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兴国

作品数:102 被引量:1,251H指数:22
供职机构:甘肃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40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0篇黄土高原
  • 18篇小麦
  • 15篇土壤
  • 15篇干旱
  • 11篇水分
  • 11篇气候
  • 11篇气象
  • 11篇作物
  • 10篇旱作
  • 9篇地表
  • 9篇农作
  • 9篇农作物
  • 9篇陇东黄土
  • 9篇陇东黄土高原
  • 8篇冬小麦
  • 8篇蒸散
  • 8篇气候变化
  • 7篇农业
  • 7篇春小麦
  • 6篇土壤水

机构

  • 88篇中国气象局兰...
  • 13篇甘肃省气象局
  • 11篇兰州中心气象...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甘肃省气象信...
  • 5篇兰州大学
  • 5篇陇东学院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宁夏回族自治...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区域气候...
  • 2篇上海气候中心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甘肃省治沙研...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作者

  • 102篇杨兴国
  • 32篇杨启国
  • 26篇张旭东
  • 21篇王润元
  • 19篇马鹏里
  • 18篇刘宏谊
  • 18篇郭海英
  • 16篇柯晓新
  • 14篇张强
  • 11篇万信
  • 6篇杨小利
  • 5篇王胜
  • 5篇赵建萍
  • 5篇彭素琴
  • 4篇秦大河
  • 4篇党选发
  • 4篇孔令旺
  • 4篇王鹤龄
  • 4篇秦翔
  • 4篇张凯

传媒

  • 18篇干旱地区农业...
  • 18篇干旱气象
  • 6篇高原气象
  • 5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土壤通报
  • 4篇中国沙漠
  • 4篇中国气象学会...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气象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冰川冻土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气象科技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Acta B...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5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13篇2006
  • 17篇2005
  • 14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6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光温室番茄生理生态特征量观测研究
在EM210型日光温室中采用以色列生产的Galilieo—LPS植物生理监测系统和温室环境气象要素观测系统,对番茄的生理生态特征量和气象要素进行了实时连续监测。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番茄果实的个体差异和前期生长的差异,大...
马鹏里尹东张旭东杨启国杨兴国王润元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生理生态
文献传递
陇东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生长状况评定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以陇东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生长势的基本概念,并对生长势进行了客观定义,同时分析了冬小麦、玉米各发育期生长势的影响因素,最后以生长势为量化指标,建立了陇东地区冬小麦、玉米不同发育时段生长状况...
郭海英杨兴国张谋草黄斌王宁珍
关键词:农作物
文献传递
利用MODIS资料估算西北雨养农业区地表净辐射被引量:2
2004年
应用定西地区的气象资料和4次EOS-MODIS卫星资料,对典型的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基本地表特征参数进行反演,并在此基础上对地表净辐射量进行估算,进而分析了它的季节变化。结果表面,应用卫星数据估算的净辐射结果与实际观测值基本接近,相对误差在16%以内,基本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雨养农业区净辐射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小,其次是秋季,夏春两季最大,并且四季相差比较大;净辐射四季变化也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特性,频率分布范围较宽。
张杰杨兴国杨启国马胜萍
关键词:净辐射
甘肃中部旱作农田地表能量收支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利用在甘肃中部旱作农田多年积累的波文比能量平衡及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平均气候状态及不同天气状况下旱作春小麦农田不同生育期的辐射能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晴天状况下的旱作春小麦农田,能量平衡各分量、总辐射、直接辐射、大气透明度系数P2等项中,每个要素在不同生育期的日变化趋势都是相同的,但是在量值上却存在差别,一般都是随着春小麦生育进程的变化而逐渐增大;2)在春小麦各生育期内,晴天波文比的日变化趋势相同。波文比值夜间大于白天,白天上午又相对大于下午,一日中波文比的最小值出现在下午3~4时左右。从整个生育期来说,波文比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而逐渐增大,但是潜热交换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感热输送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白天波文比总是<1;3)晴阴天不同天气状况下,农田地表获得的能量在量值上存在差别,阴天时总辐射、净辐射的日总量值一般为晴天时的30%~40%,可利用能量的分配规律在不同天气状况下不同,晴阴天潜热与感热的变幅约在15%。
杨启国杨兴国张旭东
关键词:旱作农田
黄土高原塬区麦田土壤干旱特征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残塬董志塬麦田不同时期土壤各层次水分含量的分析,揭示了陇东黄土高原塬区土壤干旱特征。分析显示,麦田土壤从上层到下层,干旱发生频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干旱强度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重旱主要出现在春末初夏,土壤中、上层出现概率最高,1 m以下土层基本不出现重旱现象;过湿现象主要出现在秋季,土壤中、下层出现概率最高,1 m以上土层基本不出现过湿现象;晚秋是董志塬麦田土壤含水量最丰沛的时期,春末初夏是最干旱的时期,早春出现重旱的几率较小。
郭海英赵建萍万信杨兴国黄斌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干旱
陇东黄土高原冬小麦生长量与气象要素相关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对陇东黄土高原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冬小麦生长量、灌浆速度等指标与气象要素、水分因子、生长势、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春季营养生长阶段,发育期降水对生长量正效应显著,光照、积温等光、热要素对生长量负效应显著。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以后,发育期降水对生长量、产量和灌浆速度的影响逐步减弱,光、热要素由前期的负效应转变为正效应,光照对陇东冬小麦后期生长和产量形成尤为重要。而进入生殖生长期以后,由于降水对光照的影响,前期土壤水库蓄水成为冬小麦有效耗水的主要来源。
郭海英李宗杨兴国黄斌邱宁刚
关键词:冬小麦陇东黄土高原生长量气象要素
陇东黄花菜越冬覆盖保墒增收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对庆阳优质特色产品黄花菜越冬期进行地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分析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早春地温变化特征,以及不同覆盖材料水、热资源对黄花菜发育期、生长量、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论认为:在秋季降水充沛、土壤收墒充足、冬季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的年型,采取越冬覆盖能最大限度保持土壤水库蓄水。陇东塬区黄花菜越冬田间覆盖应大力提倡秸秆覆盖,由于秸秆覆盖既环保,又保墒,而且能有效调节黄花菜发育进程,使产量形成期避开陇东春旱最严重时期,提高水、肥利用率,增产显著。6月中、下旬和7月上、中旬降水对陇东塬黄花菜产量形成至关重要。
郭海英杨兴国张谋草黄斌王宁珍
关键词:黄花菜水热
陇东黄土高原塬区冬小麦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规律浅析被引量:28
2005年
通过分析陇东塬区冬小麦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以及决定越冬土壤水分损耗的关键气象要素,指出在秋季降水充沛、土壤收墒充足、冬季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的年型,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是不可忽视的,其中有一半年份,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占冬小麦生长季节自然降水的10%~22%。尤其是入冬前土壤含水量充沛,而返青以后生长期降水相对较少的年份,越冬期麦田土壤水分损耗相当于返青到成熟期降水量的44%。
郭海英马鹏里杨兴国张谋草
关键词:黄土塬区冬小麦水分损耗
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的气温分布及其垂直梯度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在资料比较稀少的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进行气象观测对于研究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冰川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不同海拔(5 207,5 550,5 792和5 955m)的4个自动气象站和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北坡近地面和自由大气的温度分布状况及其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日变化气温5 207m站的升温速率最快,5 550m站次之,5 792m和5 955m站最小,4个站月平均最高(低)气温分别为5.7℃(-9.3℃)、4℃(-6.5℃)、1.4℃(-14.8℃)和1.3℃(-15.4℃);气温递减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最大(小)值出现在1月(3月),其值约为1.07℃.(100m)-1(0.12℃.(100m)-1),年(春、夏、秋季)平均日变化幅度白天大、夜晚较小,冬季全天比较平缓,夏季在00:00-09:00(北京时)出现正值,其他季节全天皆为负值;自由大气的温度递减率值大部分都在0~1℃.(100m)-1之间,海拔5 200~6 000m之间的平均温度递减率值为0.78℃.(100m)-1。
秦翔杨兴国李健刘宇硕孙维君杜文涛张明杰杨俊华张雪艳
关键词:山地气候
大气化学研究进展——臭氧、气溶胶研究综述被引量:17
2003年
大气化学是大气科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早在100多年以前就已开始研究,但是真正发展则以1929年对大气臭氧的观测和对平流层臭氧光化学的理论研究为契机。现阶段大气化学的研究许多事实和现象还不清楚,尤其是关于一些大气微量成分的源、汇和时空分布,它们的迁移、输送和全球循环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观测和研究。
马鹏里张强杨兴国王润元
关键词:大气化学臭氧气溶胶迁移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