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会彬

作品数:26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食管
  • 8篇放疗
  • 7篇食管癌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疗效
  • 4篇丹参
  • 4篇疗法
  • 4篇化疗
  • 3篇淋巴
  • 3篇急性
  • 3篇骨髓
  • 3篇骨髓抑制
  • 3篇放射疗法
  • 3篇肺癌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食管癌放疗
  • 2篇食管肿瘤
  • 2篇配合化

机构

  • 22篇河北大学
  • 4篇河北省职工医...
  • 3篇河北省保定市...
  • 1篇河北省职工医...
  • 1篇保定市第一医...
  • 1篇保定市第二医...

作者

  • 26篇杨会彬
  • 16篇崔桂敏
  • 16篇刘妙玲
  • 15篇苑兰惠
  • 9篇范丽霞
  • 9篇史鸿云
  • 5篇李志刚
  • 4篇韩颖
  • 4篇盖晓惠
  • 4篇孟建彬
  • 3篇杨小红
  • 3篇庞艳彬
  • 2篇张戈妹
  • 2篇苏雷
  • 2篇赵春玲
  • 2篇薛华
  • 2篇季静
  • 2篇郭慧梅
  • 2篇化罗明
  • 2篇滕菲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河北职工医学...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生口服液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回生口服液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放疗起始日口服回生口服液10 mL/次,3次/d,持续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卡氏评分、体质量、血白细胞计数、放射性食管炎及食管造影X线分级等5项指标。结果观察组K氏评分增加大于20分、体质量增加、白细胞计数正常、放射性食管炎低于2级、放疗后食管造影X线分级低于2级者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回生口服液可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放疗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杨会彬范丽霞刘妙玲崔桂敏
关键词:回生口服液食管癌放疗
全脑照射加拓普替康治疗肺癌脑转移剂量递增试验
2011年
目的通过全脑照射加拓普替康每周化疗综合治疗肺癌脑转移,观察其不良反应、耐受剂量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1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成为研究对象,全程常规分割照射,全脑剂量40Gy/20次,病灶较大者局部加量至50~60Gy。拓普替康的用量从低剂量逐渐上升至高剂量,起始剂量为1.0mg/m2,1次/周,4次,递增剂量为0.25mg/m2,每剂量组至少3例,如无剂量限制毒性(DLT)出现则进入下一剂量组,直至出现DLT,DLT的次一剂量即为最大耐受量(MTD)。结果 DLT为3级放射性骨髓抑制,发生在拓普替康2.0mg/m2剂量水平;则其次一剂量1.75mg/m2即为MTD。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骨髓抑制。结论全脑照射加拓普替康每周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具有临床可行性;拓普替康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75mg/m2。
盖晓惠刘妙玲崔桂敏苑兰惠杨会彬史鸿云张戈妹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拓普替康化学治疗最大耐受剂量
直肠癌乳突转移1例
2005年
杨会彬刘妙玲
关键词:直肠癌CT
紫草膏治疗化学性静脉炎患者的接受程度比较
2012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紫草膏,观察其治疗5-氟尿嘧啶所致化学性静脉炎时患者的接受程度。方法:选取直肠癌术后存在Ⅱ度静脉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紫草膏治疗组和硫酸镁治疗组,每组各40例。分别应用紫草膏和硫酸镁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结果:紫草膏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接受程度均明显优于硫酸镁治疗组。结论:紫草膏作为纯中药制剂,操作简单、疗效好,患者接受程度高,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防治化学性静脉炎的药物。
薛桂花赵春玲杨小红范如意宋艳茹王建辉杨会彬
关键词:紫草膏化学性静脉炎5-氟尿嘧啶硫酸镁
硼替佐米联合阿糖胞苷诱导对K562细胞株PTPROt基因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及阿糖胞苷序贯及联合用药对K562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同时观察硼替佐米是否经由PTPROt基因的表达上调促细胞凋亡。方法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的K562细胞为研究对象。不同用药组分别用药48 h,细胞选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抑制率与凋亡率情况,同时观察PTPROt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联合应用硼替佐米及阿糖胞苷组与分别应用硼替佐米及阿糖胞苷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使细胞凋亡率增加,序贯先应用阿糖胞苷后硼替佐米的细胞凋亡率最高,与单用硼替佐米及阿糖胞苷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硼替佐米后PTPROt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结论联合硼替佐米及阿糖胞苷,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有协同增强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TPROt基因表达相关。
范丽霞杨会彬化罗明韩颖薛华季静庞艳彬
关键词:硼替佐米阿糖胞苷K562细胞
化疗辅助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化疗辅助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60例宫颈癌局部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辅助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6个月和1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主要为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脱发、贫血、发热、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和消化道反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和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和76.7%,对照组分别为76.7%和63.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治疗宫颈癌患者疗效较差,不良反应多,而化疗辅助放疗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滕菲崔桂敏刘妙玲杨会彬苑兰惠史鸿云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配合化疗及丹参的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配合化疗及丹参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配合化疗及丹参组(简称后超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简称常规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后超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均好于常规组(P<0.05)。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肺炎等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配合化疗及丹参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可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崔桂敏孟建彬杨小红苑兰惠杨会彬刘妙玲赵春玲
关键词: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化学疗法丹参
原发性肺癌误诊为食管癌6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崔桂敏孟建彬苑兰惠刘妙玲杨会彬
关键词:误诊
利妥昔单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树突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急性白血病过程中,对树突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采取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100例,取治疗有效患者和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获得成熟的树突细胞(DC)后进行实验学检测,包括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MTT法等,对两组细胞的各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判定利妥昔单抗治疗对DC功能的影响。结果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诱导的DC体积较小,细胞核居中,形态规则;细胞培养3 d后进入指数生长期,6~7 d后进入平台期,增殖能力弱;治疗后DC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DC的CD80、CD83和CD8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的DC和正常DC各项检查结果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对于急性白血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后的DC增殖缓慢,且对于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减弱,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降低。
范丽霞韩颖郭慧梅杨会彬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急性白血病树突细胞
CT-MRI融合技术在颅脑肿瘤靶区勾画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CT-MRI融合技术在三维立体适形放疗中的作用,尤其在勾画颅脑肿瘤大体体积(gross target volume,GTV)方面是否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分析30例颅脑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把患者CT和MRI图像传送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分别在CT及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GTV,比较两种图像上勾画的GTV的差别,统计学方法为配对t检验。结果:CT图像上勾画的GTV明显小于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的GTV。结论:建议在颅脑肿瘤三维立体适形放疗中,采用CT/MRI融合后图像勾画靶区。
史鸿云李志刚苑兰惠刘妙玲杨会彬崔桂敏
关键词:脑肿瘤X线计算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