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交叉融合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通过教学改革的分步实施 ,达到人体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学科的实质性交叉融合 ,初步改变传统的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分开教学 ,互不联系的格局。方法 :采用大小班理论教学和分别实验的教学方法对呼吸、泌尿系统进行了包括教学内容的研究、集体备课、课前预讲试讲、课堂讲授、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讨论分析等步骤进行教学改革。结果 :通过两个系统的交叉融合教学探索 ,使人体形态学大体与微细的教学内容得到了较好的有机结合 ,对今后全面实施教学内容的融合 ,提高医学生人体形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结论 :人体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的实质性交叉融合是可行的 。
- 晋光荣杨宁朱建宝刘培党徐淑芬曾水林李涛
-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人体形态学学科融合
- 全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延髓内脏带NADPH-d阳性神经元分布与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延髓内脏带 (MVZ)内NADPH d阳性神经元与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 4血管闭塞 (4VO)改良法以及运用NADPH d组织化学反应和Fos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及双重染色技术对全脑缺血 30min ,再灌注 2h、4h、8h、12h、2 4h、4 8h对MVZ进行研究。 结果 脑缺血组MVZ内NADPH d阳性神经元染色反应增强和Fos蛋白表达随脑缺血后再灌注时程而变化 ,并见有 15 %~ 2 0 %阳性双染细胞。 结论 在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 ,MVZ内NADPH d阳性神经元与Fos蛋白表达的分布变化具有相关性 。
- 晋光荣杨劲松杨宁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NADPH-D阳性神经元FOS蛋白全脑缺血
- 成年大鼠脑室下层细胞表达GFR-α_1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GFR -α1 )在成年大鼠脑室下层(SVZ)细胞的表达,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SVZ细胞的作用。成年大鼠SVZ组织冰冻切片,采用GFR -α1 结合5- 溴脱氧尿苷(BrdU)的免疫组织化学单标记与双标记方法,对成年大鼠SVZ进行观察。在成年大鼠SVZ可见GFR- α1 阳性细胞、BrdU阳性细胞和GFR- α1 /BrdU双标记细胞,且三种阳性细胞的分布趋势相似。结果提示GDNF可能参与调节成年哺乳动物脑内SVZ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 刘方舟杨宁雷志年曾水林李涛王磊
- 关键词:成年大鼠免疫组织化学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GFR-α1在Parkinson病大鼠黑质区的表达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观察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FR-α1)在Parkinson病(PD)大鼠黑质区的表达变化。分别向大鼠左侧尾壳核和黑质致密部、中脑腹侧被盖区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部分损伤模型和完全损伤模型后,取大鼠黑质区脑组织作冰冻切片,行GFR-α1和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细胞计数。结果表明,在部分损伤组和完全损伤组中,GFR-α1在黑质区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且部分损伤组GFR-α1阳性细胞的分布、数量随受损时程的不同出现差异。TH阳性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数量的变化与GFR-α1阳性细胞的分布、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上结果提示,GFR-α1的表达可能与脑内受损部位细胞的营养、修复、再生有关。
- 刘云龙杨宁曾水林刘方舟花菊兰李凤飞董博
- 关键词:PARKINSON病黑质免疫组织化学
- Mncl_2增强树突状细胞HLA-DR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索Mncl2 对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HLA D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ncl2 刺激组及阴性对照组DC表面HLA DR表达水平及HLA DR阳性细胞率。结果 Mncl2 刺激组DC平均荧光强度为 165 .97,阴性对照组为 10 5 .72 (P <0 .0 1)。刺激组DC的HLA DR阳性细胞率为 89.96% ,阴性对照组为 78.73% (P<0 .0 1)。结论 Mncl2 在体外能显著增强DC表面HLA DR表达水平及总细胞HLA DR阳性细胞率。
- 黄少萍杨宁尹兰珍夏建春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
- 不同月龄大鼠脑室下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_1的表达
- 2006年
-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受体α1(Glial cell line-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erα1, GFR-α1)在1、3、8、12月龄大鼠脑室下区(SVZ)中的表达。方法:取不同月龄大鼠SVZ行冰冻切片,采用GFRα1多克隆抗体结合5′-Brd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单标与双标的方法染色。结果:在不同年龄大鼠SVZ可见GFR-α1、BrdU单标与双标细胞,但主要分布在SVZ前部的背外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3种标记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且12月龄组的减少更明显。结论:GDNF可能通过GFR-α1参与调节哺乳动物脑内SVZ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随着年龄的增加,GFR-α1表达逐渐减少,SVZ细胞增殖、分化的能力亦减弱。
- 曾水林刘方舟杨宁雷志年王磊朱建宝李涛
- 关键词:脑室下区年龄
- 含未甲基化CpG寡脱氧核苷酸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含未甲基化CpG寡脱氧核苷酸 (CpGODN)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分化、成熟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离正常人外周血DC ,透射电镜观察CpGODN刺激组和未刺激组DC的超微结构 ,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HLA DR、CD86的表达 ,MTT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ixed lymphocytereactor ,MLR)中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的能力。结果 :与未刺激组相比 ,CpGODN刺激组DC表面突起细、长且规则 ,粗面内质网增多 ,空泡减少甚至消失 ;同时DC表面HLA DR、CD86的表达上调 ,能明显促进MLR中T细胞的增殖 ,增强DC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活性。结论 :CpGODN可诱导人外周血DC分化成熟 。
- 刘艳杨宁黄少萍刘方舟尹兰珍
- 关键词:CPG寡脱氧核苷酸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肿瘤
- MnCl_2对树突状细胞调节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MnC l2对树突状细胞(DC)调节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析因实验设计,分析MnC l2浓度、DC细胞浓度、效靶比三因素各水平对DC调节T细胞抗人肝癌细胞株(Huh7)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MnC l2最佳刺激组与空白组DC膜分子HLA-DR表达;体内实验分析MnC l2最佳刺激组DC在SC ID小鼠体内对T细胞抗Huh7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MnC l2浓度、DC细胞浓度、效靶比三因素各水平对T细胞杀伤活性皆产生显著效应(P<0.01),并且3个因素中两两有协同作用(P<0.01)。最佳MnC l2刺激浓度为300μmol.L-1,该浓度MnC l2能显著提高DC表面HLA-DR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率(P<0.01)。在SC ID小鼠体内,MnC l2刺激组DC成瘤率为2/5,对照组成瘤率为5/5;MnC l2刺激组的肿瘤平均体积为0.42 cm3,对照组为2.95 cm3。刺激组的成瘤率及肿瘤平均体积皆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300μmol.L-1MnC l2能显著提高DC表面HLA-DR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率;MnC l2激活的DC在体外能显著增强T细胞杀伤活性并在SC ID小鼠体内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 黄少萍杨宁刘艳花菊兰
- 关键词: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氯化锰肿瘤小鼠
- ^(60)Co照射诱导胸腺哺育细胞内胸腺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 2001年
- 目的 :研究6 0 Co照射是否会诱导胸腺哺育细胞内的胸腺细胞 (thymocytewithinthymicnursecell,TNC T)凋亡 ,并探讨胸腺哺育细胞 (thymicnursecell,TNC)与TNC T凋亡的关系。方法 :BALB/C小鼠全身非致死量6 0 Co照射 ,照射后 6、1 2、2 4、3 6小时 ,采用透射电镜 ,对胸腺悬液中的TNC及TNC T进行观察 ,结果 :6 0 Co照射后 6小时 ,少数TNC T呈现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随着照射后时间的延长 ,大多数TNC T发生凋亡 ,并逐渐消失 ,在TNC胞质内留下大小不等的空泡。同时TNC胞质内溶酶体增多、体积增大。结论 :大多数TNC T对6 0 Co照射敏感 ,发生凋亡。TNC能消化和清除凋亡的TNC T。
- 杨宁尹兰珍晋光荣缪继武
- 关键词:胸腺细胞凋亡钴60形态学观察
- DNFmRNA、GFR-_α1mRNA在不同年龄大鼠SVZ和海马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SD大鼠脑室管膜下区(SVZ)和海马GDNFmRNA及其受体GFR- α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神经发生及脑老化中的作用。方法:用RT PCR方法检测胚胎18d、新生以及1、3、8、12月龄SD大鼠SVZ和海马GDNFmRNA及其受体GFR -α1mRNA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增长,SD大鼠SVZ和海马GDNFmRNA及其受体GFR- α1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且各年龄组海马表达参数的幅度小于SVZ。结论:GDNF及其受体GFR- α1在神经发育及脑老化进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刘方舟杨宁朱岩曾水林潘秋辉刘云龙
- 关键词:不同年龄SVZRT-PCR方法年龄增长脑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