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会钗
- 作品数:116 被引量:42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 树突状细胞与胃间质瘤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与胃间质瘤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6例胃内间叶源性肿瘤进行研究。结果:证实胃间质瘤75例,其中与树突状细胞相关的间质瘤(Dendritic cell stromal tumors,DCSTs)共22例,患者均为成人,年龄24-70岁(平均47.4岁),临床最常见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肿瘤体积最大径1.5—10.0cm。以胃体部多见,多数位于肌壁间。瘤细胞主要有2种形态3种组合形式。本组肿瘤梭形细胞型3例,上皮细胞型8例。混合细胞型11例,良性5例,交界性5例,恶性12例。DCST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4阳性22例,CD1a阳性17例,且大多数呈弥漫强阳性表达;CD117及CD34均为弥漫强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与树突状细胞存在密切联系,前者可能起源于DC或前者分化为后者。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占东王小玲陈砚凝王占红杨会钗王永军吴国祥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
- 溶血磷脂酸对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3AO、CAOV3生长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3AO、CAOV3的生长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①LPA干预卵巢癌细胞株3AO(卵巢粘液性囊腺癌)、SKOV3(卵...
- 陈文雪吴小华刘江王辉汪萍史丽杨会钗王小玲
- 关键词:卵巢癌
- 文献传递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消除内源性生物素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王永军黄瑾杨会钗王珩刘世正王小玲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生物素
- 病变组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P63/SMA双标记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P63/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效能。方法体检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150例,行乳腺针吸检查取病变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P63/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并分析。结果乳腺肌上皮细胞同时表达P63和SMA,非肌上皮细胞均不表达P63。HE染色、P63/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分别有32例、20例初诊报告为乳腺良性病变,分别有119例、121例初诊报告为可疑癌细胞或发现癌细胞。对比患者手术病理结果,HE染色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91%,P63/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检查为97%;HE染色和P63/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检查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P63/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检查对乳腺癌的确诊率较高,且较HE染色可更好地鉴别乳腺良性病变。
- 王永军吕菲王肖肖王玲丁春艳范晓杰杨会钗刘月平
-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63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
- 乳腺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及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 D(cathepsinD,Cath -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对160例乳腺肿瘤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结果:Cath D的总表达率为 68 .8% (110/160),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P<0 025(P值分别为0 .001和0 023);与C erbB-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临床分期、肿块大小和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 .01(P值分别为 0.001、0 .001、0 .015、0. 005 和 0 .003);与淋巴结转移、月经状况和年龄无相关性,P> 0 .05 (P值分别为 0. 406、0 .510 和 0. 950 )。结论:Cath D在乳腺癌中过度表达与肿瘤的高侵袭性及转移有关;Cath- D在促进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生长与 C -erbB-2、VEGF2个因子有密切的协同关系;Cath- D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主要途径是血行播散而非淋巴转移。
- 吴凤云刘运江王晓玲杨会钗王勇军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应用声诺维超声造影诊断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声诺维超声造影在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56例口腔癌患者。分别应用常规超声及声诺维超声造影对56例患者的147个淋巴结分别进行术前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9%、83.3%、79.0%;声诺维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7%、94.1%、90.2%。声诺维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声诺维超声造影提高了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可作为手术治疗前判断颈淋巴结转移的方法之一。
- 赵建广陈彦平杨蕾杨漪杨会钗闫晓静彭士雄毕大伟
- 关键词:口腔癌淋巴结转移超声造影声诺维
- 食管癌中FHIT PTEN基因蛋白表达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探讨食管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中FHIT、PTEN基因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小细胞癌60例,鳞状细胞癌100例进行FHIT、PTEN基因蛋白的检测和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FHIT、PTEN基因蛋白在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有相关性。在小细胞癌中,FHIT、PTEN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瘤栓及预后有相关性。FHIT、PTEN基因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小细胞癌属于低表达型,其生物学行为呈现出高恶性度,5年生存率低;鳞状细胞癌则属高表达型,其生物学行为所表现的恶性度远不如小细胞癌高,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两种基因在食管癌中表达的高低,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预后相关,可作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 王小玲刘月平吴国祥杨会钗
-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小细胞癌基因蛋白预后
- 脉冲激光辐照皮肤组织的热效应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具有一定强度的激光辐照皮肤组织时可造成组织的破坏。本文建立了激光辐照皮肤组织的二维热效应模型,并在柱坐标系下精确求解了高斯分布的激光脉冲辐照皮肤组织的热传导方程,得到瞬态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脉冲激光对皮肤组织的热损伤,最早发生在光束中心处,并沿着径向和轴向衰减,当脉冲激光辐照后一段时间,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并不是发生在脉冲结束时,而是在脉冲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脉冲激光辐照皮肤组织,激光能量密度起着决定性因素,焦斑半径也是影响作用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 唐芳牛燕雄张雏黄峰陈燕姜楠杨海林杨会钗
- 关键词:激光物理激光辐照效应温度分布皮肤组织
- 颌面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7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目的探讨发生于颌面部的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08年6月收治的7例发生于颌面部的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2例,男性5例,年龄15岁~56岁...
- 陈彦平乔学英杨会钗刘爽郑晶
- 关键词:颌面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学预后
- 文献传递
- 细胞DNA定量分析法在判断良恶性胸腹水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应用自动细胞DNA定量诊断系统,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腹水标本。方法:202例胸腹水标本,经细胞采集器处理,每例制成4张薄层细胞片,2张细胞片做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另2张经Feulgen染色,用自动细胞DNA定...
- 王永军王小玲刘月平王珩刘世正杨会钗
- 关键词:胸水腹水DNA定量分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