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具不同官能团钌(Ⅱ)邻菲啰啉配合物氧淬灭性能的比较研究
- 2012年
- 设计并制备具不同官能团的钌(Ⅱ)邻菲啰啉配合物——[Ru(bpy)2(phen-NO2)](PF6)2(1),[Ru(bpy)2(phen-Br)](PF6)2(2),[Ru(bpy)2(phen-NH2)](PF6)2(3),[Ru(bpy)2(bphen)](PF6)2(4),其中,bpy为2,2'-联吡啶,phen-NO2为5-硝基-邻菲啰啉,phen-Br为5-溴-1,10-菲啰啉,phen-NH2为5-氨基-邻菲啰啉,bphen为4,7-二苯基-邻菲啰啉.借助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法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2~4在蓝-紫色可见光区域有较强吸收、可发射出明亮的橙红色荧光、具荧光量子效率(Φ)高、激发态寿命(τ)长、Stocks位移值较大(147~180 nm)和优良的氧致荧光淬灭性能(Ksv≥3.5,(I0/I)max≥4.0)等光物理性质.其中,具接枝型官能团氨基的配合物3的量子效率(Φ)=10%,τ=381.8 ns,Ksv=3.49,(I0/I)max=4.33;而溴修饰的配合物2以高达18%的荧光量子效率、634.7 ns的激发态寿命、180 nm的Stocks位移和Ksv=4.59,氧淬灭参数(I0/I)max=5.29,使之最有希望成为接枝型、较高性能的光学氧传感器的候选氧敏指示剂.
- 唐兰兰祁争健洪满心李楠沈伟杨帆吉昕胡爱江
- 关键词:邻菲啰啉氧传感器
-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不对称转化拆分被引量:10
- 2005年
- 以d-3-溴樟脑-8-磺酸铵盐为拆分剂,在水杨醛存在下,拆分外消旋对羟基苯甘氨酸得到阿莫西林等的侧链酸D-对羟基苯甘氨酸,总收率70%,光学纯度>99%。
- 杨帆张征林邹建忠
- 关键词:对羟基苯甘氨酸阿莫西林拆分
- 电化学选择氟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3年
- 简介了电化学选择氟化方法的发展以及最新进展 ,并着重介绍了影响选择性的因素。
- 杨帆张征林薛蒙伟
- 关键词:电化学氟化选择性电极材料溶剂氟原子有机物分子
- 新型2-取代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基Ru(Ⅱ)配合物的光电性质被引量:4
- 2013年
- 为获取具有活性官能团的接枝型、高性能荧光传感配合物,合成了2-(4-氨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NH2)、2-(4-羟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OH)、2-(4-羧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COOH)和2-(4-硝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CImPB-NO2)四种配体,借助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PL)光谱、循环伏安法(CV)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上述四种配体与过渡金属元素钌(Ru)所形成的配合物的光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配合物均在可见光区域有较强吸收,发光范围覆盖绿色到红色光波段.在极性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以2-(4-氨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为配体所构建的钌配合物([Ru(CImPB-NH2)(bpy)2]2+的荧光量子产率(Φ)较不含咪唑环的5-氨基邻菲啰啉合钌([Ru(phen-NH2)(bpy)2]2+)的提高了67%,以2-(4-羧基苯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所构建的钌配合物([Ru(CImPB-COOH)(bpy)2]2+)的Φ可达29.8%,是[Ru(phen-NH2)(bpy)2]2+的18倍.理论计算表明:配体中取代苯环、咪唑环和邻菲啰啉的稠环共平面,形成共价大π体系,其有效共轭长度较邻菲啰啉母体有显著增加,配合物是以Ru为中心的近似八面体构型,理论计算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跃迁性质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上述研究有可能为接枝型、高性能荧光传感配合物的设计和筛选提供实验依据.
- 凌欢欢李楠杨帆吉昕夏勇曹都祁争健
- 关键词:钌(II)配合物
- 表界面调控电催化析氧反应被引量:3
- 2022年
- 开发高效绿色清洁能源已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电解水是一种大规模且可持续生产高纯氢能源技术。然而,阳极析氧反应电催化剂的高过电位和不稳定性制约了电解水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合理设计电催化剂的结构可显著优化其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提高电解水技术的能量转换效率。表界面是电催化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通过调控电催化剂表面的本征结构或构筑异质界面等系列表界面化学工程对电催化剂进行改性,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本文概述了当前表界面调控策略在电催化析氧反应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表界面调控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尖晶石型化合物及合金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高效稳定析氧反应电催化剂的设计思路。讨论了表界面调控策对催化剂表界面微结构和电子态的影响以及设计新型析氧反应电催化剂中面临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表界面调控应用于析氧反应电催化剂的前景。
- 卢明龙张晓云杨帆王练王育乔
- 关键词:电子传输电催化微观结构
- 离子自拆分法合成D-(一)-对羟基苯甘氨酸被引量:7
- 2002年
- 研究了用离子自拆分方法拆分外消旋对羟基苯甘氨酸(DL-HPG)而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等物质的量的DL-HPG和硫酸在60℃下加入D-HPG,搅拌反应15min左右,降温过滤得到D-HPG的硫酸盐,水解即可得到D-HPG(光学纯度99%),一次性总收率达到20%。适于工业生产。
- 杨帆张征林邹建忠介晓坤
- 关键词:硫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