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盛晖
- 作品数:28 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相关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各类冠心病,特别是对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6月期间63例胸痛患者的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和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被确诊冠心病,30例被...
- 谢培怡许秀娟姚宇玫李静芝沈盛晖茅国群陈瑶
- 文献传递
- 温阳益气活血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扩张型心肌病(DCM)为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临床表现以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为主,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极差[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病率在心肌病中最高,约为5~10/10万,早期无自觉症状,常得不到足够重视,而且随病程延长出现心脏功能持续下降,多在10年内进展至心力衰竭,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扩张型心肌病已成为全球医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依那普利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逆转心室重构等作用,但长期服用结果并不理想。目前中医药在防治本病存在显著优势。笔者选取本院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16例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观察,分别给予依那普利和温阳益气活血汤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现报道如下。
- 沈盛晖叶建华徐长福罗畅
- 关键词:原发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依那普利外周血管心脏功能
- 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5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血瘀证组26例和非血瘀证组24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剂(1剂/d,分2次服用),以28 d为一个治疗周期。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弹力图参数、血小板活性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弹力图参数、血小板活性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血小板活性单位(PRU)、hs-CRP均明显下降(均P<0.05),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30 min血凝块将要溶解的百分比、30 min血凝块减少速率、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血瘀证组LDL-C、T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α角、MA、凝血指数、PRU、hs-CRP均明显低于非血瘀证组(均P<0.05);R、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非血瘀证组(均P<0.05)。血瘀证组存在血小板抵抗的比例为53.8%,明显低于非血瘀证组的83.3%(P<0.05);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的58.3%(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稳定型微血管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疗效优于非血瘀证患者。
- 徐长福沈盛晖许琳叶建华童鸿
-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中医证型疗效
- 外周血CGRP、SP水平及HR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水平和心率变异(HR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分析17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35例诊断为冠心病,其中单支病变54例,双支病变41例,三支病变4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37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入选患者的CGRP、SP水平和动态心电图检测HRV.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CGRP含量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5),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比较,CGRP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患者血浆SP含量均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在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患者中均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双支病变组的患者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5);每5mm的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在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患者中均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在双支病变的患者中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CGRP水平降低,CGRP、SP、HRV有关参数的降低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密切关系,CGRP、SP与HRV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危险性的指标.
- 沈盛晖朱建华严卉
- 关键词:P物质心率变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浙江汉族人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严格符合相关纳入及排除标准。入选后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及中医证型判定由医院心内科主治(主治中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结果浙江汉族人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心气虚弱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阴虚型及心肾阳虚型,浙江汉族冠心病患者中心血瘀阻型和痰浊内阻型以冠脉多支病变为主,心气虚弱型以双支血管病变为主,寒凝心脉型则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江汉族人冠心病的主要中医证型是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及心气虚弱型。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 徐长福赵滋苗沈盛晖彭晖奚群英张田杰童鸿
-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证型冠脉病变支数
- 铁皮石斛膏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病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本课题组曾经于2004年至2009年观察了铁皮石斛提取物及其制剂对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12周用药和停止用药后36周的血压、中风发生和死亡、心脑肾脏器重量和病理情况,以及其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变化,发现铁皮石斛提取物对SHR-sp大鼠具有缓和持久的降低血压作用;
- 吴人照陈立钻楼正家杨兵勋谢培怡李静芝杨芳亮李亚平应永军沈春香夏克中沈盛晖马彩艳
- 关键词: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
- 中医膏方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总结笔者运用膏方辨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出现心悸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总结笔者运用膏方辨治此类心悸的观点、临床经验及独到之处,并通过案例具体说明。[结果]笔者认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的病机为术后脏腑失养、阴阳气血亏虚,复因药物扰心、情志内伤。病性虚实兼杂,虚处常见气血不足、阴阳失衡、心神失养,实者为药毒、血瘀、痰饮。临证时应根据心率,辨清虚实病机。制膏时注意选择道地药材,注重辅料。所举验案一属阳气亏虚、痰湿郁滞,拟温阳化浊膏治疗;验案二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治以益气养阴、化痰行瘀,拟养阴通络膏治疗。同时,两案均配以原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终获良效。[结论]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患者,在三因制宜的基础上,注重中西理念融合,参考患者病机、临床用药特点,自拟膏方用于临床,增效防复。膏方药效稳定,患者依从性更高,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 沈盛晖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心悸中医膏方医案辨证施治
-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特发性慢性心包积液10例被引量:2
- 2011年
- 心包积液是心脏疾病中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病人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
- 沈盛晖
-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中医药疗法
-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各类冠心病,特别是对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1~6月期间63例胸痛患者的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和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被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9例)的中、重度狭窄中软斑块检出与稳定型心绞痛(SA)组(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的升高与斑块不稳定有关(P<0.01),与多层螺旋CT成像共同组合诊断提示斑块破裂。结论多层螺旋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联合应用是无创诊断冠心病,检出易损斑块的重要手段。
- 谢培怡许秀娟姚宇玫李静芝沈盛晖茅国群陈瑶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C反应蛋白质肌钙蛋白I冠状动脉疾病
- 《神农本草经》24味中药在药膳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传统医学中,药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寓医于食"又乃"药食同源"。根据一定的食材、药材,组成口感好,且具有治疗保健作用的药膳,其中中药的特性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中国药膳大辞典》中7000首药膳方中使用频率超过100次的中药入手,选取在《神农本草经》中出现的24味中药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味、归经,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对药物之间共同的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分析,为研究药膳的作用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 沈盛晖徐长福叶翔
- 关键词:药膳保健药理作用