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帆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残石
  • 1篇胆道镜
  • 1篇胆道镜治疗
  • 1篇胆宁片
  • 1篇多发
  • 1篇多发结节
  • 1篇性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性细胞...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原发性肝癌患...
  • 1篇造口
  • 1篇造口袋

机构

  • 4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4篇杨帆
  • 3篇张芬
  • 2篇周波
  • 2篇李蕊
  • 2篇刘海燕
  • 1篇马海燕
  • 1篇马泽君
  • 1篇陈先祥
  • 1篇周晋航
  • 1篇谢玉波
  • 1篇刘薇
  • 1篇李海琴

传媒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B超引导下经皮微波固化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2013年
B超引导下经皮微波固化(PMCT)治疗肝脏的恶性肿瘤,适用于肿瘤直径≤6cm的单发结节或是多发结节〈3枚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也可用于肝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性肝癌患者的治疗。因此,PMCT已成为一种直接有效,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手段。
刘海燕张芬李海琴李蕊周波杨帆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患者微波固化治疗B超引导经皮微波固化不能手术切除多发结节
胆宁片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残石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胆宁片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胆宁片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另将同期收治的50例仅接受胆道镜治疗的胆道残余结石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术后第7天的治疗组肝...
吴士兴阿彩岭杨帆张芬周晋航陈先祥马泽君
关键词:胆宁片胆道镜胆道残石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简易造口袋的制作及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结肠造口术后的患者,大多会使用造口袋来收集造口排泄物,以保持造口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市售造口袋种类繁多,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底盘长期粘在皮肤上,易导致局部皮肤发痒、发红,甚至溃疡;由于器件大,夏季佩戴时向外突出影响外观;常要清洗更换,外出时有诸多不便;一次性造口袋价格相对较高,经济困难患者难以承受;排泄物稀时易从四周溢出;睡眠时常因造口袋与排泄物流向不一致,致使排泄物向外溢出;患者弯腰活动时极易导致渗漏等。为此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于2011年1月研制了一种简易造口袋,有效地解决了以上困难。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刘海燕谢玉波周波张芬李蕊马海燕杨帆
关键词:造口袋结肠造口术后周围皮肤排泄物皮肤发痒经济困难
血液净化对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我院经烧伤科收治符合研究标准的烧伤患者28例。根据烧伤脓毒症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烧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24、48h血液中WBC、Lac、Na+、PCT、PaO2/FiO2、BUN、Scr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1d相比,治疗后24、48h观察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在同一治疗时间点中氧合指数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24、48hLa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24、48h的Lac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Lac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Scr浓度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同一时间点观察组Scr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或P<0.001);观察组治疗后24、48h的BUN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同一治疗时间点Scr、BUN水平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WBC计数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同一治疗时间点WBC计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治疗时间点较治疗前Na+浓度均有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各治疗时间点比较观察组血清Na+浓度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PCT表达水平呈下降的趋势(P<0.05);同一时间点观察组PCT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治疗后TNF-a、IL-6与IL-8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48h的TNF-a、IL-6与IL-8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佳(P<0.05);两组间治疗后各时间点TNF-a、IL-6与IL-8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P<0.05)。结论烧伤脓毒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
杨帆周伟刘薇赵坤郑梁张翔
关键词:血液净化烧伤脓毒症血清炎性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