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T、CRP检查在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查在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CT、CRP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的PCT、CRP检测水平,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观察组治疗前后的PCT、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PCT水平为(5.29±2.96)ng/ml、CRP水平为(75.62±18.56)mg/L,均高于对照组的(0.43±0.12)ng/ml、(14.02±5.72)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CR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4.00%、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1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72 h的PCT、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72 h的PCT、CRP水平低于治疗后48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在重症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PCT、CRP水平进行监测有利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 梁涛杨春媚
-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重症细菌感染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检测方法在临床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种检测方法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的检测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血常规指数[主要是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脆性、血红蛋白电泳等方法检测,另选取40例非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者进行上述检测方法,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电泳检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表型阳性35例,阴性5例,MCV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表型阳性34例,阴性6例;红细胞脆性检出阳性28例,阴性12例,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进行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电泳等检测,可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筛查与确诊提供较可靠的临床依据。
- 舒云华陈燕玲杨春媚
- 关键词: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脆性血红蛋白电泳
- 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耐药变异与基因型的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耐药变异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及HBV变异位点与肝功能指标、HBVDNA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462例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釆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的耐药突变位点以及基因型,并对HBV耐药变异与基因型、肝功能检测指标、HBV DNA病毒载量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462例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测耐药变异株45例,变异率约为9.74%;其中180M和204I/V突变株16例,35.5%;204V突变株6例,13.3%;204I突变株13例,28.9%;180V突变株3例,6.7%;181V突变株3例,6.7%;207I突变株1例,2.2%,236T突变株3例,6.7%。HBV基因型中B基因型105例,C基因型337例,B基因型和C基因型联合感染4例,D基因型0例,其他基因型2例。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乙肝患者的耐药变异位点与基因型、肝功能指标ALT无相关性(P>0.05),与HBVDNA病毒载量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 1.茂名地区的HBV基因型可能与其他南方地区的基因型有差异,以HBV-C基因型为主;2.PCR-反向点杂交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发现核苷类药物治疗后耐药位点的检测方法;3.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显示乙肝患者的耐药变异位点与肝功能指标AL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无相关性,HBV-DNA病毒载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有一定相关性。
- 张达衡陈红玲谭满胜陈瑞林杨春媚
- 关键词: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
- IMA、Mb和cTnI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评价研究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血清肌红蛋白(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因急性胸痛发作入院接受治疗的病人145例,根据是否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分为AMI组和非AMI组,同时选取健康人群40名为对照组。行血清Mb、cTnI、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IMA水平检测,对比分析Mb、cTnI、CK-MB、IMA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AMI组病人血清IMA、Mb、cTnI、CK-MB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非AMI组均显著升高(P<0.05);各指标单独检测时,IMA的诊断敏感度最高,Mb的诊断特异度最高;IMA+Mb+cTnI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0%、95.7%,均高于任一单独指标检测。结论 IMA、Mb、cTnI联合检测用于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梁涛杨春媚许明艺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
- 抗CCP、RF、CRP、ASO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115例RA患者和131例非RA的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RF、CRP、ASO。结果抗CCP、RF、CRP的阳性率在RA组显著高于非RA组,抗-CCP对RA的敏感性为65.2%,CRP对RA的敏感性70.0%,RF的敏感性较抗-CCP和CRP稍低,为60.9%。特异性以抗CCP为最高93.9%,RF对RA的特异性为80.3%,CRP较低为58.0%,经统计学检验,抗CCP的灵敏性与RF、CRP无统计学差异;其特异性比RF、CRP高;ASO在RA组的阳性率很低(12.5%),和非RA组的9.2%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抗CCP对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抗CCP、RF和CRP可进一步提高对RA的诊断鉴别诊断,ASO对RA的诊断意义不大,可作为了解RA病人是否因感染链球菌的指标。
- 刘发河曾海莲郑小江杨春媚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类风湿因子
-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AST/ALT比值及血小板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AST/ALT比值及血小板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12例慢性肝纤维化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比值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C-Ⅳ、LN及AST/AL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成正相关,随着肝纤维化的加重发展而逐渐增高,而PLT与肝纤维化分期成负相关,随纤维化分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经统计肝纤维化指标与AST/ALT比值和PLT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A、C-Ⅳ、LN、AST/ALT、及PLT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刘发河曾海莲郑小江杨春媚
- 关键词:肝纤维化层黏蛋白血小板计数
- 3种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应用于胃癌的价值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3种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应用于胃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42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该院收治的42例良性胃部疾病患者作为良性胃病组,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体验且无胃部疾病的42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3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与糖类抗原724(CA724)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结果胃癌组CA199、CEA与CA724水平、单项阳性率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与对照组(P <0.01)。良性胃病组CA199、CEA与CA724水平、单项阳性率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3种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胃癌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保证患者的诊断质量。
- 梁涛杨春媚许明艺
- 关键词:肿瘤特异性抗原胃癌CEACA724CA199
- Tg及TSGF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我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恶性组和150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为良性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150名受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Tg和TSGF;按照病理学检测结果将恶性组患者分为Ⅰ期(44例)、Ⅱ期(39例)、Ⅲ期(40例)、Ⅳ期(27例),比较不同分期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清Tg、TSGF水平;分析血清TSGF、Tg阳性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良性组的血清TSGF、Tg水平高于对照组,恶性组患者的血清TSGF、Tg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Ⅰ期与Ⅱ期血清Tg、TS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患者的血清Tg、TSGF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Ⅲ期患者;Ⅲ期患者的血清Tg、TSGF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患者(P<0.05);出现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其血清TSGF、Tg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对血清Tg和TSGF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甲状腺癌,并为疾病的病程、是否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提供判定依据,在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杨春媚梁涛
-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甲状腺癌
- 宫颈组织病变与检测HPV基因分型的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为临床宫颈癌的筛查、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在本院诊治2 000例疑似宫颈病变女性,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3种HPV基因型,统计HPV各基因型的感染率,分析HPV及基因型分布与子宫病变的关系。结果 2 000例宫颈疑似宫颈病变女性中,基因芯片检测出的HPV阳性标本662例,HPV感染率为33.1%(662/2 000)。354例宫颈不同程度病变组织中HPV阳性295例,其中LSIL,HSIL及宫颈癌样本中HPV的检出率分别为76.6%(157/205)、91.9%(125/136)、100%(13/13)。共检出12种HPV基因型,检出率最高的5种基因型分别为HPV16,18,58,31,52。宫颈病变级别越高,HPV多重感染率越高。结论 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组织不同程度病变密切相关,HPV基因分型检测及诊断在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筛查及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张达衡陈红玲杨春媚陈瑞林
- 关键词:宫颈疾病基因型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脂联素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DPN)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MV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茂名市人民医院在2022年3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5例T2DM患者资料,将其按照是否并发MVP分作A组(并发MVP)43例及B组(未并发MVP)32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C组.对比三组各项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空腹血糖(FBG)、VEGF、ADPN及Hcy水平预测T2DM并发MVP的效能.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T2DM患者MVP与FBG、VEGF、ADPN及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组糖尿病病程长于B组(P<0.05).A组、B组、C组的FBG、VEGF、Hcy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而ADPN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证实,FBG、VEGF、ADPN及Hcy水平联合预测T2DM患者并发MVP的效能相较于单一指标明显更佳.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证实,T2DM患者MVP与FBG、VEGF、Hcy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ADPN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随着VEGF、Hcy水平的升高以及ADPN水平的降低,T2DM患者并发MVP的风险增加.
- 杨春媚梁涛黎霞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