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奎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基因
  • 4篇杂交
  • 4篇杂交粳稻
  • 4篇配合力
  • 4篇粳稻
  • 4篇基因型
  • 3篇基因型筛选
  • 2篇性状
  • 2篇玉米
  • 2篇杂交粳稻亲本
  • 2篇亲本
  • 2篇自交
  • 2篇自交系
  • 2篇SSR标记
  • 1篇多基因
  • 1篇行粒数
  • 1篇性状基因
  • 1篇玉米粗缩病
  • 1篇玉米自交系
  • 1篇枝梗

机构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天津市水稻技...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苏沿江地区...

作者

  • 6篇梁奎
  • 5篇洪德林
  • 4篇江建华
  • 4篇黄殿成
  • 3篇石明亮
  • 3篇阮方松
  • 3篇赵凯铭
  • 3篇谢辉
  • 2篇马文霞
  • 1篇刘健
  • 1篇孙程
  • 1篇戴剑
  • 1篇郭媛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玉米新选自交系2个组合6个世代穗行数和行粒数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新选玉米自交系间穗行数和行粒数一般配合力差异较大,分析这些自交系间有利等位基因的分布,有助于自交系的持续改良。本研究选用其中3个自交系组配成2个组合的P1、P2、F1、B1、B2、F2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穗行数和行粒数2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玉米穗行数性状在S1×S3组合中表现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在S3×S7组合中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以主基因遗传为主。行粒数性状在2个组合中均表现为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主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位点显性总效应大于加性总效应。研究结果暗示通过有利等位基因聚合改良这些自交系的穗行数比行粒数更有效。
石明亮江建华梁奎郭媛薛林胡加如黄小兰洪德林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穗行数行粒数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杂交粳稻亲本穗长和枝梗数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被引量:9
2011年
提高杂交粳稻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大穗型杂交粳稻恢复系。为使配合力改良更有效,选用115对SSR引物扩增6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12个恢复系的标记基因型,并按NCⅡ(North Carolina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72个F1组合,分析18个亲本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长3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结合亲本SSR分子标记数据和性状配合力数据筛选3个穗部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结果发现:23个标记基因型与亲本3个穗部性状配合力显著相关。其中1个标记基因型与亲本3个性状配合力都相关;7个标记基因型与亲本2个性状配合力都相关;15个标记基因型与亲本单个性状配合力相关。标记基因型RM8254-120/180对3个性状的配合力效应都是正的,可使F1的每穗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长3个性状值分别增加21.63%、21.12%和16.12%。与亲本2个性状配合力相关的7个标记基因型中有6个标记基因型对亲本的配合力效应是正值,1个标记基因型对亲本的配合力效应是负值。
黄殿成阮方松刘健谢辉赵凯铭梁奎江建华蔡勇林洪德林
关键词:粳稻配合力穗长
杂交粳稻亲本米质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鉴定被引量:11
2011年
杂交粳稻米质整体水平不如常规粳稻也是限制杂交粳稻广泛种植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选用115个SSR引物扩增6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12个恢复系的标记基因型,并分析72个F1组合谷粒长、谷粒宽、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10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结合亲本SSR分子标记数据和性状配合力数据筛选了10个米质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结果共鉴定出30个SSR标记基因型与亲本10个米质性状配合力显著相关,其中25个与亲本米质性状不良配合力相关,5个与优异配合力相关。标记基因型RM263-175/180和RM444-230/240可以使F1整精米率分别提高3.2%和2.5%。RM3-120/150可以使F1谷粒长缩短2.4%,RM444-180/240可以使F1谷粒宽增加2.1%。RM428-273/294可以使F1植株上的杂交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减少7.0%。有8个标记基因型同时也影响产量性状配合力。RM3-120/150同时可以使F1的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分别增加15.9%和10.9%。RM1211-150/160可使F1的糙米率和精米率分别减少0.9%和1.1%,同时使F1的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分别增加21.8.%和20.4%。RM23-150/160可使F1的垩白米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增加44.1%和45.7%,同时使F1的单株日产量和每穗总粒数分别增加11.2%和11.6%。这些结果可用于指导亲本米质性状和产量性状配合力的分子标记辅助改良以及未来杂交粳稻组合配置中的亲本选配。
黄殿成梁奎孙程江建华石明亮戴剑谢辉赵凯铭阮方松马文霞洪德林
关键词:粳稻配合力SSR标记米质
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
我国杂交粳稻经过30多年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杂交籼稻的发展而言,却显严重滞后。杂交籼稻的种植面积已占中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7%,而杂交粳稻仅占3%。杂交粳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
梁奎
关键词:粳稻配合力SSR
文献传递
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被引量:21
2010年
提高杂交粳稻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改良其恢复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为使之更富成效,选用115个SSR引物扩增6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12个恢复系的标记基因型,并按NCII遗传设计配制72个F1组合,分析18个亲本的单株日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5个性状的配合力,结合亲本SSR分子标记数据和性状配合力数据筛选了5个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结果发现20个SSR标记基因型与亲本产量及其构成性状配合力显著相关。其中8个与亲本单个性状配合力相关;6个同时与亲本2个性状配合力相关;4个同时与亲本3个性状配合力相关;2个同时与亲本4个性状配合力相关。同时与多个性状配合力相关的标记基因型,对各性状的作用方向有正有负。RM152-165/170是单株日产量和单株有效穗数优异配合力效应最大的标记基因型,可使F1的相应性状值增加20.6%和12.7%。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可直接用于粳稻恢复系配合力的分子标记辅助改良。
梁奎黄殿成赵凯铭阮方松谢辉马文霞洪德林
关键词:粳稻配合力SSR标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玉米GY220×1145组合粗缩病抗性的QTL定位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玉米粗缩病是近年严重影响中国玉米生产的病害,研究其QTL定位有助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效率。该研究调查了GY220×1145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109个家系(F10∶11)在2个环境下粗缩病的抗感表型值,结合该组合由272个DNA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分别采用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Win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 2.0软件中CIM方法,检测了玉米粗缩病的抗性位点。结果表明:(1)运用Win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中CIM法,检测到5个抗玉米粗缩病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6.9%~17.6%,其中有3个QTL在2个环境下都检测到。5个QTL的加性效应变异幅度为-8.57~11.94。(2)用QTL Network 2.0软件中CIM法,检测到1个控制玉米粗缩病的位点MRDD2-22,解释表型变异的9.0%,加性效应为6.93。在第5连锁群与13连锁群之间存在1对非主效QTL间的互作,解释表型变异的7.4%,互作效应为-7.70。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都检测到的位点是MRDD2-22,位于第4染色体长臂g7M7806~n142标记区间,抗性等位基因来自自交系1145,平均加性效应为9.3。MRDD2-22位点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玉米自交系粗缩病抗性的改良。
石明亮薛林梁奎黄殿成黄小兰胡加如江建华阮方松陈国清陆虎华程玉静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洪德林
关键词:玉米玉米粗缩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