应用代谢组学探讨脾气虚大鼠血清小分子代谢谱群特征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脾气虚模型大鼠血清小分子代谢谱群特征变化,从而探索脾气虚证的生物学本质。方法:14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脾气虚证模型组各7只,模拟中医病因建立脾气虚大鼠模型。运用LC-Q/TOF-MS质谱技术对2组大鼠血清样本进行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比较2组大鼠血清代谢图谱,寻找差异性表达代谢物。结果:脾气虚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血清代谢图谱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正常大鼠比较,脾气虚大鼠血清中葡萄糖、琥珀酸等小分子代谢物含量显著上升,雄酮、亚油酸等含量显著下降,通过OPLS-DA分析得到一些脾气虚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脾气虚大鼠呈现出不同于健康大鼠的血清代谢谱群特征,该证型存在多种代谢通路异常,可能伴随机体能量供应障碍,也可能诱发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徐荧贾连群杜莹甄毕贤杨关林
关键词:脾气虚证代谢组学血清
一种医学实验废弃物无接触转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学实验废弃物无接触转移装置,包括收集铲,且收集铲的外顶面一端固连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一端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空槽,所述放空槽的一端两内侧壁之间固连有圆杆二,且放空槽的另一端两...
杜莹杨关林刘慧慧王群于游孙红
香砂六君子汤通过调控miR-182/FOXO1对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miR-182及叉头转录因子-1(FOXO1)介导的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在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及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后大鼠肝脏中的变化,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干预肝脏HDL代谢进而影响脂代谢的机制。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组、高脂血症对照组、脾虚高脂血症组、香砂六君子汤组。从造模开始起饲喂14周,常规饲料饲喂正常组,高脂饲料饲喂剩余其他各组;饲喂开始前15天,脾虚高脂血症组、香砂六君子汤组建立常规脾虚模型(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复合方法);饲喂10周后,开始进行灌胃给药:香砂六君子汤11.34 g/kg/天,其他各组生理盐水(同体积)。14周后进行取材检测:血脂水平常规件检测;病理学技术检测肝脏病理变化;ELISA法进行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检测;肝脏miR-182、FOXO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肝脂酶(HL)、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mRNA含量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结果高脂血症对照组及脾虚高脂血症组大鼠血脂及ApoA-Ⅰ、ApoB水平变化显著;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含量上升显著(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Ⅰ含量降低显著(P<0.01);肝脏出现油脂沉积及空泡;FOXO1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增加;miR-182 mRNA含量显著下降(P<0.01),miR-182/FOXO1介导的HDL代谢下游基因HL、SR-BI、SREBP-2mRNA表达降低(P<0.01);脾虚引起以上指标变化程度加深(P<0.05,P<0.01);干预给药后,各指标得到不同缓解(P<0.01)。结论脾运化功能失常可能与miR-182/FOXO1介导HDL代谢途径异常有关,香砂六君子汤干预机制可能与上述途径相关。
冷雪曹媛王莹吕美君杜莹
关键词:FOXO1香砂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对高脂诱导ApoE^-/-小鼠致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高脂诱导ApoE^-/-小鼠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主动脉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和辛伐他汀组,8只C57BL/6 Cnc小鼠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12周后,灌胃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四君子汤组与辛伐他汀组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HE和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及斑块变化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紫外吸收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酶活力的影响;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Cytc、ATP5a、Ndufs1、Cox5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显著上升(P<0.01),HDL-C含量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较大、程度较重;油红O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明显;电镜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线粒体形状不规则,膜缺损,基质变淡,嵴模糊或者断裂甚至消失;小鼠主动脉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Ⅰ、Ⅱ、Ⅲ、Ⅳ、Ⅴ酶活力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主动脉ATP5a、Ndufs1、Cox5a蛋白表达降低,Cytc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四君子汤组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HDL-C含量无明显变化;辛伐他汀组和四君子汤组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明显减小、程度明显减轻;小鼠主动脉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脂质沉积不同程度降低;电镜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线粒体形状较规则
王莹宋囡冷雪杜莹吕美君吴瑾贾连群
关键词:四君子汤线粒体能量代谢主动脉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