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 作品数:52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春市中心血站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6名临床上确诊为PTR患者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应用PCR方法检测其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6,15基因分型。结果 56名PTR患者检出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8例表达阳性(占14.3%),包括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GPⅡb/Ⅲa阳性7例,GPⅠa/Ⅱa阳性1例、GPⅠb/Ⅰx阳性1例、GPⅣ阳性1例。结合8例患者的抗体检测反应格局和HPA抗原基因型结果分析抗体的特异性为:4例存在抗-HPA3b、3例存在抗-HPA3a、1例存在抗-HPA5b。结论反复输血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应选择HPA抗原相匹配的血小板供者,以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
- 杨帆陈琳刘铁梅焦立新韩瑜于江虹陈俊宇赵本正
- 关键词:血小板HPA血小板输注无效
- Ael型引起的血型正反不符1例
- 2010年
- 杨帆鞠瑞青
- 关键词:吸收放散试验健康献血者正定型溶血反应
- 长春地区无偿献血者HPA1-6,15基因分型及频率调查
- 目的调查北方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的基因频率及分布规律。建立一支HPA-1a,-2a,-4a,-5a,-6a阴性及已知HPA抗原的献血者队伍。方法随机抽取172名长春地区固定无偿血小板捐献者静脉血3ml并提取D...
- 于江虹杨帆
- “亚洲型”DEL血型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Rh血型系统中,D抗原免疫原性最强,大多数的Rh阴性个体,通过输血或妊娠,可受D抗原阳性红细胞免疫而产生抗D。Rh血型D抗原(RhD)阴性女性怀孕时胎儿会面临新生儿溶血病风险,所以常进行抗体筛查检测和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
- 杨帆韩瑜聂婷婷刘玲玲于江虹焦立新陈琳
- 关键词:RH血型系统血型检测D抗原抗体筛查RH阴性抗D
- 留置导管治疗老年肺癌大量血性胸水临床分析
- 2004年
- 王虹蛟史春山王强杨帆管恩杰
- 关键词:留置导管肺癌血性胸水
- 血小板输注效果与KIR-HLA受配体相合度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血小板输注效果与KIR受配体的关联性。方法33例HLA抗体检测阳性白血病患者与供者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试验,选取合适供者的血小板输注,以24 h血小板校正计数指数(CCI)判定输注效果。采用PCR-SSP方法分别对患者和供者的血液标本进行KIR及配体基因分型,分析血小板输注效果和受者KIR、供者HLA配体的相关性。结果在74次血小板输注中,输注无效42人次,输注有效32人次。供者存在C2基因、HLA-B Bw480T基因,受者输注血小板无效的频率分别为69.0%(29/42),52.4%(22/42),显著高于有效组25.0%(8/32),25.0%(8/32)。供者存在C1基因,受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的频率分别为100.0%(32/32),高于无效组83.3%(35/42)。当受者-供者匹配模式为KIR2DL1-C2和KIR3DL1-(HLA-B Bw4-80T)受者输注血小板发生无效的频率为69.0%(29/42)和40.5%(22/42),高于有效组的频率25%(8/32)和18.8%(6/32)。当受者-供者匹配模式为KIR2DL3-C1,受者输注血小板发生有效为32例(100.0%)高于无效组35例(83.3%)。受者iKIR与供者HLA配体发生错配,错配模式为KIR2DL1-C2错配,受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的频率为78.1%(25/32),远高于无效组的31.0%(13/42)。当错配模式为KIR3DL1-(HLA-B Bw4-80T)错配,受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的频率为68.8%(22/32)高于无效组的42.9%(18/42)。以上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小板输注中HLA-C1和HLA-C2基因是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键性因素,HLA-C1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保护性基因,而HLA-C2和HLA-B Bw4-80T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易感性基因,受者iKIR+供者HLA的受配体模式可能在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扮演重要作用。
- 韩瑜杨帆焦立新刘玲玲于江虹聂婷婷刘鑫白日新杨旭陈颖李妍霏李凯烨于小棠
- 关键词:血小板配体HLA-CKIR血小板输注无效
- 浅谈HLA分型实验中PCR-SSP扩增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目的探讨HLA分型实验中PCR扩增失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pel-freez试剂盒法提取了3391名健康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DNA,要求DNA浓度在(75- 120)ng/μl,纯度在1.65-1.90,并用pel-...
- 鞠瑞青林乾飞杨帆于江虹于晓丽任海波焦立新陈琳
- 文献传递
- 抗-D、-E引起的血型鉴定困难1例
- 2012年
- 目的为送检血液标本定型并检测抗体。方法本试验用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血型定型试剂(抗-A,抗-B,抗-D1、-D2、-D3,抗-C、-c、-E、-e)、标准ABO红细胞和抗球试剂和筛选细胞Ⅰ、Ⅱ、Ⅲ和Immucor公司提供的进口谱细胞,通过经典试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送检血样ABO系统中抗-A和标准ABO红细胞反应,均凝集并且抗-B、自身细胞均不凝集。Rh系统定型在盐水介质下,抗-D、-C、-E均不凝集,抗-c、-e均凝集,在抗球介质下抗-D1、-D2、-D3均不凝集。直接抗球试验结果为阳性。
- 杨帆
- 关键词:血型鉴定血型定型试剂谱细胞血型血清学试管法
- 吉林地区朝、满、汉3个民族KIR基因的分布频率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分析吉林地区汉族、满族及朝鲜族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频率与多态性,为探究KIR基因与疾病关联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吉林地区129名满族、198名朝鲜族及201名汉族人群的KIR基因进行分型。结果KIR3DL2、KIR3DL3、KIR3DP1及KIR2DL4在所有检测对象中均为100%检出。KIR2DL1、KIR2DL3、KIR2DS4、KIR3DL1及KIR2DP1等基因在这3个民族中的检出频率较高,介于93%~98%之间。相比之下,KIR2DL2、KIR2DL5、KIR3DS1、KIR2DS1、KIR2DS2、KIR2DS3及KIR2DS5的检出率较低,分布在13%~45%。特别是满族KIR2DL5(17.83%)与KIR2DS1(17.83%)的基因检出频率显著低于吉林地区朝鲜族(42.93%、47.47%)和汉族(33.83%、33.33%);吉林地区朝鲜族KIR2DL5(42.93%)与KIR2DS1(47.47%)的检出频率显著高于汉族(33.83%、33.33%)和满族(17.83%、17.83%);吉林地区汉族单体型KIRAA的频率在吉林3个受检民族中是最高的为61.19%,显著高于朝鲜族(42.93%),以上各组差异比较P<0.05,经Bonferroni校正后,Pc<0.05。结论吉林地区的朝鲜族、满族与汉族在KIR基因分布方面既体现了中国人群KIR基因多态性,又各自展示了独特的民族遗传特性和地域性。
- 韩瑜杨帆刘玲玲聂婷婷杨旭焦立新
-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基因型朝鲜族满族
- 长春地区无偿献血者HPA1-6,15基因分型及频率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于江虹杨帆
- 关键词:基因分型基因频率血小板抗原捐献者血小板抗体机采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