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5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术中策略及术后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术中策略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52例腰椎退变侧凸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8例患者出现同侧及对侧麻木及疼痛加重,经甘露醇脱水、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保守治疗后症状均在3周内明显减轻或消失。对所有患者进行2个月~25年的随访,发现2013年2月前手术的127例患者均在术后8个月~1年融合。1例患者术后半年因车祸cage退出;1例患者因未听医嘱扶拐2~3个月,腰围保护时间不够,回农村后活动量偏大,术后3个月cage退出,此2例患者均再次出现下肢酸麻、胀痛、无力等症状行翻修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中,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具有确切良好的临床疗效。
- 李祥张世华汤建华王晓雁钱本俄
-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疗效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针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者给予外科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54例(58髋关节脱位),针对所有患者实施切开复位治疗,选择骨盆截骨术、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以及头臼成形术等个性化手术方式治疗。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完成手术后的患髋关节功能以及X线的各项数据进行准确收集并整理,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估标准对最终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外科治疗后针对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1年的随访,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优32髋,良21髋,可4髋,差1髋,优良率91.4%。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和最佳手术治疗时机或手术后髋关节僵硬及髋臼、股骨头发育畸形的患者,选择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最终获得的近期疗效较为显著,针对远期效果仍然需要对患者实施进一步随访。
- 汤建华李祥张世华
-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骨盆截骨股骨截骨
- 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横突间植骨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老年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患者47例均施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横突间植骨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情况,随访复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10~245(121.0±30.1)min;失血量278~1200(415±75.2)ml。单纯硬脊膜撕裂2例,术中给予修补。术后卧床期间并发肺部感染1例,给予治疗后痊愈。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21.5±9.8)月,术后1年X线片显示47例滑脱复位满意,Ⅰ度滑脱者8例复位达100%(8/8),Ⅱ度滑脱者33例复位达90.9%(30/33),Ⅲ度滑脱者6例复位达66.7%(4/6)。47例中钉棒系统位置满意,Cage无下沉及移位。椎旁植骨融合中,有3例不融合。术前JOA评分8~15(12.3±2.6)分;术后JOA评分19~26(23.1±3.2)分;改善率57%~84%,平均改善率(71.3±6.8)%。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横突间植骨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疗效肯定。
- 张世华李祥钱本俄汤建华王晓燕章志祥张金林张世旭
-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管狭窄后路减压脊柱融合术老年
- 手部皮神经营养筋膜修复手指组织缺损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手部皮神经营养筋膜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手背部皮神经营养皮瓣移植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以桡神经拇指背支分支为蒂11例,桡神经手背分支为蒂18例,以尺神经手背分支为蒂11例。优33例,占82.5%;良5例,占12.5%;差2例,占5%。植皮后的优良率为95%。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均成活,未出现1例创面感染及皮瓣坏死。结论手部皮神经营养筋膜修复手部的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术后功能恢复优良,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手指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
- 闻红贵李祥张世华路秀波汤建华
- 急性脊柱创伤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研究急性脊柱创伤诊断及急性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35例脊柱创伤的患者经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受损椎体为T11、T12、L1的7例患者,采用行后路Luque棒4例,后路长节段RF棒3例;受损椎体为T11、L2的7例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3例,后路长节段RF棒3例;腰椎受损患者行加长RF棒10例,用4组AF棒固定6例。术后1月复诊,观察骨折的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评分。结果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Frankel评分有显著改变。结论手术方法的选择应参考患者骨折类型,内固定器的特点,适合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的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减少是很有意义的。
- 李祥张世华汤建华王晓雁闻红贵
- 关键词:脊柱创伤
- 环形减压与常规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环形减压与常规减压治疗腰椎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该院在2011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将其分为常规减压对照组64例与环形减压治疗组58例。其中,常规减压对照组在患者硬脊膜麻醉后,行常规腰板、黄韧带切除术,椎间盘摘除及椎弓根内固定术;环形减压治疗组在常规减压对照组基础之上应用了纤维环向前推压治疗方法,并结合椎板、关节部分病变情况对原先的椎板切术术予以了改进,进行了椎板1/3~2/3切术,包括进行了部分关节突切除,松解神经根。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22例病例患者在行术后间接性跛行、残留根性疼痛、硬脊膜破裂并发症临床表现显著改善;常规环形对照组中并发症控制率为79.8%,环形减压治疗组中患者并发症控制率为94.8%,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行环形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增强患者椎管容积,易于控制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予以积极应用与深度推广。
- 汤建华李祥张世华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内固定术
- 改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前髂腹股沟入路和髋关节后外侧前弧形切口(非K-L)入路手术方法治疗43例复杂性髋臼骨折。本研究中,回顾分析了这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组研究对手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10-24个月,其中有5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3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症状,1例出现骨化性肌炎,其余病例术后生活质量较好,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复杂性髋臼骨折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能获得很好的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满意。
- 汤建华李祥张世华
- 关键词:骨折
- 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40例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进行前入路手术的患者76例,进行后入路手术的患者64例。结果前入路手术治疗效率为90.8%,后入路手术治疗效率为100.0%,前入路与后入路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后入路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更好一些。
- 汤建华李祥张世华
- 关键词:手术入路髋关节置换术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肱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5例患者术后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及肩肘关节功能综合疗效判定:优20例,良4例,差1例。没有一例出现血管损伤、髓腔感染、断钉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36月,平均随访18个月,随访终点未见主钉及锁钉断裂或折弯病例。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是目前一种治疗肱骨骨折术后断端不愈合很好的手段,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内固定易取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祥张世华汤建华路秀波
-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折不愈合带锁髓内钉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0人,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25人。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概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后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者较前者治疗效果更卓越,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汤建华李祥张世华
- 关键词: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