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力军

作品数:111 被引量:285H指数: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8篇腹腔
  • 27篇腹腔镜
  • 26篇结石
  • 25篇肿瘤
  • 24篇切除
  • 22篇切除术
  • 20篇后腹腔
  • 19篇输尿管
  • 19篇尿管
  • 19篇后腹腔镜
  • 18篇肾结石
  • 15篇前列腺
  • 14篇超声
  • 12篇碎石
  • 12篇根治性
  • 11篇手术
  • 11篇肿瘤切除
  • 10篇软镜
  • 10篇肾肿瘤
  • 10篇输尿管软镜

机构

  • 10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44医...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09篇杨力军
  • 83篇袁建林
  • 50篇秦卫军
  • 48篇王福利
  • 45篇武国军
  • 41篇王禾
  • 40篇刘飞
  • 38篇邵晨
  • 37篇张运涛
  • 37篇刘贺亮
  • 22篇秦荣良
  • 21篇张更
  • 20篇杨晓剑
  • 18篇杨波
  • 17篇刘丽文
  • 13篇于磊
  • 13篇秦军
  • 11篇周晓东
  • 9篇李欣
  • 7篇钱蕴秋

传媒

  • 18篇2013中国...
  • 13篇GTAUF2...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西北国防医学...
  • 6篇CUA201...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0篇2014
  • 2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17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酵母双杂交技术钓取人UROC28结合蛋白
前列腺癌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近年来明显升高,对它的诊治已日益受到重视。UROC28基因在前列腺癌、膀胱癌及乳腺癌中高表达,并随着前列腺肿瘤Gleason分级的增高而表达升高,在与正常人、BPH患者...
杨力军
关键词:结合蛋白酵母双杂交肿瘤标志物
肾细胞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A组32例)及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B组5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局部复发、切口种植转移等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中位数75(50~150)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60(20~450)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中位数1.5(1~2)d,术后切口感染4例(12.5%),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过敏者7例(21.9%);B组手术时间中位数100(75~180)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50(100~500)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中位数2(1~3)d,术后切口感染6例(11.8%)。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过敏者17例(33.3%)。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较开放手术治疗肾癌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等特点。无局部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浸润和黏连的肾癌病例均适合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
张运涛袁建林汪涌邵晨秦卫军秦军刘贺亮张更王福利杨力军刘飞
关键词:后腹腔镜术肾细胞癌根治性肾切除术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患者共16例,男10例,女6例.均由B超、KUB、IVP及CT平扫确诊.左侧9例,右侧7...
王福利杨力军刘飞袁建林
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抑癌基因nm23-H_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研究抑癌基nm2 3 H1及TGF β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方法采用鼠抗人nm2 3 H1及TGF β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结果在 4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 ,nm2 3 H1在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0 % (7/ 10 )、6 8 75 % (11/ 16 )、2 1 42 %(3/ 14) ;临床分期阳性率分别为T16 6 7% (10 / 15 )、T2 6 3 36 % (7/ 11)、T333 3% (2 / 6 )、T4 2 5 % (2 / 8)。TGF β在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0 % (3/ 10 )、31 2 5 % (5 / 16 )、71 42 % (10 /14) ;临床分期阳性率分别为T14 0 % (6 / 15 )、T2 45 5 % (5 / 11)、T35 0 % (3/ 6 )、T4 5 0 % (4/ 8)。nm2 3 H1在高、中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于在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P <0 0 1) ,T1、T2 期阳性表达强于T3、T4 期 (P <0 0 1)。TGF β在高、中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弱于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 (P <0 0 1) ,而其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抑癌基因nm2 3 H1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TGF β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化呈正相关 ,而与其临床分期无关。因而借助nm2 3 H1与TGF
何银志杨波陈宝琦王禾杨力军
关键词:抑癌基因NM23-H1TGF-Β前列腺癌转化生长因子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36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剜除术.患者平均年龄48(27~65)岁.肿瘤位于左肾20例,右肾16...
秦卫军袁建林杨晓剑杨力军武国军刘飞王福利刘贺亮杨波张更于磊张运涛邵晨王禾秦荣良
后腹腔镜下肾蒂解剖及其在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肾门部解剖,提高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肾动静脉的分离技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开展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82例,反复观看手术录像,观察肾门部解剖结构,总结出四步法分离肾动静脉.结果 按四步法分...
秦军张运涛秦卫军武国军杨力军王福利刘贺亮秦荣良袁建林
人DOC-2氨基端PID结构域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自激活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获得人DOC-2氨基端磷酸酪氨酸作用结构域(PID)cDNA基因,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检测对报告基因的激活作用。方法:PCR扩增含人DOC-2编码区的全长cDNA片段,克隆入诱饵载体pGBKT7,再亚克隆得到含PID结构域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nDOC2。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AH109,检测其表达产物在酵母细胞中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人DOC-2氨基端磷酸酪氨酸作用结构域(PID)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该段基因表达的蛋白对酵母菌AH109既无毒性,对报告基因也没有激活作用。结论:我们可利用构建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来钓取人DOC-2氨基端PID结构域的相互作用蛋白,以利于对DOC-2基因功能进行研究。
刘淑娟杨力军王涛吴元明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冠心病(CAD)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颈动脉内-中膜(IMT)的改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CAD并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9例,利用高频超声血管技术检测阿托伐他汀对CAD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最厚处和最薄处IMT。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2年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最厚处和最薄处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2年后,颈动脉IMT最厚处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改变(P>0.05),IMT最薄处显著增厚(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稳定斑块、延缓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作用。
杨丽平刘丽文钱蕴秋杨力军李兰荪何光彬周晓东沈敏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内-中膜厚度冠心病
后腹腔镜下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168例被引量:24
2008年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下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68例肾癌患者实施后腹腔镜下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肿瘤位于左肾87例,右肾81例。肿瘤直径2.0~6.9cm,平均4.7cm。T1aN0M0 92例,T1bN0M0 76例。常规制备后腹腔间隙。按顺序分别进入4个相对无血管解剖层而进行分离。第一分离层面位于腰肌前间隙,此层面可以在手术初期快速找到肾蒂;第二分离层面位于Gerota筋膜前叶与融合筋膜之间;第三分离层面位于肾上腺与肾上极之间或膈肌与肾上腺间隙;第四分离层面位于Gerota筋膜的锥尖部。结果168例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38±4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30)ml。恢复饮食和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3d和1.2d。术后平均住院日5.8d。14例发生腹膜破口,未影响手术进行。18例术后有不同程度肩痛,2d后自行消失。123例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后腹腔镜下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解剖层次清楚、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晰、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为需要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张楠翟振波金雷秦卫军张运涛杨力军王禾袁建林
关键词: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腹腔镜手术治疗
鸦胆子油乳和吡柔比星及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鸦胆子油乳、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3种药物行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06至2010-05符合入选标准的181例浅表性膀胱癌(Ta-1,G1-2)患者随机分为鸦胆子油乳灌注组(...
秦卫军王禾袁建林武国军刘飞王福利杨晓剑刘贺亮杨波张更于磊张运涛杨力军邵晨秦荣良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