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俊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篇增升装置
  • 1篇失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前缘缝翼
  • 1篇涡流发生器
  • 1篇襟翼
  • 1篇风洞
  • 1篇风洞试验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中国商飞上海...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船舶及海...

作者

  • 2篇毛俊
  • 1篇张彬乾
  • 1篇鲁岱晓
  • 1篇陈迎春

传媒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襟翼涡流发生器风洞试验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解决飞机起降阶段增升装置襟翼打开时上表面发生的气流分离,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进行了襟翼加装涡流发生器的优化工作。通过对安装弦向位置、高度、安装角度以及安装间距等几个参数的风洞试验研究,优选出了具有最佳气动特性的涡流发生器方案。
毛俊鲁岱晓
关键词:涡流发生器风洞试验
前缘缝翼开缝改善增升装置失速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大型民机高升力构型多采用多段式增升装置,大迎角飞行时,前缘缝翼上表面可能出现流动分离,造成缝翼尾迹流区迅速增厚,加剧缝翼与下游翼段气流的交混作用,导致各翼段环量减小、升力下降,最终发展为失速。针对多段式增升装置大迎角失速问题,本文基于有限体积RANS方法,研究了前缘缝翼开缝改善增升装置失速特性的作用机理与参数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前缘缝翼开缝可有效推迟缝翼流动分离的发生,抑制缝翼尾迹区发展及缝翼与下游翼段附面层气流的交混,减缓对襟翼流动的不利影响,显著改善增升装置失速特性;开缝位置及射流出口方向对前缘缝翼流动的控制效果影响明显,应根据前缘缝翼形状和工作状态合理设计前缘缝翼开缝方案,以便获取更好的气动性能收益。
刘中元褚胡冰陈迎春毛俊张彬乾
关键词:增升装置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