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兴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6例
-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及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改变,致使相应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可分为颈型(软组织型),
- 汤兴华李晓华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疗法
- 文献传递
- 青少年颈椎病2例报告与分析
- 2005年
- 1 临床资料
翁某某,女,16岁,学生.以颈项酸胀痛伴活动不利反复发作1年为主诉,于2002年1月5日来诊.查体:T:36.8℃,BP:110/72mmHg,P:78次/分,R:17次/分.
- 汤兴华
- 关键词:青少年颈椎病中医治疗推拿治疗生理曲度
- 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6例
-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及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改变,致使相应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可分为颈型(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
- 汤兴华李晓华
- 关键词:穴位耳穴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疗法
- 牵引对颈椎椎间关节作用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1
- 2001年
- 为探讨不同角度下牵引对颈椎椎间关节的作用 ,采用建立完整的颈段脊柱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 ,对前屈、后伸 0~ 30°共 11种不同牵引体位下的椎间关节应力分布及其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颈椎椎间关节所受应力主要为垂直轴上的压应力 ,力值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尤以C5~ 6、C6~ 7为主 ,在牵引作用下 ,前屈位可将其转变为拉压力 ,后伸位仍为压应力 ,二者都随角度的加大而逐渐加大。表明颈椎牵引早期应在前屈或后伸 0~ 10°下 ,后期应结合临床、影像学诊断选择合适的角度。
- 林斌殷浩汤兴华余天泰陈日齐刘献祥
- 关键词:颈椎病牵引术椎间关节有限元分析成人
- 髌周内面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验案1则
- 2020年
- 膝骨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汤兴华治疗该病遵循"以痛为腧"的原则,应用髌周内面推拿治疗该病,可显著提高即刻临床疗效,该文分享典型验案1则。
- 王婷婷汤兴华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以痛为腧
- 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被引量:2
- 1998年
- 笔者自90年以来,采用手法不同角度“拔伸、捺正”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65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63岁,最小40岁,平均51.5岁,治疗时间最长30天,最短6天,平均18天。治疗前均对临床症状进行记录,治疗后对照症状、体征改变情况。
- 林斌汤兴华
- 关键词:颈椎病椎动脉型手法治疗
- 牵引下推正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析
- 本文从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矢状位前后失稳改善的情况分析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以探讨牵引下推正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机理。
- 汤兴华李晓华
- 关键词:颈椎病神经根型手法
- 文献传递
- 耳穴按压治疗特发性振颤1例
- 2008年
- 徐某,女,43岁。首次就诊时间:2006年12月26日。“头颈双手不自主振颤反复发作5年,逐渐加重”为主诉就诊,曾于我院神经内科诊为“特发性振颤”后间断口服心得安,日剂量从3mg逐渐增加到180mg才能部分控制症状。患病以来,时感心烦急躁,夜寐欠安,二便正常,无自汗盗汗,无头痛头晕,每于精神紧张时头颈双手振颤发作或加重,严重时振颤波及背腰和下肢。
- 汤兴华
- 关键词:耳穴按压治疗病例
- 温通散穴位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温通散穴位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对确诊的患者采用温通散穴位贴敷和对照组扶他林乳膏治疗,并对每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mpq评定。结果:两组mpq评分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pq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药穴位贴敷值得推广应用。
- 汤兴华蔡守良陈淑娇纪世健林斌
-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中药贴敷治疗
- 牵引下推正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析
- 本文从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矢状位前后失稳改善的情况分析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以探讨牵引下推正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机理。
- 汤兴华李晓华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疗法生物力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