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毓龙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带隙
  • 1篇等离子体共振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有限时域差分...
  • 1篇折射率
  • 1篇品质因子
  • 1篇腔结构
  • 1篇缺陷模
  • 1篇微腔
  • 1篇微腔结构
  • 1篇五角棱镜
  • 1篇物理光学
  • 1篇离子
  • 1篇晶体
  • 1篇棱镜
  • 1篇共光路
  • 1篇光束
  • 1篇光纤
  • 1篇光学
  • 1篇光子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

作者

  • 3篇武毓龙
  • 2篇孙晓红
  • 1篇刘薇
  • 1篇孟莉
  • 1篇王尧

传媒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十重准晶光子晶体缺陷模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十重准晶光子晶体(QPC)缺陷模的性质,观察引入不同缺陷时十重准晶对光路的影响。基于介质柱在空气背景中的十重准晶光子晶体结构,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其透射谱,通过改变晶体结构,引入点缺陷和线缺陷,研究缺陷模的特性,观察光路变化情况,从而设计出特性优良的微腔和波导结构。在TE偏振模式下,改变介质柱的形状、大小和缺失等,观察缺陷准晶透射谱特性的变化。计算点缺陷微腔品质因子(Q值)并优化微腔结构,发现当去掉中心点介质柱时十重准晶有最大的Q值。设计不同缺陷的波导结构,观察光场的传播情况,发现不同的波导结构可以控制不同的光路和选择不同的入射光频率。
武毓龙孙晓红刘薇
关键词:物理光学缺陷模品质因子有限时域差分法
准晶光子晶体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研究
准晶的概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科学家Steinhardt率先引入到固体物理学领域的,当时的的定义是“长程有序的非周期结构。”随后,以色列科学家Shechtman和我国科学家郭可信院士等相继在Al-Mn和Ti-V-Ni...
武毓龙
关键词:微腔结构
文献传递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2013年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把光纤传输技术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有机结合,对于实时传输和精确测量有着重要意义。通过Comsol Multiphysic软件对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结构和调制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在固定入射光波角度和固定入射光波波长的情况下,对溶液折射率与光场强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给出了拟合曲线。结果表明待测溶液折射率与光场强度有着严格的线性关系,且传感器对液体折射率有着极高的灵敏度。
王尧孙晓红孟莉武毓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