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字玲 作品数:27 被引量:61 H指数:5 供职机构: 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川芎嗪对兔室性心律失常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兔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时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单纯缺血组(n=10)和TMP组(n=10),采用闭胸记录心外膜MAP和心电图的改变,观察心肌缺血背景下致心律失常前后MAP参数的变化。结果在单纯缺血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过程中,与缺血前相比,心外膜MAP振幅(MAPA)降低(P<0.01),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减慢(P<0.01),MAP复极化50%和90%的时程(MAPD50和MAPD90)缩短(P<0.01);而在TMP组,用TMP预处理后,与缺血前相比,心外膜MAPA、Vmax、MAPD50和MAPD90均无明显变化;与单纯缺血组相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5),心外膜MAPA和Vmax增加(P<0.05),MAPD50和MAPD90延长(P<0.01)。结论 TMP能减轻缺血后MAP改变程度,具有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折返形成有关。 张洁 李想 沈字玲 董航 石俊 任春晓 戚晓林关键词:川芎嗪 室性心律失常 心外膜 单相动作电位 精氨酸加压素引起大鼠低温反应与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和理毛行为变化的关系 精氨酸加压素(AVP)能引起低温反应,但对其机制研究不多。为此,本实验观察了AVP引起正常大鼠低温反应与棕色脂肪组织温度(T)和理毛行为变化的关系,以及不同环境温度对AVP引起低温效应的影响。实验用成年雌性SD大鼠,体重... 沈字玲 杨永录 孙兵关键词:棕色脂肪组织 精氨酸加压素 AVP 文献传递 重复给烟碱引起大鼠降温耐受性反应及对活动和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重复给烟碱引起大鼠降温耐受性反应以及对活动和体重的影响。方法用无线遥测技术监测大鼠的体温和活动,观察连续5天重复注射小剂量烟碱(0.5 mg/kg)对SD大鼠体温、活动和体重的影响。结果①第一次给大鼠注射烟碱后可导致大约持续1.5 h的降温反应;但第三次注射烟碱后,雄性和雌性大鼠体温则与对照组相似。②重复给烟碱可以明显降低体重。③每次注射烟碱和生理盐水可引起动物的活动出现短暂的增加反应;从第二次到第五次注射烟碱后雌性大鼠的活动明显多于雄性大鼠。结论重复注射烟碱可导致雄性和雌性大鼠出现降温耐受性反应,但连续注射烟碱后,雌性大鼠的活动明显大于雄性大鼠。另外,重复给烟碱可降低雄性和雌性大鼠的生长速度。 杨永录 黄涛 孟立 沈字玲 韩琴关键词:烟碱 体温过高 性别差异 无线遥测温度梯度仪的研制及性能验证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制无线遥测温度梯度仪及性能的验证。方法我们利用行为性体温调节反应的原理,研制无线遥测温度梯度仪。实验将大鼠置于温度梯度箱内允许选择环境温度的范围为15~40℃,并且动物可以在箱内自由运动。光电探测器监测动物在梯度箱内所处的位置,同时用遥测系统测量体核温度。结果 (1)注射脂多糖(LPS)后大鼠的体核温度和选择环境温度均明显高于盐水组。(2)注射精氨酸加压素(AVP)后可导致体核温度快速降低。在给药30min后,体温从37.4℃降低到35.7℃,同时动物选择环境温度降低4℃。注射盐水对体核温度和动物选择环境温度几乎没有影响。结论我们研制的无线遥测温度梯度仪可以作为监测大鼠和小鼠行为性体温调节反应的可靠仪器。另外,行为性体温调节观察表明,AVP能降低体温调定点,因为在AVP引起低温期时,大鼠选择冷环境温度区。 冯军 李鑫 杨永录 沈字玲 孙兵关键词:温度梯度 精氨酸加压素 氧化震颤素对AVP引起低温的影响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2012年 目的观察胆碱能激动剂氧化震颤素对精氨酸加压素(AVP)引起大鼠低温反应的影响及其与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方法用无线遥控测温技术连续同步记录成年雌性SD大鼠体核温度(Tc)和活动变化。在中性(25℃)、热(30℃)和冷(18℃)环境中,分别观察AVP(10μg/kg)和氧化震颤素(0.25mg/kg)对大鼠Tc和活动的影响。结果分别给置于25℃、30℃和18℃环境中的大鼠注射AVP或氧化震颤素后,均能引起大鼠Tc迅速降低,但18℃环境中Tc的降低比25℃和30℃更明显。3种环境温度中,氧化震颤素均能使AVP引起的低温反应更明显,并持续更长时间。但18℃环境中,氧化震颤素增强AVP引起低温反应的作用明显大于25℃和30℃。结论①AVP引起的低温可能与体温调定点下移有关,因为在冷环境中AVP引起的低温反应更明显;②氧化震颤素能够增强AVP引起的大鼠低温反应,此作用在冷环境中最明显,提示氧化震颤素可能通过影响体温调定点参与AVP引起的低温反应。 沈字玲 杨永录 王念 孟立 唐瑜关键词:精氨酸加压素 环境温度 化学毒性物质对体温调节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12年 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和哺乳动物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但某些化学毒性物质和药物却能引起啮齿类动物体温调节功能发生明显变化,而人和体格较大的哺乳动物暴露于化学毒性物质,体核温度仍然能维持稳定状态。具有临床意义的是热应激和冷应激能促进人体对化学毒性物质的生理和行为反应。由于恒温动物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所以任何环境因素变化引起体温的改变,均被认为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沈字玲 杨永录 孟立关键词:体温调节功能 毒性物质 哺乳动物 啮齿类动物 生物学意义 体核温度 生理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 被引量:3 2006年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理学中的知识均来源于对生命现象的客观观察和实验。目前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注重传授知识,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帮助有限。我们尝试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尝试学生独立自行设计部分实验,教师加以指导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通过训练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为生理学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韩琴 钟顺玉 黄涛 张洁 孟立 沈字玲 马松涛关键词:生理学 创新思维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1型糖尿病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菌素(the mu ltip le low dose streptozotoc in,MLDS)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初探。方法:小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与糖尿病组等容量柠檬酸盐缓冲液;糖尿病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以血糖水平持续高于16.7mmol/L为成模标准;预防组:先隔日腹腔注射1,25-(OH)2D3(5μg.kg-1),共15次,然后再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处死收集血清并采集胰腺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MLDS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在第四周基本建成。MLDS使小鼠血糖、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下调;预防组小鼠注射STZ前给予1,25-(OH)2D3有明显降血糖和上调血清胰岛素水平作用,同时抑制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与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25-(OH)2D3可有效预防MLDS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该效应可能与1,25-(OH)2D3抑制iNOS活性有关。 沈字玲 张能 余华荣关键词:1,25-(OH)2D3 链脲菌素 1型糖尿病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1型糖尿病神经病变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05年 近年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多基因病,其发生、发展存在着遗传倾向性,目前已发现主要与线粒体DNA突变,营养因子相关的早期基因表达延迟,醛糖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Na+/K+ATP酶ATP1-A1基因多态性,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基因,感觉神经元的神经丝和微管蛋白mRNA表达降低有关。一氧化氮合酶基因与神经病变的关系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沈字玲 张能 余华荣关键词:神经病变 1型糖尿病 基因学 感觉神经元 神经丝 微管蛋白 精氨酸加压素在调节性低温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09年 大动物及人降低体温有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和其他外伤性损伤的恢复。低温治疗的效果受体温降低类型的影响(调节性和非调节性)。许多不同病理生理性伤害可引起啮齿类动物调节性低温反应。目前认为,调节性低体温可能是取得低温治疗最好的手段。本文就调节性低温的病理生理意义和精氨酸加压素在调节低温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杨永录 沈字玲 黄涛关键词:精氨酸加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