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万熙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媒介
  • 2篇荣誉
  • 2篇荣誉感
  • 2篇青年
  • 2篇感知
  • 2篇城市
  • 1篇地标
  • 1篇心理
  • 1篇心理体验
  • 1篇信使
  • 1篇性别
  • 1篇仪式
  • 1篇仪式理论
  • 1篇疫情
  • 1篇意象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场
  • 1篇在场
  • 1篇中国青年
  • 1篇中国人民

机构

  • 11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荷兰乌德勒支...

作者

  • 11篇毛万熙
  • 2篇吴璟薇
  • 1篇王晨燕

传媒

  • 2篇国际新闻界
  • 2篇城市管理与科...
  • 1篇青年探索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精神文明导刊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信息技术与管...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莱默尔论媒介:从病毒、感知到人工智能被引量:15
2021年
如何同时超越"意义"导向的媒介概念和"物质性"导向的媒介概念,以及如何将这种概念和日常生活的交往/传播相关联?德国媒介哲学家西比尔·克莱默尔(Sybille Kr?mer)通过对作为媒介的病毒、中西文化与信使隐喻、媒介性与噪音、媒介与感知、人工智能的媒介性进行深入阐发,简明清晰地阐述了其基于信使模型的媒介性理论,并展示了这种理论对于"内容"媒介概念和"物质性"媒介概念的双重超越。
曾国华毛万熙
关键词:病毒
场景理论视角下老工业基地区域品牌识别系统构建被引量:2
2016年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在1973年用“后工业化社会”描述20世纪下半叶从工业化社会中孕育出的新结构,并预言这种结构将会在21世纪产生新的社会形式,“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将成为社会革新和政策形成的根源”.如今,学者的预言得到了历史的印证,全球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
眭谦毛万熙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区域品牌后工业化社会学
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仪式场中的荣誉感考察被引量:1
2021年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在国家事务和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态度表征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与对政治思想、时代文化的践行程度。本文将 2019 年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这一重要的国家仪式活动作为研究背景,围绕仪式理论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性抽样的方式共访谈了 15 名参与此次国庆仪式的在京高校大学生,考察他们在仪式参与中的荣誉感演变过程。研究发现:青年"荣誉感"的培养与建构的过程是一条包含连续的生命经验的互动符号链,国家通过创设具有"青年在场"机会的仪式场,为青年创造了更多认识国家、思考自我与国家关系的机会。国庆仪式场中青年人迸发的荣誉感促进了青年"榜样力量"的形象输出与媒体建构,仪式中的青年再生产的国家认同及青年文化形成了集体记忆及文化符号,进而在融入青年日常经验的进程中有效地抵御了糟粕文化对"青年与国家关系"的腐蚀。青年在国家事务或者活动参与中彰显出来的荣誉感演变与建构的过程,对我国当前的青年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王兆鑫高彦菁毛万熙
关键词:仪式理论
涵化理论视野下《纽约时报》涉藏报道批判被引量:2
2012年
西藏问题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搞和平演变的重要议题,也是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关注中国的重点。西方主流媒体的涉藏报道充满了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种不客观的报道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
王晨燕毛万熙
关键词:《纽约时报》涵化理论中国人民主流媒体
职业书写的“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民国时期的中文打字机与女打字员被引量:2
2022年
作为西方技术史和媒介史研究焦点的机械打字机深度参与了20世纪之交西方女性的社会角色变迁,引发西文职业书写技艺的“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过程,也造就了“女打字员”的经典形象。但是,当前对于女打字员的流行叙事主要基于“标准”的西文打字机,尚未考虑到技术语言与之迥异的中文打字机。本文借助文化技艺的理论视角,以媒介考古的分析方式追溯了民国时期中文打字机这一新生媒介与文书从业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细致比较了机械书写技艺在早期中西方职业书写领域的“去性别化”和“再性别化”过程,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与围绕中文打字机所形成的操作技艺和操作链息息相关。本文展现了作为一种“不显眼的知识技术”的打字机是如何参与性别角色变迁的,在通行的西方女打字员叙事模式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媒介史版本,并重估了中国女性在媒介技术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揭示了中国在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技术世界中于性别和民族双重层面的挣扎求索。
吴璟薇毛万熙张金牛
融合、连通与共建共享:新时代中国特色媒介治理研究
2022年
加速爆发的媒介技术革命打破了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发展格局,也为技术、社会、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媒介技术创新经验相结合,积淀了大量关于新时代媒介技术的重要论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媒介技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综合使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习近平重要讲话与著作的大数据样本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与文本分析,阐明了其关于媒介技术论述的关键词、发展趋势、核心主题,并从媒介技术认知、治理、伦理三方面详细剖释了其理论框架,讨论了其对学界的研究启示.习近平从媒介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本质出发,对当代社会变迁动力做出了最新阐述,揭示了媒介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媒介技术对世界变革的推动力量,并将对媒介技术的系统认知应用于媒介技术治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媒介技术伦理,指导中国特色媒介技术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吴璟薇毛万熙
关键词:媒介伦理媒介技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
基于触媒理论的城市品牌化策略——5P模型的理论及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一、城市品牌构建的风险困境 城市品牌的重要性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意识到在城市的品牌、形象、声誉与城市对内外部目标受众的吸引力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基于这种认知,越来越多的城市愿为自身品牌构建提供财务支持,以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吸引投资、就业、旅游或其他发展目标.
毛万熙
关键词:城市品牌品牌化触媒目标受众
公共空间的共同生产:数字媒介如何形塑城市意象——以抖音地标AR特效为例被引量:10
2020年
本文以短视频社交应用抖音为例,考察数字媒介技术及其提供者、使用者在城市意象形塑中的角色。通过对抖音首批上线的城市地标增强现实特效及用户生产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在城市意象生成过程中,数字媒介技术、数字平台、媒介使用者在表征对象、生成环境、伴生效应三个层面介入其中并彼此关联,其间并不存在主导与控制的固定结构,而是在媒介技术、平台、使用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流动可变的关系网络,进行着"公共空间的共同生产"。
毛万熙
关键词:数字媒介城市意象公共空间
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仪式场中的荣誉感考察
2021年
“荣誉感”作为个体对来自国家和社会褒扬与赞誉的主观感受及自我肯定性的心理体验而言,本质上是个体一种内在的德性,是个体在组织或国家社会参与中衍生的感知体验;其对于个人生活及社会参与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或价值。通过考察青年群体在国庆仪式中的荣誉共识及再建构过程。
王兆鑫高彦菁毛万熙
关键词:感知体验荣誉感主观感受肯定性青年群体心理体验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基层镜像:一个中国乡村舆论场的田野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乡村是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基层权力运作单位。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暴发期间正确引导乡村舆情、回应群众关心的议题、确保政府公信力与群众安全感,关系到农村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本文运用田野研究的范式,考察疫情期间中国北方某农村内部的舆论现象及其衍生的社会行为,呈现各方行动者在基层舆论场中的角色扮演及其社会影响,绘制出村民的日常话语、数字舆情、情绪认知、群体行为的互动图景。以此为基础,本文建构出基层舆论场中各方力量的互动模式,进一步揭示了新时期基层乡村在危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促进基层社会科学信息传播的对策建议。
王兆鑫毛万熙
关键词:基层社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