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思莹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语言
  • 2篇语义
  • 2篇语音
  • 2篇语音形式
  • 2篇亲属称谓
  • 2篇亲属称谓语
  • 2篇谓语
  • 2篇现代汉语
  • 2篇象似性
  • 2篇流行语
  • 2篇猫猫
  • 2篇汉语
  • 2篇躲猫猫
  • 2篇称谓语
  • 1篇动因
  • 1篇言和
  • 1篇因果
  • 1篇因果关系
  • 1篇因果联系
  • 1篇语言表达

机构

  • 8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8篇沈思莹
  • 1篇李颍

传媒

  • 4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桂林航天工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合肥方言高量级程度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合肥方言高量级程度表达总的特点是南方方言底层比较明显,古汉语特征保留较多。词法上的典型表现是性质形容词和单音节状态形容词以及相当数量的方言词语直接表示高量级程度。句法语用上,首先表现为普通话程度补语标记"得"在方言中未充分发展成熟;其次表现在程度副词"好"和"很"的功能分工,程度补语"毙[p^(h53)]"的保留等方面;最后表现为两种特色句式"NP(亦)标好AP/VP""NP都VP/AP的了"。
沈思莹
关键词:合肥方言
“很+N”组合中“很”的作用及其对“N”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很+N”组合中“很”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程度量,同时对“N”的性质义强制凸显,促使“N”语义转化、功能游移,最终引申出形容词义项,成为名形兼类词。
沈思莹李颍
关键词:量性特征功能游移
“躲猫猫”之流行与“语言和社会的共变”理论被引量:1
2012年
考察"躲猫猫"流行语义的衍生和流行语义扩散的两条路径。第一条路经是"躲猫猫"逻辑语义中的"躲"在流行语义裹挟下被凸显,渐渐和流行语义叠加,快速扩散。该路径的扩散只经历直接使用和语义泛化两个阶段。第二条路经是作为事件代名词的"躲猫猫"的扩散。经历直接使用——语义泛化——格式框填3个阶段,是一条线性扩散路径。根据"语言和社会的共变"理论,分析"躲猫猫"的流行所透视出的社会文化景观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
沈思莹
关键词:流行语网络
语言表达中的因果关系和逻辑上的因果联系被引量:2
2004年
语言表达中的因果关系以逻辑上的因果联系为基础 ,但又不同于逻辑上的因果联系。这是我们从语法上研究因果句所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沈思莹
关键词:语言表达因果联系主观认识
从认知角度看现代汉语常用亲属词被引量:2
2011年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结合语义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现代汉语常用亲属词展开研究,目的是探求现代汉语常用亲属词语音形式、语义成分与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之间的象似性,并进一步分析影响人们感知亲疏远近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现代汉语常用亲属词在语音形式、语义成分上与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之间存在象似性。(2)影响人们认知亲属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亲属关系层数和亲属关系性质(血亲/姻亲)。从表层语音形式和构词语素分析得到的"辈分、性别、长幼"对人们感知亲属关系影响不大。
沈思莹
关键词:亲属词象似性语音形式语义成分
“姑夫”和“姑父”——兼论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异名同指现象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姑夫"和"姑父"古今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姑夫"和"姑父"是亲属称谓语的异名同指现象。"姑父"的产生以及现代汉语中"姑父"有取代"姑夫"的倾向是语言系统化的结果。
沈思莹
从“躲猫猫”到“ⅩⅩ死”——从一组流行语的发展演变探索语言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动因
2015年
流行语的发展演变往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它的发展演变多数情况下和自然语言的发展演变具有一致性,因此,考察每一个具体流行语的发展演变规律都有助于对自然语言发展演变规律的揭示。考察流行语"躲猫猫"到"XX死"的演变过程,探求原因,认为语言的发展创新是一个优选的过程,那些常用、能产性强的结构和表义明确、含义丰富的表达形式在竞争中具有优势。
沈思莹
从象似性角度比较汉英亲属称谓语
2013年
运用现代语义学和计算语言学的相关成果,从象似性角度比较汉英亲属称谓语的语音形式、语义特征与亲属关系之间的象似性特点。结果表明:1)汉英亲属称谓语的语音形式、语义特征与亲属关系之间都存在象似性。2)汉英亲属称谓语与亲属关系之间的象似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亲属关系层数和亲属关系性质,这和亲属关系的生物性是一致的。3)汉英亲属称谓语与亲属关系之间象似性程度的差异反映出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社会性高于英语。
沈思莹
关键词:象似性亲属称谓语语音形式语义特征亲属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