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云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周围神经显微外科重点实验室课题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全长膈神经移位恢复伸腕指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比较全长膈神经移位至上臂段桡神经前臂支不同部分恢复伸腕、指功能的效果。方法 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内侧组:开胸切取全长膈神经移位至背阔肌止点下缘处桡神经前臂支内侧部分。外侧组:开胸切取全长膈神经移位至背阔肌止点下缘处桡神经前臂支外侧部分。直接组:将桡神经前臂支于背阔肌止点下缘处切断再原位缝合,此组作为对照组。于术后4个月行大体观察、电生理和肌湿重检测。结果 内侧组和外侧组大鼠均于术后19至.23d出现与呼吸同步的伸腕、指动作。电生理和肌湿重检测显示,内侧组腕伸肌(尺侧腕伸肌)恢复优于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伸指肌恢复两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切取全长膈神经移位至上臂段桡神经内侧部分能更全面的恢复伸腕、指功能。
- 杨剑云陈德松王涛蔡佩琴陈琳彭峰
- 关键词:膈神经神经移位桡神经动物
- 上肢透明细胞肉瘤的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上肢透明细胞肉瘤的疗效。方法对3例上肢透明细胞肉瘤患者采用了肿块扩大切除术进行治疗,并采用带蒂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覆盖创面。结果术后3例皮瓣全部存活,伤口I期愈合。随访时间例1为2年,例2为4年,2例患者至今存活,局部肿块无复发,无局部和远处转移;例3患者于前臂中段截肢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早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 杨剑云虞聪蔡佩琴陈琳
- 关键词:肉瘤透明细胞上肢预后
- 肘部尺神经内囊肿三例报告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总结3例肘部尺神经内囊肿的诊治过程,并对该病进行相关的文献综述,为临床提供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对3例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诊断为肘部尺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尺神经主干外膜下有囊性肿块,囊肿位于肘关节下方,均行囊肿切开引流术,对其中2例含有囊肿的尺神经关节支予以结扎、切除。结果术后随访2~16个月,平均8.7个月。术后肘部胀痛消失,尺侧一指半刺痛觉好转。按照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良2例,可1例。结论肘部尺神经内囊肿十分罕见。对于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目前多行神经外膜切开引流术。
- 彭峰杨剑云虞聪吴鹏张莉黄绍敏陈琳
- 关键词:尺神经
- 术中高频超声在不同程度腕管综合征松解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术中高频超声在不同程度腕管综合征松解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8例不同程度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术中进行高频超声检测,观察腕管内正中神经形态在术前及术中的变化,测量各断面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SA)及前后径.结果 术中高频超声观察到术前超声显示的正中神经受压位点在行神经松解术后消失.对中度CTS患者,正中神经厚度比(TR)在术前与术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重度患者,CSA-O及TR在术前与术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0.002).结论 运用高频超声可判断术中正中神经受压部位是否解除.对于中重度CTS患者,术中高频超声测量的TR可用于对正中神经松解效果的评价.
- 张莉艾尔肯·热合木吐拉贾潇天彭峰杨剑云蔡佩琴虞聪陈琳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超声检查高频
- 不同术式神经移位至桡神经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比较不同动力神经移位至桡神经不同部位疗效的差异。方法自1997年至2000年,采用肋间神经或健侧C7神经根移位至不同部位的桡神经术,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36例,平均随访时间42.39个月,用四格表法统计,计算肌力恢复的有效率。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56%(20/36);在恢复伸肘功能时,以神经移位至桡神经主干组和移位至肱三头肌肌支组的有效率高,分别为5/8、4/4;在恢复伸腕功能时,健侧C7神经根移位至桡神经发出肱三头肌肌支后的沟内段的有效率最高,为75%(9/12)。结论移位至桡神经主干术和至肱三头肌肌支术的伸肘功能恢复佳;健侧C7神经根移位至桡神经沟内段术的伸腕功能恢复最好;年龄<30岁和手术间隔时间<12个月,有利于桡神经功能恢复。
- 姜宗圆王涛徐祝军顾玉东杨剑云
- 关键词:神经移位桡神经疗效观察
- 一种软组织松解手术用切割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软组织松解手术用切割装置,包括刀片,透明套管,推棒以及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包括上壳与下壳,所述上壳与下壳组成的操作手柄内设置有摩擦运动结构;本发明中的操作手柄内部设置的摩擦运动结构...
- 杨剑云徐静苏喜红
- 供体神经端-侧缝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供体神经端.侧缝合修复臂丛神经损伤效果的差异。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切断右侧颈5、6神经根,模拟臂丛上干损伤,分别以膈神经及同侧颈7神经根作为供体神经,按照端.端和端.侧两种缝合方式修复患侧肌皮神经,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予修复。各组分别于术后1、2,3个月取材,作神经行为学评分、电生理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术后3个月,以不同供体神经行端.侧缝合组均有明显神经再生现象,但效果不及对应的端.端缝合组(P〈0.05)。同侧颈,神经根端.侧缝合组,其行为学评分、肱二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肌肉和神经组织学检测为各修复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上干损伤模型中,采用不同的供体神经进行端.侧缝合效果存在差异,膈神经与同侧颈,神经相比,是端.侧缝合相对较好的供体神经;利用神经端.侧缝合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效果尚不能达到与端.端缝合相同的效果,临床使用需掌握严格的适应证。
- 杨蓊勃虞聪陈琳杨剑云
- 关键词:臂丛神经再生
- 职业性手外伤回归工作状况及影响因素
- 顾伟陈琳虞聪蔡佩琴杨剑云彭峰何永华
- 3D打印定制化外固定架实现骨折自动复位
- 目的 根据Ilizarov原理,利用计算机辅助复位技术和3D打印技术,个体化定制外固定架用于长骨干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探讨其自动复位骨折的原理和方法。
- 虞庆杨剑云提力满江韩栋王涛丁健蒋良福闫合德李志杰陈星隆高伟阳顾玉东
- 关键词:长骨干骨折
- 手部深部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手部深部慢性特殊感染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方法复习15例手部深部慢性特殊感染病史的发病特点、特征和临床治疗结果。结果15例患者经口服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3个月后,痊愈7例,8例行手术治疗。治疗后手部功能TAM系统评定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联合应用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化疗对大多数手部深部组织慢性特殊感染患者有效,可避免反复清创术导致的手术创伤。
- 顾伟杨蓊勃杨剑云陈琳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