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
- 作品数:48 被引量:2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检测急性脑缺血出血性转化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4
- 2008年
-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检测急性脑缺血出血性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3.0T MRI对36例经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及常规T1增强序列,并于一周内复查常规MRT1序列。比较SWI及T1强化异常范围与复查MR出血范围的一致性。结果发生出血性转化的5例患者SWI及常规T1增强序列均有异常表现,1例患者T1增强存在异常强化区,复查MR未示明确出血灶。比较SWI异常区面积、常规T1增强异常区面积及复查常规MR T1出血面积,发现SWI异常区面积与复查常规MR T1出血面积符合率较高。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的价值优于常规T1增强扫描。
- 杨春朱丽丽徐凯
- 关键词:脑缺血脑出血溶栓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探讨3.0T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显示胶质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在手术前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脑胶质瘤患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原始数据采集后传人工作站,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分别获得各自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并测定8例高级别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各向异性指数图(FA值)。分析肿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关系,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16例Ⅰ~Ⅱ级胶质瘤推移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8例Ⅲ~Ⅳ级胶质瘤浸润破坏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肿瘤病灶区和灶周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的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病灶区与灶周水肿区的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区域的F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TI技术可在活体清晰、无创、直观地显示脑胶质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DTI的MD值和FA值可区分高级别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DTI技术对脑胶质瘤术前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手术风险和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李祥于如同徐凯李凤朝范月超高文昌郭克勤潘昕杨春
-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显微手术纤维束成像
- 脾脏原发淋巴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临床罕见的脾脏原发淋巴瘤(PSL)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原发淋巴瘤3例,分析其CT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3例均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CT表现为多发肿块型2例,巨块型1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7.7岁。结论PSLCT表现较具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确诊依靠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
- 马喜娟汪秀玲杨春李绍东张秀莉徐凯
- 关键词:脾脏淋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SPIO与Gd-DTPA增强对裸鼠肾癌移植瘤显影价值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比较SPIO与Gd-DTPA增强对裸鼠肾癌移植瘤显影价值。方法:种植人肾癌Ketr-3细胞的雄性裸鼠14只,随机分为2组:SPIO组7只,Gd-DTPA组7只。SPIO组先行T_2WI平扫,后快速注入Resovist,注药后即时、10min重复T_2WI序列。Gd-DTPA组先行T_1WI平扫,后快速注入Gd-DTPA,注药后即时、10min重复T_1WI序列。扫描结束分别测量两组移植瘤增强前后的信号强度及计算相对增强率。结果:SPIO组注入Resovist后,即时移植瘤T_2信号强度(SI)开始下降,10min后T_2SI逐渐回复。Gd-DTPA组注入Gd-DTPA后,即时移植瘤T_1SI明显增加,10min后T_1SI亦维持于较高水平。结论:Gd-DTPA对于肾癌移植瘤的诊断有着较长的强化时间窗,且强化效果较SPIO更明显。
- 杨春路欣程丽张秀莉荣玉涛徐凯郑骏年
- 关键词:肾癌超顺磁性氧化铁钆喷替酸葡甲胺
- 大鼠超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周围区CT灌注参数动态变化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及再灌注过程中缺血周围区CT灌注参数的动态变化与病理损伤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2 h组(B组)和缺血6h组(C组),B组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分为0h、0.5h、1h、2h、4h、6h、24h组;C组也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分为0h、0.5h、1h、2h、24h组。每组各4只。各组动物于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行CTPI检查。扫描完成后立即处死大鼠行光、电镜检查。结果:A组脑血流灌注参数相对值及光、电镜结果均未见异常改变。B组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rCBF、rCBV值逐渐上升,rMTT、rTTP值逐渐下降,再灌注后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显示B组缺血周围区神经元密度减小,部分细胞体积增大呈空泡变,部分神经元胞体及胞核浓缩。C组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rCBF仍维持在低水平。光镜显示C组R 24h见较多细胞胞浆嗜伊红染。电镜下B组缺血周围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但尚完整。C组缺血周围区胞浆电子密度轻度升高,线粒体嵴有断裂。结论:CT灌注成像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及再灌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与病理损伤机制有一定相关性,缺血2h缺血周围区脑组织为可逆性损伤,缺血6h缺血周围区脑组织为不可逆性损伤。
- 杨春荣玉涛马红路欣陈高红权强徐凯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 磁敏感加权成像测量脑铁含量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半定量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脑灰质核团铁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PD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PD患者(Honcn-Yahr分级为Ⅰ级10例、Ⅱ级9例、Ⅲ级9例、Ⅳ级6例、Ⅴ级6例)、3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行常规头颅磁共振成像后行磁敏感加权成像,经SWI后处理软件得到相位图像,然后在图像上手工绘制感兴趣区,分别测量黑质致密带、黑质网状带、红核、壳核、苍白球、尾状核头的信号值.结果 P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黑质致密带、黑质网状带、红核、壳核、苍白球、尾状核头的信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43、0.003、0.023、0.001、0.033).PD组受累更严重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这种差异更明显.PD组黑质致密带和苍白球信号值与Hoehn Yahr分级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黑质致密带r=-0.943、苍白球r=-0.923.均P<0.01).黑质网状带、红核、壳核、尾状核头与Hoehn-Yahr分级相关性较小(黑质网状带r=-0.496、红核r=-0.480、壳核r=-0.494、尾状核头r=-0.471.均P<0.01).结论 利用SWI测定黑质致密带、苍白球的铁含量在PD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并与Hoehn-Yahr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反映PD病情严重程度.
- 沈霞陈晓鹏杨春徐凯崔桂云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帕金森病铁
- 高场MRI动态增强联合MRCP在肝外癌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联合MRCP在肝外癌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MRCP检查及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变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0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包括胆管癌15例、壶腹癌5例、胰头癌7例、壶腹周围十二指肠癌1例、胆囊癌2例,其中1例胰头癌漏诊,2例胆管癌和1例壶腹癌误诊为炎症,病灶定性诊断准确率和组织起源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7%、93.3%。结论:高场MRI动态增强和MRCP技术的联合应用能为肝外癌性胆道梗阻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绍东徐凯张秀莉杨春陈高红李江山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胆道梗阻MRCP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评价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皮质脊髓束(CST)受损程度的意义及其与肌力恢复的关系.方法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1月至2009年5月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单侧基底节区HICH患者35例,术后10 d应用3.0T磁共振DTI技术检测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CST,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观察CST损伤程度,HICH患者康复治疗2月后采用Brunnstrom标准进行肢体肌力检查,分析CST损伤程度与肢体肌力的相关性.结果 10例健康志愿者CST显示清晰.35例HICH患者CST受损的模式有3种:纤维束显示达正常侧的2/3或相仿(11例),患者肢体肌力恢复最好;纤维束显示小于正常侧的2/3(18例),患者肢体肌力恢复较好;纤维柬显示小于正常侧的1/3(6例),患者肢体肌力恢复最差.CST受损患者患侧的FA值均较健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CST损伤患者患侧的FA值、肢体肌力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CST损伤程度与肌力恢复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r=0.931,P=0.000).结论 应用磁共振DTI技术可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走形及分布,能够早期检测HICH患者CST的损伤程度,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损伤的评估、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李祥于如同徐凯杨春
- 关键词:脑出血弥散张量成像皮质脊髓束
- 20例髓母细胞瘤MRI影像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总结髓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提高髓母细胞瘤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肿瘤位于小脑蚓部12例,第四脑室6例,小脑半球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脑积水;MRI平扫示T1WI序列呈低信号6例,稍低信号7例,等信号7例;T2WI序列呈高信号4例,稍高信号9例,等信号7例;反转恢复序列呈高信号6例,稍高信号13例,等信号1例;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为高信号9例,稍高信号9例,稍低信号2例;15例行增强扫描,瘤体普遍强化13例,瘤体内多发斑片状、结节状强化2例;MRI术前诊断髓母细胞瘤18例。结论 典型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小脑蚓部,MRI成像有其较典型特征。
- 华荣徐凯杨春徐超刘一萍李曾
-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小脑MRI
-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性质的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评价高场强磁共振诊断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的价值.方法 5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 RV)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下腔静脉阻塞端的性质.结果 5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中MRV显示下腔静脉完全阻塞37例,不完全阻塞14例;节段性阻塞14例,节段性狭窄3例;膜性阻塞23例,膜性带孔狭窄10例.DSA显示完全阻塞38例,不完全阻塞13例;节段性阻塞13例,节段性狭窄4例;膜性阻塞24例,膜性带孔狭窄9例.MRV正确显示其中不完全阻塞12例.以DSA为金标准,MRV诊断下腔静脉阻塞性质的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为97.4%、阴性预测值为92.3%.结论 MRV诊断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类型有重要价值,术前准确诊断阻塞段类型有助于指导介入治疗方案的制订.
- 路欣徐凯顾玉明杨春李绍东王小龙李曾张庆桥祖茂衡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腔静脉肝静脉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